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樵
當一個時代過去了,或是記憶里、耳聞中的人物與影片穿越時空來到現(xiàn)世代,“觀影”讓人眼睛一亮。
臺灣經(jīng)典電影數(shù)位修復及加值利用計劃,近期推出“加貝影展”五部修復影片:阮玲玉主演的默片《戀愛與義務》、外國人布洛斯基拍攝的紀錄片《經(jīng)過中國》、楊麗花分飾演母女的《回來安平港》、李翰祥監(jiān)制的《喜怒哀樂》、胡金銓導演的代表作之一《龍門客?!?。
阮玲玉演出《戀愛與義務》時,是21歲,因為是默片,片中以中英文字卡解讀劇情,并可看到當時阮玲玉較夸張的表情演出?!渡衽肥撬苤匾拇碜髌?。25歲,3月8日婦女節(jié)凌晨,留下“人言可畏”吞藥自殺死亡,她的名與作品已與經(jīng)典華語片、杰出演員、傳奇人物劃上等號。1992年出品,關錦鵬導演,張曼玉、秦漢主演的《阮玲玉》,可作為延伸閱讀阮玲玉的生平。
大約是1913年,外國人布洛斯基行經(jīng)中國大陸數(shù)省,拍攝辛苦的勞工如何以極其辛苦的勞動方式糊口;也可看到袁世凱的超大宅邸。鏡頭自然還少不了北京天壇、紫禁城、萬里長城等著名景觀。影片的畫面即使已花老,仍可感受到歷史的波動。
楊麗花向以小生造型出現(xiàn)于歌仔戲,在此,卻能看到她身著女裝的甜美青春樣貌,道出臺南安平港的愛情故事,并且演唱主題曲。
《喜怒哀樂》是四段故事,分由白景瑞、胡金銓、李行、李翰祥執(zhí)導。以喜、怒、哀、樂為主題,除了“怒”以外,另三段與人、鬼、神有關,配樂氣氛跌宕出多種有趣或悲憤喜悅的人性,更可見甄珍、張美瑤古裝女鬼的美姿。岳陽飾演懸梁苦讀的古代書生,把書中自有顏如玉奉為圭臬,成了色男,再至被另一女鬼垂涎,真是令人捧笑的諷刺了所謂的男性/書生。
來自蒲松齡作品改編的“樂”,中國墨的色彩與空靈柔美的氣氛,可見到“西門慶”代表人物楊群演出善良的水鬼。畫面結束于葛香亭于海邊沙灘,將來自天上的卷軸打開,那一幕,依次由下至上出現(xiàn)四個字“樂”、“最”、“善”、“為”,形成“為善最樂”的一行毛筆字,讓字形字義道出濃厚溫潤的主題。
這些影片的幕后幕前人物,有的已年老、有的已去世,他們的作品被閱讀,就是轉(zhuǎn)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