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榮
農(nóng)歷七月,驕陽似火,卻又充滿溫馨親情。天上人間,陰陽兩界,都有活動開展,值得一擺。
首先是七月初七。這是中國人的相思節(jié),又叫七夕節(jié)乞巧節(jié),說的是這一天牛郎織女在銀河鵲橋上相會,互訴衷腸,表達相思之苦,淚雨傾盆??椗畬ε@傻膼矍楦刑靹拥?,人間的姑娘們則在老人們的引導(dǎo)下,擺出壇壇罐罐承接“相思雨” ……
相傳,此習(xí)俗始于漢代,算是中國民間唯一一個對愛人表達思戀之情的節(jié)日。發(fā)展到宋元時期,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忙著置辦乞巧物品,弄得市面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熱鬧異常。到了夜晚,一切歸于靜謐。月光流瀉,螢火紛飛,藤蘿架下,涼床上躺著勞累了一天的“牛郎”,緊依一旁的“織女”,靜靜地輕搖著銹面小扇,一邊為丈夫驅(qū)熱納涼,一邊饒有興味地與螢蟲嬉戲。輕羅小扇撲流螢,臥看牽??椗?,其夫妻恩愛,幸福美滿,溢于夏夜星空。少女們則在月光下的樹蔭里大睜著美麗的雙眼,滿懷心事地翹首銀漢,在滿天繁星中尋覓銀河兩邊癡情的牛郎星和織女星,憧憬著愛情,胸中鹿撞不已,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頗為遺憾的是,時間過去千百年后,中國的相思節(jié)已經(jīng)顯的輕微了,乞巧活動大多被西方情人節(jié)習(xí)俗取而代之,昔日門庭若市的“情人經(jīng)濟”已漸行漸遠,曾經(jīng)輝煌了得的“情人文化” 業(yè)已潰不成軍,“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終因其人性化不足而遭冷落。
相反,在并非七夕節(jié)發(fā)源地的日本,每年七月初七很多地方都放假3天,大舉歡慶,其壯觀場面很令人摩拳擦掌。
其次是七月初八。這又是中國人的祭祀日之一。敝鄉(xiāng)風(fēng)俗,這一天專門祭祀逝去不足一年的親人,尤其是父輩們,想他們穿過時空遂道,相去不遠,未必順利地過了奈河橋,也不知前路設(shè)有多少關(guān)卡,有多少陰間混混出沒勒索,有沒有飛來的橫禍需要擺平?“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正常的花銷用度夠不夠?還有沒有余錢剩米塞紅包,搞打發(fā)?這些都是問題,兒孫不忍,便將那十萬紙錢裝進特制的大袋信封里,背到山坡上,用灶灰在地上劃上一個或者多個圓圈,采取燒的辦法“寄”給老父老母。謂之燒“新包袱”。這一天相關(guān)的親友們都要到場,對子女們是否行孝盡孝表示一點督促監(jiān)督的意思。其實,那監(jiān)督也只是裝裝樣子,走走過場,作用非常有限,誰不知道“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筷子一提,可以可以”。因此,多半圖的是一頓大快朵頤。
倘若父母亡故不到七七四十九天,除了趕上了“新包袱” 外,孝子們還得為之“守七”,期間不得串門,不得理發(fā),不得燒包放浪形骸。如果某個“七”中有初七、十七、二十七,謂之“犯七”,這一天你的老父老母在西去途中就斷炊沒吃的了。為了不讓他們餓肚皮,你得披麻帶孝給他們討米去!不論你官有多大,爵有多顯,都得去,除非你不想人前保持一個孝子形象。風(fēng)俗約定,得討一百家,少一家都不成。每去一家,門前一立,主人都要無條件施給你一把米。還不能多給,比如一升,因其與“一生” 諧音,害怕都給了人,自己一生餓肚子。借用一句時髦話說,這活動是鄉(xiāng)下獨有的一道風(fēng)景線,雖然有那么一點點迷信色彩,但蘊藏其間的傳統(tǒng)美德,如講孝順重親情,不都是需要繼承,乃至發(fā)揚光大的嗎?
再次是七月十三。又一個祭祀之日。這是專門祭奠列祖列宗的。也是燒紙錢上供果灑祭酒,家人們借機打打牙祭。不過,這種祭奠活動不同于燒“新包袱”,它不限于某個特定對象,只要沾得上一個“祖”字,都在杠杠之內(nèi),都得“政策”兌現(xiàn)給待遇。同時,灰圈之外,也還要燒一些,孝敬那些孤魂野鬼,意在花錢買平安。尤其是祖墳相臨的那些孤寡老人的墳頭上,誰都會為之獻上一點愛心的,可見鄉(xiāng)親們憐憫之心人皆有之。為什么祭祖要選在十三呢?據(jù)老人們說,是為了搶在大敞鬼門關(guān)之前,害怕鬼門關(guān)一開,“郵路”上有閃失,“忌辰綱” 被那些久羈的亡命之徒哄搶了去。是不是吸取了梁中書的教訓(xùn),也未可知。
最后是七月十五。據(jù)說這一天是鬼節(jié)。地獄里蹲班房做苦役受酷刑的鬼們,松綁的松綁,除械的除械,去刑的去刑,從這一天開始,統(tǒng)統(tǒng)解除限制,一律放假半個月,趁著雞叫之前洞開鬼門關(guān),形形色色的鬼蜂擁而出,奪路而去,直奔人間……
敞鬼門關(guān)這段時間里,切忌走夜路,特別是走夜路聽到身后有人喊時千萬別回頭,不然就把自己肩頭的兩盞驅(qū)邪燈給吹滅了,鬼就會撲上來纏住你。
月光疏影里,老人們的描述繪聲繪色,引人入勝,令孩子們又愛又怕,直往母親懷里鉆,同時又不斷回過頭來,希望那驚恐刺激的故事源源不斷。
留在童年記憶中的故事,讓夏夜充滿溫馨,讓人生增添樂趣,讓生命注入激情。它是那樣地美好,它是那樣地甜蜜!
(責(zé)任編輯/孫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