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2013年10月17日 晴
下午六點多。月出現(xiàn)在空寂的天空,仿佛是誰在天上用圓規(guī)畫的一個圓,抑或是貼了一塊餅,焦黃,粗糙,凹凸不平。這就是月,如明星化妝前慵懶的素顏,但這更讓人感到她的真實了。
八點左右,我走出家門。頭頂,月如一塊璧玉,金燦燦的,黃里透白,灼灼逼人。深藍的天幕下,它靜靜地空懸著,但掉不下來。月亮為什么掉不下來呢?自小,這個疑問就一直纏繞著我,但至今沒有一個可以讓我釋懷的答案。天上一顆星也沒有。夜,如一望無際的深藍的大海,而月,此時更像是大海上一盞明晃晃的燈,為迷途的人帶來希望,也為打漁的人照亮回家的路。我沿著街道慢慢遛達,在炫目的街燈里,在嘈雜的喇叭聲中,在行人匆匆而閃的身影中,月不知不覺丟失了。
拐進安靜空曠的居民區(qū),月又突然閃現(xiàn)在我的腦后。她伶伶地立在半空,如圣潔高貴的觀音菩薩。她手擎玉瓶,玉指輕彈,將上蒼的圣水優(yōu)雅地點灑人間,霎時,天地間到處是澄澈的牛乳般的月華。我仰起臉來,讓“玉液瓊漿”順著臉龐輕輕流淌,滲入我的體內(nèi)。沐浴在月乳里,只覺得神清目明,連空氣都有一種香甜味兒。
夜深了,小巷里靜悄悄的,路燈已熄,人家門口的燈也滅了,而這恰好可見月的全部風致了。蓊郁濃密的碎葉松松地篷在小巷的上空,給它搭了一彎別致的拱門。月在葉的縫隙間若隱若現(xiàn),如美麗的女子在繽紛的花間穿行。月光透過密葉灑下,形成無數(shù)游移的光斑。小巷的路面上,人家門前的墻上、空地上,到處是明朗的月光和濃密的葉的倩影。夜風驟起,光與影輕快地跳躍著,如一群跳著踢踏舞的快樂小女生.....這時,靜謐幽深的小巷、夢幻迷離的月光、俏麗多姿的葉影,構(gòu)成一幅美輪美奐、如癡如醉的自然水墨畫。曲折幽寂的小巷為畫布,清冷孤傲的月光為巨筆,簌簌秋葉、灼灼月華為意蘊,輕輕勾勒,精點細描,于揮灑間飄飄欲飛,適有意處脈脈含情。微風輕拂,葉影輕搖,“畫卷”緩緩地舒展、褶皺、飄卷……似夢境,似仙境,還是嫦娥飄至……這是怎樣一種美妙的意境??!
轉(zhuǎn)過彎,樹沒了,樓房林立。仰頭,些許生硬的幾何元素闖入我的眼簾,直角、銳角、鈍角,相交線、平行線、垂線,平面、側(cè)面……相互交錯,互相穿插,構(gòu)成一個寂寥、肅穆、黯淡的夜,如一方空曠死寂的舞臺。月,從“舞臺”的一角緩緩出場。她輕舞水袖,微啟朱唇,一嬌一嗔時,玉珠輕滾;一顰一笑間,媚態(tài)百生。她藏身屋側(cè),閃出半個嫵媚;隱于房脊,露出一扇輝煌。她明亮著,活潑著,跳躍著,在灰暗、嚴肅、刻板的夜中,像個精靈。這是一段絕美的舞蹈,還是一幅色彩明麗、構(gòu)思奇特的畫作?都是,也都不是。月,這大自然的精靈,總能帶給人無盡的遐想與超脫。
這時,我想起了詩仙李白與月的絕美邂逅:“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保ɡ畎椎摹痘ㄩg獨酌》)空明澄澈的月光里,李白與月對飲、與影共舞,這是怎樣的浪漫與超脫?。?/p>
如果說,李白的詩讓我們感受到人間仙界水乳相融的奇妙之美,那么蘇軾的詞則讓我們從月的陰晴圓缺中感受到世事的無奈與滄桑?!叭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保ㄌK軾的《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看似解脫實則無奈的美麗詞句道出了蘇軾處境的艱難、內(nèi)心的悲苦、心靈的彷徨,也寄托著他對親人濃濃的思念和最美好的祝愿。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眱汕Ф嗄昵?,李白“月下獨酌”、蘇東坡“月下抒懷”,2013年,我在月下獨思——我們相隔二十多個世紀,卻共享一個月亮,這是怎樣的奇妙和不可思議??!如果歷史畫卷能夠無限延展,我將踏著畫卷走過,到北宋感受蘇軾的悲苦與灑脫,赴盛唐感悟李白的空寂與超俗!
山西省永濟市城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