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如++汪凱
“爺爺,山的那邊是什么?”
“是山啊?!?/p>
“山的那邊呢?”
“還是山啊?!?/p>
那是山,無窮無盡的山。它從令人絕望的高度向天際延伸,湮沒了孩子心底童真幻想。孩子漸漸成熟,麻木的眼神望向遠(yuǎn)不可觸摸的地平線,天際繁華的雨稀稀瀝瀝地灑在孩子的夢里,打濕了孩子小小的心。再后來,孩子的孩子長大,他也會向往山那邊的世界嗎?于是孩子只能重復(fù)著記憶中的舊景,斬斷心中滋生的念想。
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中,這是命,孩子想。是避不開的噩夢,如詛咒般伴隨著每一代人,如影隨行。
山那邊有什么?有我們。我們懂得什么是旅游旺季,什么是名牌手工藝品,什么是上網(wǎng)沖浪,什么是進(jìn)口蔬果,什么是英國皇家下午茶;懂得在休閑假日去高級西式餐廳,對那些三分熟的嫩牛排百般挑剔;懂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享受。
但那些對孩子來說都太遙遠(yuǎn)了,很多時候,你知道的,當(dāng)粗衣剩飯都已是一種勉強的時候,能夠有勇氣生活下去都是莫大的艱難。孩子很小就會為家里劈柴燒飯了。當(dāng)啟明星落下后,孩子家唯一一盞電燈早早打開,他在這彌足珍貴的光下,生起了炊火。鍋里的野菜煮熟后,孩子正好解下背上的柴火。因為長年的勞傷,孩子的背都直不起來了。
家里的唯一頂梁柱,父親在工地出事那一天,孩子正在學(xué)校里上課,老師教同學(xué)唱“種太陽”:
“啦啦啦,種太陽,啦啦啦……”
孩子家的太陽就在那一天消失了。孩子不曾料到他第一次因為意外請假,也是他最后一次了。
他再也沒能上學(xué)。
生活在遙遠(yuǎn)世界的我們,此刻也許在上學(xué)路上、購物、開會。幾乎是在我們每一次呼吸的瞬息,世界上就有數(shù)萬類似的悲劇發(fā)生——
“爺爺,山的那邊是什么?”
再度回味這句天真之語,你可曾心痛?它代表的是一個落魄的、悲慘的、迷茫的群體,一個急需幫助的群體——
幫幫他們吧!
很多時候,改變他人的命運就在瞬息之間,停駐在你寄出支票的那一瞬,跳躍在你捐送心愛之物的那一刻,流轉(zhuǎn)在你遞交志愿者申請的剎那間。無數(shù)的片段瞬息間穿透彼此千年,抵達(dá)終點的是一張張陌生的面孔。
想象他們枯黃如殘葉,抗皺死皮般的肌膚因你們煥發(fā)年輕的光彩。想象那豆蔻年華的少女欣然舒展柳葉細(xì)眉,還有那淳樸的農(nóng)夫,放下扁擔(dān),露出久違的笑顏。在這一瞬,彼此的心一定連在一起,暖意與感激流動在無數(shù)名為“慈善”的線里,將彼岸的、山那邊的兩顆心,緊緊相連在一起。
慈善,源于人性真善美的心靈,最簡單、最龐大的心靈力量。
“山的那邊,是海啊?!?/p>
更是希望所在。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黃巖區(qū)院橋初級中學(xué)學(xué)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