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鴻
(蘭州大學 文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新世紀以來職場小說內涵淺析
侯鴻
(蘭州大學 文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本文首先探討了職場小說作為類型小說的文本特征,并由此展開職場小說的內涵辨析。
職場小說;類型小說;內涵辨析
新世紀以來,職場小說作為一種“類型小說”進入中國文學的話語空間。本文擬采用葛紅兵、肖青峰在《小說類型理論與批評實踐——小說類型學研究論綱》一文中闡述的觀點:“通常我們可以把小說類型中那些具備相當?shù)臍v史時段,具有穩(wěn)定的形式或者內涵樣貌、具有一系列典型性作品,同時又能在讀者心目中能引起比較固定的閱讀期待的小說樣式叫做‘類型小說’”。
當下的職場小說研究,大體上正是將其作為一種“類型小說”為基本框架展開的。葛文認為,“類型小說”通常具有四個方面的特點。第一,“作品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具有一定的時間跨度”。伴隨著職場題材影視劇的熱播,職場小說在2009年前后出現(xiàn)了一個高峰期。第二,“具有一致的態(tài)度、情調、目的,或者有連續(xù)的主題,題材”。“升職”是職場小說最常見的主題,“辦公室政治”、“商戰(zhàn)”等主題穿插其中?,F(xiàn)代“都市白領”的職場故事和情感糾葛占據(jù)了職場小說敘述的大量篇幅。第三,職場小說“具有叫特定的審美風貌,特有的語言選擇和編碼方式”。職場小說推崇高效率、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渲染時尚、前衛(wèi)和突破傳統(tǒng)職業(yè)選擇的價值觀。第四,“能產(chǎn)生某種定型的心理反應和審美感受”。
(一)契合大眾審美趣味的“成長故事”
職場小說關于“升職”故事的敘述無疑會刺激讀者職場進取的沖動,而關于職場規(guī)則的敘述則成為職場經(jīng)驗的讀本。職場小說的核心敘事線索是主人公的“成長”,其由一連串的有內在事敘聯(lián)系的“事件”組合起來的。圍繞主人公“升職”展開的這些事件包含了復雜多樣的生活體驗,各種體驗有序組合構成了職場小說的基本敘事內容。驚險曲折的情感意味伴隨“成長事件”的展開而產(chǎn)生,使得讀者能夠清晰的感受到主人公處理職場危機的情感波瀾并與其產(chǎn)生共鳴。
類似于中國傳統(tǒng)小說敘事傳統(tǒng)中的“因禍得?!钡臄⑹履J?,這些“成長事件”大多是“受挫敘事”,而且這些挫折的結局大多是完滿的。例如,在《米婭、快跑》中,主人公在其直屬上級離職后一度面臨尷尬的境地并產(chǎn)生了離職的念頭,但最終選擇主動出擊,贏得了職場的主動。這類“挫折敘事”與中國傳統(tǒng)小說敘事傳統(tǒng)中的“因禍得?!钡臄⑹履J絽^(qū)別之處在于“反面角色”的設置,即對立角色對主人公的“成長”客觀上制造了障礙,卻只是出于維護自身利益的職場行為。除了極少數(shù)職場小說采用第三人稱視角(如:崔曼莉的《求職游戲》),大多數(shù)職場小說都采用第一人稱敘事。單一敘述視角使得職場小說具備了“教育小說”的意味?!氨怀砷L”是職場小說故事推進的內在邏輯,而“人物紀傳體”是多數(shù)職場小說共同的文本特征。
(二)都市白領職場成功經(jīng)驗與情感焦慮的對立思考
張頤武在《“杜拉拉”的時代和“中國夢”的縮影》一文中談到:“從某種程度上說,如今的白領大多都‘痛并孤獨著’,能同一些有共同語言、相似經(jīng)歷的同道共振,尋得一份身份乃至心靈上的認同,成為他們的一種普遍訴求”?!岸际邪最I”是職場小說最主要的講述對象。一方面,職場小說將主人公的職場成功經(jīng)驗展示給人看,具有“職場工具書”式的文本特征。另一方面,職場小說聚焦主人公的情感焦慮,即主人公一路“升職”表象下隱含的缺憾與反省。這種“缺憾與反省”往往在小說的結尾集中體現(xiàn)出來,并由此引發(fā)讀者關于職場成功深層意蘊的思考。例如,在《米婭、快跑》的結尾,主人公和她的好友“蘇”都離開了小說敘述的“職場”。
相比于大多數(shù)職場小說的結尾以主人公職場的成敗為焦點,《米婭,快跑》中的“米婭”最后跳出了職場,得以用場外的眼光反觀“職場”。職場“成功經(jīng)驗”與“情感焦慮”的對立思考營造出復雜的情緒體驗,使得職場小說的結局設置更具張力。如何深入發(fā)掘“成功經(jīng)驗”與“情感焦慮”間的對立思考,而不是簡單地宣泄與調和,恰是職場小說創(chuàng)作應該關注的問題。
(三)商業(yè)競爭與職場勵志的雙重講述
“職場”是職場小說敘事展開的話語場地,也是個體生存和價值得以實現(xiàn)的場域,具備豐富的言說可能?;艨撕D瑢F(xiàn)代社會中個體的生活稱為“辦公室和工廠里的生活”,職場小說的文學意味正是通過個體對抗“辦公室與工廠里的生活”建立起來的。這種“文學意味”體現(xiàn)的是“中國經(jīng)驗”,即集中體現(xiàn)職場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權斗的負面遺存和現(xiàn)代社會對于私欲肯定的結合。在大多數(shù)職場小說敘述中,這種“權斗”在“商業(yè)競爭”和“職場競爭”兩個層面展開,而對“私欲”的肯定即表現(xiàn)為“職場勵志”的言說。小說的主人公在商業(yè)競爭和職場打拼中脫穎而出,職場精英群像得以塑造。
職場小說的故事背景離不開激烈的商業(yè)競爭,“商戰(zhàn)”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融入到許多職場小說的敘事中。部分職場小說沉溺于“勵志”主題的渲染,過多敘述職場中的“辦公室政治”,反倒局限了職場故事講述的視野?!吧虘?zhàn)”開拓了職場小說的敘述空間,突出了濃厚的時代氣息。職場小說寫作中“成長”、“勵志”等主題的展開應該以深厚的社會歷史為背景,囊括多重主題,由此豐富自身的思想內容和審美意蘊。
[1]張頤武.“杜拉拉”的時代和“中國夢”的縮影[J].藝術評論,2010(1).
[2]葛紅兵,肖青峰.小說類型理論與批評實踐——小說類型學研究論綱[J].上海大學學報,2008(5).
[3]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辯證法[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I247
A
1005-5312(2014)23-0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