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娜 李麗芳 劉靜芹 周 靜(保定市第一醫(yī)院檢驗科,保定071000)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危害人類健康最為嚴重的傳染病之一。由于流感病毒的抗原變異、人群免疫水平的變化,流感在我國不同地區(qū)也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流行[1,2]。流感疫苗的接種是降低流感發(fā)病率及病死率的主要措施。如何選擇安全有效的流感疫苗是接種成功與否的關鍵。為此我們對幾種常用的流感疫苗進行了不同人群接種的安全性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接種時間在2012年9月20日至2012年11月30日保定市北市區(qū)6個月~6歲兒童1 000例。均通過預檢身體健康,無雞蛋過敏史或其他嚴重過敏體質,無神經系統(tǒng)疾患和精神病史,無發(fā)熱,近1個月內未接受過疫苗免疫接種或使用過免疫球蛋白,且無流感病毒疫苗接種史,最近未患過流感或未接觸流感患者。按照隨機、雙盲的原則進行設計。對入選對象進行編號,并分為幼兒(6~35月)600例、兒童(3~6歲)400例兩個組。每組再分為4個亞組,幼兒亞組每組150例,兒童亞組每組100例,每亞組分別注射疫苗1~4。
1.2 疫苗選擇 疫苗1: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公司深圳賽諾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分包裝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商品名為凡爾靈(批號:FL20120705)。疫苗2: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上海葛蘭素史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分包裝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商品名為福祿立適(批號:20120508)。兩種進口流感疫苗經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檢定合格。疫苗3: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的流感裂解疫苗(批號:20120607)。疫苗4: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批號20120601)。四種疫苗的劑型和規(guī)格相同,均為水針劑型0.25 ml/支(兒童劑量)和 0.5 ml/支(成人劑量)。四種疫苗均含有WHO推薦的A1(H1N1)、A3(H3N2)和B型三種流行株標準抗原成分。
1.3 接種人員 由持有臨床醫(yī)生或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并通過河北省疾控中心“疫苗接種技術”培訓,理論考試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的專職人員承擔。
1.4 疫苗接種流程 在疫苗接種前,接種人員告知接種對象監(jiān)護人所接種疫苗名稱、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詢問接種對象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情況,確認后由受種人監(jiān)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接種醫(yī)生審核簽字后,方可接種。
1.5 接種部位及方法 接種部位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6~35個月齡兒童接種2針,每劑0.25 ml,間隔1個月;3~6歲兒童接種1針,每劑0.5 ml。
1.6 觀察方法 每例接種對象在接種后留現(xiàn)場觀察30 min,無任何不適方可離開,并囑其在接種疫苗當日不沐浴,以免受涼感冒或局部過度刺激引起針眼感染。對每個觀察對象于接種后30 min內觀察即時反應,并于6、24、48、72 h進行電話隨訪,對有反應的觀察對象進行家訪,觀察局部(疼痛、紅暈、浸潤、腫脹、硬結等)和全身(發(fā)熱、寒戰(zhàn)、頭痛、頭暈、出汗、皮疹等)反應,追蹤至反應消失。
1.7 安全性評價標準 安全性指標的確定和評價依據(jù)1997年版《預防接種手冊》[3]。局部反應:包括接種部位紅暈、浸潤、腫脹和疼痛。紅暈平均直徑≤2.5 cm 為弱反應;2.6~5.0 cm 為中反應;≥5.1 cm為強反應。全身反應:包括發(fā)熱、頭痛、頭暈、乏力、周身不適及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腋下體溫37.1~37.5℃為弱反應;37.6~38.5℃為中反應;≥38.6℃為強反應。
疼痛評估:采用改良嬰兒疼痛程度評估表(Pain intensity evaluation sheet,MBPS)[4],該標準用于常規(guī)操作所致兒童疼痛的評估,包括:①面部表情,肯定的良好表情(如微笑0分,中立表情)1分,輕度不佳表情(如扭曲)2分,明顯不佳(如皺眉、閉眼)3分;②哭鬧情況,不哭0分、呻吟1分、小聲哭鬧2分、大聲哭鬧3分;③行為情況,正?;顒踊蚍潘砂察o、露出上臂肩部0分,較緊張蠕動成弓狀、肢體緊張1分,收縮肢體避免疼痛2分,頭部肢體躁動或僵硬3分。所有項目得分總和即為總評分,0~3.0分為無或輕微痛感,4.0~6.0分為中度痛感,6分以上為明顯痛感。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Excel 2000軟件錄入并整理數(shù)據(jù),SPSS11.0軟件分析資料,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用卡方檢驗。
2.1 局部不良反應 疫苗接種的1 000例幼兒、兒童中局部疼痛、紅暈、浸潤、腫脹、硬結等反應者21例,占2.1%,多為弱反應,無強反應者發(fā)生。各組局部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及發(fā)生率見表1,疼痛和紅腫在3歲以下的兒童發(fā)生率低于3~6歲組兒童。4組局部反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全身不良反應 在接種疫苗后半小時內出現(xiàn)不適癥狀者占1.1%(11/1 000)。其主要癥狀為頭昏、心慌、出汗等不適,未作特殊處理,延長觀察時間,囑其平臥位休息、放松、喝熱飲、作心理護理后緩解。接種流感疫苗后1~3 d內40人發(fā)熱,占4.0%,多為輕度發(fā)熱。僅1例為高熱,經對癥處理后好轉。同時發(fā)現(xiàn)21例局部有結節(jié)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各組的發(fā)熱例數(shù)及比率見表2。3~6歲組兒童發(fā)熱反應低于3歲以下組,但4組發(fā)熱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接種疫苗后1~2周之內發(fā)生感冒者占0.7%(7/1 000)。追問其癥狀與平時所患感冒相似,分析原因可能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系,對癥治療3~4 d緩解。
2.3 疫苗接種后處理 對于接種部位紅腫、疼痛者,早期可給予冷敷,以減少組織充血;接種部位發(fā)生硬結者,24 h后給予局部熱敷,或使用新鮮土豆切成薄片敷于患處,促進局部組織收斂消腫,促使硬結軟化吸收。經上述處理后不良反應多在2~3 d消失。對于發(fā)熱、頭痛、頭暈、乏力、周身不適及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的患者囑其注意休息,保暖,多飲水,食易消化清淡食物,避免劇烈活動。體溫較高者行物理降溫,或退熱栓劑及補充水分治療。
表1 四組受種人群接種后局部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及發(fā)生率Tab.1 Quantity and incidence of partial response among the four groups vaccination children
表2 4組受種人群接種后全身反應(體溫)發(fā)生例數(shù)及發(fā)生率Tab.2 The quantity and incidence of systematic response among the four groups vaccination children
疫苗的預防接種是通過接種主動或被動免疫制劑使個體和群體產生主動或被動免疫力,保護個體和群體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而發(fā)病。作為免疫制劑,一些接種對象在獲得免疫保護的同時,也會發(fā)生一些接種不良反應,此反應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可發(fā)生嚴重后果[5]。因此,對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的監(jiān)測和及時處理非常重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國產流感裂解疫苗與進口疫苗相比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局部反應發(fā)生率在1.3%~3.0%之間,全身反應的發(fā)生率在3.0%~4.7%之間,無論國產疫苗還是進口疫苗不良反應均高于相關研究報道[6,7]。不同年齡組不良反應不同,0~3歲以低熱為主,而3~6歲組以局部反應為主,各組反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國產流感裂解疫苗與進口疫苗相比不良反應相似,但進口疫苗價格高,患者可根據(jù)自己的家庭情況選擇適合的疫苗。
作為預防保健工作者,我們應該按照衛(wèi)生部統(tǒng)一的免疫策略積極開展流感疫苗接種,降低流感的爆發(fā)、流行強度。同時,應加強宣傳教育,指導民眾了解疾病發(fā)生、預防控制及疫苗接種的基本知識,使其科學地認識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1]張 靜,楊維中,郭元吉,等.中國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6):461-465.
[2]孫立新,任 敏,周 馬.秦皇島市流行性病毒性感冒疫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12,28(22):2779-2780.
[3]迮文遠.預防接種手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7:187-189.
[4]高 杰,周信平,張 欣.不同干預方法減輕嬰幼兒預防接種注射疼痛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9):7-9.
[5]韋曉霞,朱豫川.流感疫苗的不良反應及意義[J].臨床合理用藥,2010,3(6):26-27.
[6]郭 斌.820例流感疫苗接種反應的觀察及護理[J].重慶醫(yī)學,2009,38(7):839-840.
[7]孫蘭蘭,王美華,馬祥軍,等.接種國產與進口流行性感冒疫苗后對老年人群免疫效果的比較[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09,13(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