崔宏
最近,一本名為《窮時候,亂時候》的書令許多人潸然淚下。一位大字不識的山東老太太姜淑梅,在女兒的鼓勵下,古稀之年開始識字、寫字,記錄兒時經(jīng)歷的戰(zhàn)亂、饑荒。75歲,老太太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成了作家,擁有了“姜絲”。
娘的故事是挖逼出來的
1996年,姜淑梅的老伴在車禍中喪生。為了散心,她來到北京,探望正在北京讀書的女兒艾苓。
姜淑梅待在北京的日子,結(jié)識了女兒的同學和老師,他們都是她眼里的文化人。大字不識的姜淑梅愿意聽他們說話,聽得如癡如醉。于是,女兒讓她跟著上了一堂蘇叔陽先生講的課《電影文學人生》。姜淑梅坐在年輕人中間,手腳都不知道放在哪??墒?,幾分鐘后,她把手腳如何安置的事情給忘記了,全身心地聽了進去。
姜淑梅覺得有文化真好,可以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話準確地表達出來。艾苓對娘說:“學認字吧,你不是一直想認字嗎?我來當你的老師?!蹦弥兑磺Я阋灰埂?,女兒一個字一個字地教,教了幾天,發(fā)現(xiàn)娘極具悟性,很多字雖然不認識,但也能猜出來。
然而,學習生活總被打斷,晚年的娘把自己變成了一塊大補丁,明年家的生活出現(xiàn)漏洞,她就把自己及時補到哪里。日子在忙忙碌碌中到了2010年。艾苓的兒子上了大學,終于可以騰出時間來陪伴娘。艾苓對她說:“你一輩子都在為別人而活,從現(xiàn)在開始,你要為自己而活?!?/p>
于是,72歲的娘成了作為教師的女兒年紀最大的學生。
女兒鼓勵姜淑梅寫作,姜淑梅把頭搖得跟什么似的。能讀幾本書,已經(jīng)超出她對自己的期望了,還寫作,別拿娘開玩笑了??墒?,女兒說:“你一肚子故事不寫出來,可惜了?!?/p>
一次、兩次、三次,女兒不停地動員??戳死相l(xiāng)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蛙》,還有半本《紅高梁》,姜淑梅說,這些,我也能寫。
在兒子女兒的極力“攛掇”下,姜淑梅真的開始寫了。她從自己熟悉的老故事開始寫,不會的字就空著,等女兒回來后給她填空。
姜淑梅寫從山東到東北,三家合買一間房子。然后兩家的孩子出疹子,都死了。后來,三家的男人白天出去上班,女人想在家也別閑著,于是熬堿賣錢。
可是,女兒告訴她:“這是三件事,得分開寫。”姜淑梅說:“分開寫,那沒啥好寫的?!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