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鋒
團內互稱姓名或同志,不稱呼職務;每年用7天做志愿者;公務活動不吸煙、不備煙、不敬煙、不勸煙。共青團云南省委自今年年初出臺規(guī)定嚴管團干部以來,取得良好效果。
共青團云南省委要求團干部在團內的相互稱呼回歸傳統(tǒng),讓稱呼簡約化、正?;⒔】祷?,切中了時弊,順應了民心。
不僅是在共青團組織,不少黨政機關都存在著稱呼庸俗化的現象,單位的一把手被“尊”稱為大局長、大書記、大領導甚至老大、大老板等,張局、李處、王隊、趙科、劉所滿天飛。一些公職人員不僅內部稱呼走樣,還與企業(yè)人員乃至其他社會人員稱兄道弟,勾肩搭背。這些稱呼暴露出濃厚的官本位思想、特權思想、等級觀念、人身依附情節(jié)和上恭下倨意識,是嘴上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脫離了群眾路線,會侵蝕黨風政風以及黨員干部和群眾相互之間的純潔關系。
顯然,稱呼祛俗也在反“四風”的范疇之中,我們有必要態(tài)度堅決、旗幟鮮明地反對稱呼上的歪風俗氣,有必要像反對公款大吃大喝、弄虛作假那樣反對稱呼上的歪風俗氣,有必要用制度來明確稱呼的規(guī)矩和標準格式,劃清稱呼的紅線。
反對稱呼上的歪風俗氣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帶頭。領導干部是稱呼的主要受眾,是稱呼的“消費者”,只有領導干部充分認識到稱呼歪風俗氣的危害性,率先垂范,從每一個細節(jié)做起,抵制稱呼歪風,歪風俗氣才會被逐漸遏制住。
當然,黨員干部和群眾也要樹立正確的“稱呼觀”,加強自律,形成文明稱呼、純潔稱呼的自覺習慣,從而營造出健康稱呼的濃厚氛圍,這樣,才能讓口中的“姓名”或“同志”變得自然、貼切、親和。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南縣工商局)
(本欄編輯/胡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