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巖+李思達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年四季都需要新鮮的蔬菜供應,因此白城地區(qū)大力推廣保護地蔬菜種植。本文主要分析保護地春番茄高效栽培的關(guān)鍵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保護地;春番茄;栽培
中圖分類號: S641.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3.0057
1培育壯苗
1.1確定播期
根據(jù)生產(chǎn)設施條件確定定植時間,再確定育苗播種時間,苗齡一般60~70天。
1.2種子消毒
溫湯浸種:先將種子用涼水浸10分鐘,撈出后浸于50℃水中不斷攪動,隨時補充熱水使水溫穩(wěn)定保持50℃~52℃,15~30分鐘,然后泡種4~5小時。
藥劑消毒:磷酸三鈉浸種主要預防病毒?。桓栺R林浸種主要預防早疫??;高錳酸鉀處理可減輕潰瘍病和花葉病害。
1.3土壤消毒
有高溫消毒和藥物消毒等多種方法。
夏季在8、9月份,密閉大棚,高溫(60℃以上)悶棚7~8天;
多菌靈粉劑與濕潤細土拌勻,在均勻撒施基肥的同時,勻撒藥土,同時用辛硫磷對水噴霧,然后進行深翻,既滅菌又滅地下害蟲,辛硫磷易光解,可邊翻邊噴,不可一次噴完,以每畝用藥0.5公斤為宜。苗床土壤消毒也很重要,比生產(chǎn)田用藥量適當增加,在配制營養(yǎng)土時就要投入藥物拌勻,排除病菌早期危害,以利于培育無病壯苗。
1.4水溫管理
播前打透底水,在2~3葉期分苗。營養(yǎng)面積要達到10×10厘米 。苗期掌握好溫濕度,防止幼苗徒長。徒長的原因主要是弱光、高溫、水分過大等。澆水要三看:看天(晴天)、看地(干旱)、看苗(缺水)。
溫度管理要堅持“三高三低一鍛煉”的原則,即出苗前、移苗后、前半夜高,出苗后、緩苗后、后半夜低,定植前一周低溫鍛煉。
2 適時定植
2.1整地施肥
為提早種植,最好冬前整地。整地時每畝施入腐熟農(nóng)家肥8~10立方米,硫酸鉀復合肥50公斤。
2.2定植的溫度指標
10厘米土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8℃以上。
3 定植后田間管理
3.1溫度管理
緩苗期白天25℃~30℃,夜間15℃~18℃。 緩苗后白天23℃~25℃,最高不超30℃,夜間13℃~15℃,短時間不低于8℃,白天超過30℃開始放風。從坐果到采收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最高不超超過32℃,夜間15℃~18℃。
3.2水肥管理
在定植后5~7天可澆一次緩苗水,然后蹲苗10~15天。當?shù)谝凰牍牡谝粋€果核桃大小時,進行第一次灌水追肥,以后每隔7~10天澆一次水,在第二穗果和第三穗膨大時,分別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肥,追肥一般用三元素復合肥或有機桶肥,到采收后期根據(jù)植株生長情況進行追肥(桶肥),延緩植株衰老。棚內(nèi)防止出現(xiàn)高溫高濕,土壤忌忽干忽濕。
3.3植株調(diào)整
目前多采用單干整枝,每株只留一個主干,主干留3~4穗果后摘心。單干整枝具有適宜密植栽培、早熟性好、技術(shù)簡單等優(yōu)點。要在晴天上午進行,以利傷口愈合。結(jié)果中后期植株底部的葉片衰老變黃,摘葉還能改善株間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強度。但摘葉不能過早和過多。
3.4?;ū9?/p>
保護地栽培要進行藥劑?;ㄌ幚?,用2,4-D、番茄靈等藥劑處理番茄花蕾。如坐果過多為使果實整齊、生長速度均勻,可適當進行疏花、疏果。每穗留4~5個大小相近、果形好的果實,疏去小果和畸形果,可以顯著提高商品質(zhì)量和產(chǎn)量。
3.5光照管理
盛果期要保持充足的光照, 保持棚膜清潔,早揭晚蓋,創(chuàng)造一個比較好的光照條件,促使果實正常著色。當?shù)谝凰牍螅烧胂虏康狞S、老、病葉,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和病害。
3.6催熟技術(shù)
為減輕果實自然成熟對植株體養(yǎng)分的消耗,提早上市,可用乙烯利對進入白果期的果實進行處理。
4 病害防治
番茄常見病害: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病毒病。
4.1晚疫病
發(fā)病條件15℃~25℃,空氣濕度75%以上。
防治技術(shù):合理密植,增加透光,溫室要勤通風,防止高濕;增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及磷鉀肥,增強植株抗性。在苗期開始噴藥預防,可用64%的殺毒礬500倍液、72.2%普力克800倍液;及時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
4.2早疫病
流行條件20℃~25℃,空氣濕度80%以上。土壤粘重、通風不良的地塊易發(fā)生此病。
防治技術(shù):發(fā)病初期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惡霉靈加40%滅菌丹(1∶1)1000倍交替使用。
4.3病毒病
由種子和土壤帶菌傳播,主要有接觸傳染,高溫干旱、缺水缺肥則發(fā)病重。
防治技術(shù):選用無病種子和進行種子消毒,培育壯苗,增施農(nóng)家肥及磷鉀肥,增強植株抗性,高溫干旱季節(jié)應加強肥水管理,防蚜蟲。
4.4灰霉病
最適發(fā)病溫度23℃(最低2℃,最高31℃),相對濕度90%以上。
防治技術(shù):棚室定植前消毒可用速克靈或撲海因煙霧劑7.5公斤/公頃,密閉熏蒸一夜,定植后加強通風透光降濕,發(fā)病應用煙霧劑(同上)控制。
作者簡介:李淑巖,本科學歷,白城市洮北區(qū)蔬菜技術(shù)推廣總站,高級農(nóng)藝師,研究方向:蔬菜高效生產(chǎn)技術(sh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