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略
遼寧省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遼寧沈陽 110031
血清降鈣素最先從甲狀腺腫瘤細胞培養(yǎng)液當中提取的一種多肽激素,所以,成為甲狀腺腫瘤血清學標志物。PCT 為CT 的前體物,116 個氨基酸糖蛋白,在人體當中的半衰期大約在20~24 h,穩(wěn)定性良好。其臨床應用價值已經(jīng)獲得相關研究人員的一致認可。該研究抽取2009年3月—2013年9月在該院采取血清降鈣素原的病人一共有672 例,將當中采取過細菌培養(yǎng)或(和)血培養(yǎng)檢測的289 例病人相關臨床資料給予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抽取在該院采取血清降鈣素原的病人一共有672 例,將當中采取過細菌培養(yǎng)或(和)血培養(yǎng)檢測的289 例病人的相關資料以及檢測結果給予對比分析。如果同一位病人7 d 內送入檢驗科≥2 次,只對第一次的血清降鈣素原結果給予統(tǒng)計,細菌培養(yǎng)以及血培養(yǎng)分別進行統(tǒng)計。
血清降鈣素原采取貝克曼柯爾特公司生產(chǎn)的ACCESS2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試劑為羅氏公司產(chǎn)品。細菌培養(yǎng)以及鑒定采取人工手動方法或者采取法國梅里埃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血培養(yǎng)采取由美國BD 公司生產(chǎn)的BACTEC9120 血培養(yǎng)儀以及相關配套血培養(yǎng)瓶對送入檢驗科的標本給予檢測。病人在進入醫(yī)院當天,藥物治療之前在無菌環(huán)境下采集靜脈血3~5 mL,在真空采血管,3500 r/min 離心10 min,分離血清,檢測血清降鈣素原。按照相關癥狀采取細菌培養(yǎng)或(和)血培養(yǎng)。
血清降鈣素原臨床檢測結果分別定位0.5 ng/mL 以下、0.5~2.0 ng/mL、2.0~10.0 ng/mL、10.0 ng/mL 或在其以上四個等級。按照相關文獻報道[1-2],以血清降鈣素原在0.5 ng/mL 或在其以上判定為陽性。
采取SPSS17.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檢測通過血清降鈣素原的672 例,血清降鈣素原≥0.5 ng/mL的一共有227 例,占總體的33.78%。當中289 例入選統(tǒng)計學分析的病人當中采取血培養(yǎng)一共有164 例,血培養(yǎng)呈現(xiàn)陽性的一共有30 例,占總體的18.29%,明顯要比血清降鈣素原檢測陽性率要低。血培養(yǎng)有菌生長與無菌生長組培養(yǎng)結果對比,血清降鈣素原的敏感度40%(24/30),特異度為40.74%(55/135),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分別為23.08%(24/104)、91.67%(55/60),詳見表1。
表1 血培養(yǎng)和血清降鈣素原檢測結果對比[n(%)]
血培養(yǎng)革蘭氏陰性菌感染一共有19 例,當中15 例血清降鈣素原≥0.5 ng/mL,陽性比例為78.95%。革蘭氏陽性菌感染一共有11 例,8 例血清降鈣素原≥0.5 ng/mL,陽性比例為72.72%。全部血培養(yǎng)當中一共有23 例血清降鈣素原≥0.5 ng/mL,陽性比例為76.76%。將血培養(yǎng)當中的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組和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相對比,其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值=8.573;P=0.063),詳見表2。
表2 血清降鈣素原與血培養(yǎng)檢測結果[n(%)]
革蘭氏陰性菌感染一共有154 例,當中血清降鈣素原≥0.5 ng/mL 一共有78 例,陽性比例為50.65%。革蘭氏陽性菌感染一共有39 例,當中血清降鈣素原≥0.5 ng/mL 一共有18 例,陽性比例為46.15%。全部細菌培養(yǎng)當中血清降鈣素原≥0.5 ng/mL 一共有96 例,陽性比例為49.74%。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組和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組相對比,其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值=13.578;P=0.081)。
53 例真菌陽性病人當中,一共有21 例病人血清降鈣素原≥0.5 ng/mL,占總體的39.62%。當中白色假絲酵母菌一共有45 例,占總體的84.91%,其他依次為滑球擬假絲酵母菌一共3 例,占總體的5.66%;熱帶假絲酵母菌一共3 例,占總體的5.66%;近平滑假絲酵母菌一共有1 例,占總體的1.89%;羅倫特隱球菌一共有1 例,占總體的1.89%,詳見表3。
表3 真菌陽性病人的血清降鈣素原檢測結果[n(%)]
在一般情況之下,血清降鈣素原是由甲狀腺C 細胞產(chǎn)生,同時在C 細胞當中通過特異性蛋白水解成為降鈣素。血清降鈣素原通常不會釋放進入血液,健康人群血液當中的含量非常低,基本無法檢測出來。根據(jù)相關實踐研究表明[3-4],引導血清降鈣素原形成的最為關鍵刺激因子就是細菌當中的毒素,只要在細菌當中的毒素大量釋放,血液當中的血清降鈣素原濃度就會逐漸升高。還有相關臨床實踐研究表明,在采取內毒素注射以后2~3 h,血清降鈣素原的含量就開始逐漸升高,6~12 h 會達到一個最高峰,同時持續(xù)時間最少要在24 h。根據(jù)國內和國外相關臨床研究人員把血清降鈣素原當做細菌感染的標志物,同時也是全身感染性炎癥臨床診斷最為顯著的初期臨床診斷指標[5]。對患有嚴重感染的病人血清降鈣素原水平會明顯升高,同時和感染嚴重程度以及預后等有關。
根據(jù)相關實踐研究表明[6],血清降鈣素原在臨床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其可以當做細菌感染最為關鍵的臨床指標,所以,臨床醫(yī)師能夠參考臨床檢驗數(shù)據(jù)以及病人具體情況,進而作出判斷。血清降鈣素原對血液流動感染的陽線預測能力非常強,對排除血液流動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細菌感染當中的革蘭氏陰性菌主要包括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鮑曼不動桿菌以及銅綠假單胞菌等。然而在革蘭氏陽性菌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金黃色葡萄球菌[7]。另外,臨床實驗室還要增強對真菌檢測以及鑒定,同時臨床醫(yī)師也要給予密切關注,不但要考慮細菌感染,同時對真菌感染也要給予考慮。該結果顯示,如果以血清降鈣素原在0.5 ng/mL 或者在其以上為陽性,則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對血培養(yǎng)結果診斷的血清降鈣素原的敏感度40%(24/30),特異度為40.74%(55/135),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分別為23.08%(24/104)、91.67%(55/60)。細菌培養(yǎng)陽性陽性率為33%(203/289);153 例病人采取血培養(yǎng),陽性一共有56 例(17.3%);將血培養(yǎng)當中的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組和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相對比,其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組和革蘭氏陽性菌感染組相對比,其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和以上相關報道大致相同[8]。
總之,細菌培養(yǎng)耗時相對較長,最快也要2~4 d 才可以取得結果。血清降鈣素原不但能夠給醫(yī)師提供初期診斷細菌感染最為重要的證據(jù),同時還要正確指導臨床使用藥物,以免出現(xiàn)濫用抗生素的現(xiàn)象。所以,在臨床檢測方面,血清降鈣素原比細菌培養(yǎng)和血培養(yǎng)更加具有優(yōu)越性,并臨床操作簡便,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1]杜斌,李毅,陳德昌,等.血清降鈣素原和白細胞介素6 檢測在感染和非感染性全身性炎癥反應鑒別診斷中的作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2,82(16):1111-1114.
[2]王歡,沈定霞,張有江,等.降鈣素原與血培養(yǎng)診斷血流感染比較[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10,31(7):695-711.
[3]陳巖.降鈣素原-全身嚴重感染性疾病的標志物[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5(2):68-70.
[4]時兢,安秀琴,謝星,等.降鈣素原在危重患者敗血癥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綜合臨床,2013,20(8):704-705.
[5]楊勇,王宏志.應用血清降鈣素原檢測法診斷ICU 病房感染的臨床價值分析[J].求醫(yī)問藥,2013(1 下半月):99-100.
[6]黃華振,鐘瓊,葉中綠.小兒肺炎血清降鈣素原檢測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15):1829-1830.
[7]申廣生.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12):69-70.
[8]李建成.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對膿毒癥患者病情及預后判斷的指導價值[D].福州: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