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硬質(zhì)合金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 643011)高 建 倪瑩馳
我公司生產(chǎn)的硬質(zhì)合金臺階套類零件,如圖1所示,精度高,批量大,廣泛用于石油開采行業(yè)。目前對于該類零件的端面外圓磨削方式采用砂輪切入磨削方式,砂輪先把端面磨削到位(見圖2),再把臺階R 處與外圓處的余量磨削完(見圖3),零件磨削到位后的形狀如圖4 所示。此種加工方式存在兩方面的缺陷,一是砂輪尖部的消耗不均勻,外圓處比端面處多,且砂輪的尖部消耗大,加工幾件產(chǎn)品后,砂輪尖部的形狀就由加工前的直角變成弧形形狀(見圖5),此時再用該砂輪加工產(chǎn)品,端面與外圓交接處的R 就會超出公差范圍;二是對砂輪端面與外圓直線度要求較高,不然無法保證端面的平面度與外圓的圓柱度在0.003mm 以內(nèi)。為了保證產(chǎn)品端面、外圓的尺寸精度與形位精度,必須要頻繁地修整砂輪,加工圖1 零件,每5 件就要修整一次砂輪。磨削硬質(zhì)合金采用的是金剛石砂輪,金剛石修整是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每修整一次需要5min,嚴重降低了生產(chǎn)效率。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新的磨削方式為切磨、縱向磨削以及聯(lián)動相結(jié)合的磨削方式,磨削由7 步組成,具體如下:
(1)砂輪的尖部先接觸到零件臺階根部圓角R中間部分,開始切磨臺階R,如圖6 所示。
圖6
(2)砂輪沿X 軸進刀,待砂輪的外圓母線與零件外圓母線接觸時,X 軸停止進刀,如圖7 所示。
(3)零件沿Z 軸開始進刀,至臺階端面切除一定的余量,Z 軸停止進刀,如圖8 所示。
圖7
圖8
(4)砂輪沿X 軸繼續(xù)進刀,至零件端面與外圓尺寸磨削符合工藝要求,如圖9 所示。
(5)X、Z 軸聯(lián)動,即砂輪沿X 軸往復進刀和零件沿Z 軸往復進刀,走完一輪加工面,X 軸退刀,然后再回到原處(第4 步驟結(jié)束時砂輪的位置)。本步驟往復循環(huán)2~3 次,此過程為提高臺階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如圖10 所示。
圖9
圖10
(6)砂輪沿X 軸回到原處時,零件再沿Z 軸開始退刀,當退至砂輪的外側(cè)端面距離零件的外端面距離為3~5mm 處時,砂輪沿X 軸退刀,如圖11 所示。此過程為了提高外圓的圓柱度與表面粗糙度。通常沿Z 軸退刀時,會退至砂輪完全脫離零件,但這樣的退刀方式,砂輪距零件的外端面越近,砂輪與零件的接觸面積越小,磨削力越大,容易造成零件加工面變形,對于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外圓面的同軸度會受到影響。采用本步驟的磨削方式,將有效地克服這一缺陷。
圖11
新的磨削方式砂輪尖部的端面和外圓面與零件均勻接觸,砂輪的端面和外圓面消耗一致,零件磨削加工完成后,砂輪能夠較好地保持尖部的尖角形狀,同時很好地保證了產(chǎn)品端面平面度與外圓圓柱度。
用新的磨削方式磨削圖1 所示產(chǎn)品的端面外圓,磨削后產(chǎn)品的外圓圓柱度達到了0.003mm,端面的平面度達到了0.003mm,外圓與端面交接處的R 小于0.35mm,金剛石砂輪的修整次數(shù)由原來每加工5件修整一次砂輪,提高到每加工25 件修整一次砂輪,加工效率提高了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