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瑜 胡青素 賴俊聲 楊龍 吳聰連
(浙江省慶元縣林業(yè)局 323800)
慶元縣是浙江省重點林區(qū)縣,全縣有土地總面積 191600hm2,其中林業(yè)用地面積167800hm2,占總面積的87.6%;現(xiàn)有竹林面積28000 hm2,其中毛竹林面積27689hm2,雜竹面積311hm2,竹林面積占林業(yè)用地面積16.7%。毛竹總立竹量6300 萬株,其中林分立竹量6294.8 萬株,散生毛竹5.2 萬株,毛竹林分立竹量平均每畝151 株,竹林資源十分豐富。為了促進毛竹筍用林覆蓋促成冬筍多發(fā)技術的推廣,進一步提高毛竹筍竹林的經濟效益,本文對慶元縣5 個重點毛竹鄉(xiāng)鎮(zhèn)進行覆蓋試驗,擬實現(xiàn)廣大林農的效益最大化。
2010年至2013年期間,選擇慶元縣黃田鎮(zhèn)、竹口鎮(zhèn)、安南鄉(xiāng)、隆宮鄉(xiāng)、淤上鄉(xiāng)作為試驗鄉(xiāng)鎮(zhèn),每個鄉(xiāng)鎮(zhèn)設2 個立地條件、經營管理較為一致的樣地,1 個樣地進行覆蓋,1 個樣地不覆蓋作為對照。因各鄉(xiāng)鎮(zhèn)毛竹大小年不一,選擇試驗鄉(xiāng)鎮(zhèn)的毛竹大年,采用同樣覆蓋原料和覆蓋技術進行實施,以1 個鄉(xiāng)鎮(zhèn)作為1個區(qū)組,1年1 次重復。2010年、2012年在黃田鎮(zhèn)和竹口鎮(zhèn)實施,2 個區(qū)組;2011年、2013年在安南鄉(xiāng)、隆宮鄉(xiāng)和淤上鄉(xiāng)實施,3 個區(qū)組;均為2 次重復。調查當年冬筍產量(習慣上春節(jié)前采挖的筍稱為冬筍,春節(jié)過后采挖的筍為春筍)。覆蓋原料均選用稻草(下層)和礱糠(上層),覆蓋時間選擇在春節(jié)前70d 左右,覆蓋前先將毛竹林地澆透水,再撒復合肥每畝75kg,采用全覆蓋,覆蓋物厚度為20~25cm。2010-2013年期間的秋冬季氣候和冬筍市場價格如下表1。
表1 2010-2013年期間的秋冬季氣候和冬筍市場價格
由表2得出,毛竹覆蓋對冬筍產量的提高有極顯著效果,沒有采取覆蓋措施的樣地,產量在483-615kg/ hm2之間,而經過覆蓋的基地冬筍產量均在2508kg/ hm2以上,且覆蓋第二年產量遠遠高于第一年。實施覆蓋第一年產量較低,這與慶元縣傳統(tǒng)經營模式有關,慶元縣毛竹林以經營竹材為主,大年冬季都實行冬筍禁挖,使得竹林竹鞭結構不夠合理,鞭老少芽、萌芽率低,從而直接影響長筍數(shù)量和竹筍產量。第二年產量增加明顯,主要是前兩年對樣地進行適量的斷鞭、采筍和立竹結構調整,從而使竹林獲得較好的結構。
由表3得出,經過覆蓋的冬筍平均株重和單株最重遠遠高于對照處理,覆蓋處理的單株最重在1.7-2.25kg 之間,而對照處理僅在0.6-0.73kg 之間,差距近3 倍。
表2 年度冬筍產量對比
表3 年度冬筍平均株重、單株最重對比
同一基地同種處理下不同年度間的冬筍產量差距也較大,當年秋季雨水豐度影響鞭的發(fā)芽率,冬季氣溫直接影響冬筍單株重和產量。2012年秋季雨水多、冬季氣溫高,由表2和表3得出,覆蓋和對照處理其冬筍產量和單株重顯著高于其他年度,以覆蓋處理尤為明顯,其產量高達10395kg/ hm2,平均株重達0.87kg,說明覆蓋效果受當年氣候影響明顯。
由表4得出,在實施毛竹覆蓋的第一年,畝產值雖明顯高于對照處理,但均小于畝投入,經營虧損,但在實施第二年,畝產值高于畝投入,以2013年最為明顯,產出投入比高達1∶1.71,畝產效益達4082 元。
價格是效益的決定因素。2012年冬筍畝產量最高,將近是2013年的兩倍,但因銷售價格低,產值比2013年低近三分之一。此外,從價格表上可看出,2010 和2012年冬筍價格明顯比2011 和2013年低,這可能與逢雙年全國冬筍大年的竹林面積大于逢單年有關。由此可得出,為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可多提倡逢單年實施覆蓋。
表4 毛竹覆蓋技術冬筍投入與產出比較
通過對慶元縣5 個重點毛竹產區(qū)的鄉(xiāng)鎮(zhèn),按單雙年、分區(qū)域重復兩年實施,試驗得出:毛竹覆蓋對冬筍產量、平均株重和單株最重的提高有極顯著效果,且覆蓋第二年冬筍產量遠遠高于第 一年;2012年秋季雨水多、冬季氣溫高,覆蓋和對照處理其冬筍產量和單株重顯著高于其他年度,以覆蓋處理尤為明顯,覆蓋效果和當年氣候條件呈極顯著相關;近4年毛竹覆蓋效益的分析得出,逢單年實施覆蓋效益高。
基于慶元縣毛竹林經營方式的不足,需要加強技術培訓,破解禁挖冬筍舊習,提高廣大林農經營素質;制訂相應扶持政策,維護冬筍市場價格穩(wěn)定性,提高林農生產積極性;在現(xiàn)有基礎上進一步熟化和鞏固技術,對適宜筍用林培育的竹林加強竹林結構調整,為大面積推廣覆蓋成效創(chuàng)造前期條件;結合當年氣候條件和出筍量大小年,制定實施方案,分區(qū)塊進行覆蓋推廣,以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
[1] 陳雙林.毛竹林地覆蓋竹筍早出技術應用的問題思考[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1,28(5):799-804.
[2] 陳建華,曹煒.稻草覆蓋對毛竹林增產效益的影響[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0,30(5):57-60.
[3] 應葉青,丁笑章,高培軍,等.毛竹筍用林覆蓋促成栽培技術[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9,23(3):110-112.
[4] 何奇江,汪奎宏,翁甫金,等.毛竹筍用林冬筍覆蓋試驗初報[J].竹子研究匯報,2002,21(2):27-31.
[5] 何元蓀,何曉東,董立.毛竹春筍早出高產高效技術研究[J].浙江林業(yè)科技,1998,18(5):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