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文登國++秦陽++江智勇
摘要:主要針對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的豎向設計進行探討,利用鴻業(yè)市政道路設計軟件對交叉口進行設計,達到相交道路間、交叉口在豎向位置上的行車、排水等諸方面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
關鍵詞:城市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
1 總體概述
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作為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車輛、行人匯集、轉向和疏散的必經(jīng)之地,為交通的咽喉。車輛、非機動車通過交叉口時,因駛向不同,相互交叉形成沖突點,因此道路交叉口的設計在整個道路設計中顯得尤其重要。道路交叉口設計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即交叉口平面設計、豎向設計以及橫斷面設計。本文主要探討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
2 常用道路豎向設計方法邊線豎向設計的缺點
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主要有三種設計方法:方格網(wǎng)格法、設計等高線法、方格網(wǎng)設計等高線法。
在三種方法中,首先都需要先計算出交叉口轉彎緣石起點、中點、終點(即E、D、F)的標高(如圖一),然后根據(jù)交叉口豎向設計方法計算出施工標高。E、F點在緣石半確定以后根據(jù)中線縱坡、道路寬度及道路橫坡即可計算出標高。對于D點標高應取決于交叉口的交角和相交道路寬度是否相等(或是否同一個等級)。在有關的設計手冊里關于計算D點的標高僅對道路正交和相交道路同寬的情況進行了介紹,即:如圖一:
不難得出用(3)式計算的標高比(2)式趨于合理,但就整個邊線的線型來講,不是一條順適的線,而是一條折線,雖然可以通過調(diào)整等高線來加以改良,但增加了諸多人為因素,也就是全取決設計者的經(jīng)驗和水平。
3 平面交叉口邊線豎向設計
筆者根據(jù)多年的工程經(jīng)驗,總結出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的修正量化方案,現(xiàn)詳細敘述如下:
首先,分析交叉口邊線的類型。交叉口基本類型主要有如下四種:
其中斜坡形的邊線類型根據(jù)i1、i2的相交情況亦可歸納為“凹形”和“凸形”邊線兩種類型。
第二,選擇邊線的設計線型。根據(jù)道路總體線形設計,交叉口邊線為一般為一條順適直線和圓滑曲線的組合,因此所組合的面應該是一個順適的面。
第三,為了施工放樣的方便,在滿足規(guī)范、標準的前提下,盡量將豎向曲線的起、終點選在特殊點位上,比如交叉口范圍點、路脊線與交叉口范圍線交點等。
道路交叉口邊線豎向設計步驟如下:
(1)計算兩相鄰坡度的代數(shù)和。即計算圖中坡度i1與i3、i3與i4、i4與i2之間的代數(shù)和,若其兩坡度的代數(shù)和≦±0.5%,那么直接計算各點設計標高。對于其兩坡度的代數(shù)和>±0.5%,兩坡度相交落點取在L/4或3L/4點時,豎向曲線一般以20米進行控制,或L/4進行控制;
(2)繪制交叉口邊界線,確定交叉口的設計范圍;
(3)定義路脊線;
(4)定義交叉口的各項基本參數(shù);
(5)繪制等高線;
(6)調(diào)整等高線;
(7)根據(jù)等高線計算施工標高。
總結
在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中,根據(jù)交叉口的類型,分析交叉口相鄰坡度的代數(shù)值,合理選取兩坡度相交點位置,以實現(xiàn)在道路交叉口范圍內(nèi)良好的排水功能,并且優(yōu)化解決道路在交叉口范圍內(nèi)的豎曲線問題,滿足機動車在交叉口處行駛的舒適性。
參考文獻
[1]徐家鈺,城市道路設計[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2]黃新安,公路和城市道路設計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3]孫家駟,等,道路設計資料集6-交叉設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陳洪仁,道路交叉設計[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摘要:主要針對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的豎向設計進行探討,利用鴻業(yè)市政道路設計軟件對交叉口進行設計,達到相交道路間、交叉口在豎向位置上的行車、排水等諸方面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
關鍵詞:城市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
1 總體概述
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作為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車輛、行人匯集、轉向和疏散的必經(jīng)之地,為交通的咽喉。車輛、非機動車通過交叉口時,因駛向不同,相互交叉形成沖突點,因此道路交叉口的設計在整個道路設計中顯得尤其重要。道路交叉口設計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即交叉口平面設計、豎向設計以及橫斷面設計。本文主要探討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
2 常用道路豎向設計方法邊線豎向設計的缺點
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主要有三種設計方法:方格網(wǎng)格法、設計等高線法、方格網(wǎng)設計等高線法。
在三種方法中,首先都需要先計算出交叉口轉彎緣石起點、中點、終點(即E、D、F)的標高(如圖一),然后根據(jù)交叉口豎向設計方法計算出施工標高。E、F點在緣石半確定以后根據(jù)中線縱坡、道路寬度及道路橫坡即可計算出標高。對于D點標高應取決于交叉口的交角和相交道路寬度是否相等(或是否同一個等級)。在有關的設計手冊里關于計算D點的標高僅對道路正交和相交道路同寬的情況進行了介紹,即:如圖一:
不難得出用(3)式計算的標高比(2)式趨于合理,但就整個邊線的線型來講,不是一條順適的線,而是一條折線,雖然可以通過調(diào)整等高線來加以改良,但增加了諸多人為因素,也就是全取決設計者的經(jīng)驗和水平。
3 平面交叉口邊線豎向設計
筆者根據(jù)多年的工程經(jīng)驗,總結出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的修正量化方案,現(xiàn)詳細敘述如下:
首先,分析交叉口邊線的類型。交叉口基本類型主要有如下四種:
其中斜坡形的邊線類型根據(jù)i1、i2的相交情況亦可歸納為“凹形”和“凸形”邊線兩種類型。
第二,選擇邊線的設計線型。根據(jù)道路總體線形設計,交叉口邊線為一般為一條順適直線和圓滑曲線的組合,因此所組合的面應該是一個順適的面。
第三,為了施工放樣的方便,在滿足規(guī)范、標準的前提下,盡量將豎向曲線的起、終點選在特殊點位上,比如交叉口范圍點、路脊線與交叉口范圍線交點等。
道路交叉口邊線豎向設計步驟如下:
(1)計算兩相鄰坡度的代數(shù)和。即計算圖中坡度i1與i3、i3與i4、i4與i2之間的代數(shù)和,若其兩坡度的代數(shù)和≦±0.5%,那么直接計算各點設計標高。對于其兩坡度的代數(shù)和>±0.5%,兩坡度相交落點取在L/4或3L/4點時,豎向曲線一般以20米進行控制,或L/4進行控制;
(2)繪制交叉口邊界線,確定交叉口的設計范圍;
(3)定義路脊線;
(4)定義交叉口的各項基本參數(shù);
(5)繪制等高線;
(6)調(diào)整等高線;
(7)根據(jù)等高線計算施工標高。
總結
在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中,根據(jù)交叉口的類型,分析交叉口相鄰坡度的代數(shù)值,合理選取兩坡度相交點位置,以實現(xiàn)在道路交叉口范圍內(nèi)良好的排水功能,并且優(yōu)化解決道路在交叉口范圍內(nèi)的豎曲線問題,滿足機動車在交叉口處行駛的舒適性。
參考文獻
[1]徐家鈺,城市道路設計[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2]黃新安,公路和城市道路設計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3]孫家駟,等,道路設計資料集6-交叉設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陳洪仁,道路交叉設計[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摘要:主要針對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的豎向設計進行探討,利用鴻業(yè)市政道路設計軟件對交叉口進行設計,達到相交道路間、交叉口在豎向位置上的行車、排水等諸方面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
關鍵詞:城市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
1 總體概述
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作為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車輛、行人匯集、轉向和疏散的必經(jīng)之地,為交通的咽喉。車輛、非機動車通過交叉口時,因駛向不同,相互交叉形成沖突點,因此道路交叉口的設計在整個道路設計中顯得尤其重要。道路交叉口設計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即交叉口平面設計、豎向設計以及橫斷面設計。本文主要探討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
2 常用道路豎向設計方法邊線豎向設計的缺點
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主要有三種設計方法:方格網(wǎng)格法、設計等高線法、方格網(wǎng)設計等高線法。
在三種方法中,首先都需要先計算出交叉口轉彎緣石起點、中點、終點(即E、D、F)的標高(如圖一),然后根據(jù)交叉口豎向設計方法計算出施工標高。E、F點在緣石半確定以后根據(jù)中線縱坡、道路寬度及道路橫坡即可計算出標高。對于D點標高應取決于交叉口的交角和相交道路寬度是否相等(或是否同一個等級)。在有關的設計手冊里關于計算D點的標高僅對道路正交和相交道路同寬的情況進行了介紹,即:如圖一:
不難得出用(3)式計算的標高比(2)式趨于合理,但就整個邊線的線型來講,不是一條順適的線,而是一條折線,雖然可以通過調(diào)整等高線來加以改良,但增加了諸多人為因素,也就是全取決設計者的經(jīng)驗和水平。
3 平面交叉口邊線豎向設計
筆者根據(jù)多年的工程經(jīng)驗,總結出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的修正量化方案,現(xiàn)詳細敘述如下:
首先,分析交叉口邊線的類型。交叉口基本類型主要有如下四種:
其中斜坡形的邊線類型根據(jù)i1、i2的相交情況亦可歸納為“凹形”和“凸形”邊線兩種類型。
第二,選擇邊線的設計線型。根據(jù)道路總體線形設計,交叉口邊線為一般為一條順適直線和圓滑曲線的組合,因此所組合的面應該是一個順適的面。
第三,為了施工放樣的方便,在滿足規(guī)范、標準的前提下,盡量將豎向曲線的起、終點選在特殊點位上,比如交叉口范圍點、路脊線與交叉口范圍線交點等。
道路交叉口邊線豎向設計步驟如下:
(1)計算兩相鄰坡度的代數(shù)和。即計算圖中坡度i1與i3、i3與i4、i4與i2之間的代數(shù)和,若其兩坡度的代數(shù)和≦±0.5%,那么直接計算各點設計標高。對于其兩坡度的代數(shù)和>±0.5%,兩坡度相交落點取在L/4或3L/4點時,豎向曲線一般以20米進行控制,或L/4進行控制;
(2)繪制交叉口邊界線,確定交叉口的設計范圍;
(3)定義路脊線;
(4)定義交叉口的各項基本參數(shù);
(5)繪制等高線;
(6)調(diào)整等高線;
(7)根據(jù)等高線計算施工標高。
總結
在市政道路交叉口豎向設計中,根據(jù)交叉口的類型,分析交叉口相鄰坡度的代數(shù)值,合理選取兩坡度相交點位置,以實現(xiàn)在道路交叉口范圍內(nèi)良好的排水功能,并且優(yōu)化解決道路在交叉口范圍內(nèi)的豎曲線問題,滿足機動車在交叉口處行駛的舒適性。
參考文獻
[1]徐家鈺,城市道路設計[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2]黃新安,公路和城市道路設計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3]孫家駟,等,道路設計資料集6-交叉設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陳洪仁,道路交叉設計[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