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救者
趙喜昌全身心投入的“事業(yè)”,在外人看來充滿了晦氣。 六年前,他自發(fā)組建了惠州市志愿者救撈隊,義務營救溺水者和打撈溺水身亡者的尸體。身為隊長的他手機24小時開機,沒有節(jié)假日。每打撈一次尸體,很長一段時間里,沒有人愿意跟他握手。今年十一,他推掉了家人計劃已久的旅行。為了救人,他還曾把孫子忘在校門口,把妻子晾在大街上。他總是隨著當?shù)毓簿忠黄鸪鼍?,到達現(xiàn)場的速度,卻往往快過警察。打撈尸體既耗時又耗力,有時,他在水里一泡就是五個小時,上岸后,才發(fā)現(xiàn)腿上被劃了個大口子。盡管如此,不明就里的人誤以為他靠救人賺錢,溺水者家屬也曾揪著他的領(lǐng)子,責怪他怎么才來,甚至對他大打出手。穿過纏繞的水草,潛入黑暗的水底,他善意的舉動,救援的不僅僅是在水中苦苦掙扎的人。
存在者
或許是為了找尋某種存在感,湖南常德13歲的小明選擇了打劫。模仿港片里的黑幫,他自己當老大,手下的幾個“馬仔”,是他輟學后,在社會上結(jié)識的和他年齡相仿的少年們。黃發(fā)、紋身、破洞牛仔褲,少年們覺得自己的造型酷炫無比,一眼看過去,就能將自己與那些土里土氣,穿著校服的同齡人區(qū)分開來。最初,他們只敢在學校附近搶劫同學,在有過一次順利搶劫出租車司機的經(jīng)歷后,這群稚氣未脫的孩子開始變得肆無忌憚。被警方抓住時,他們不過才“出道”一個月,卻累計犯案達12次。小明搶劫卻并非為了錢,他生在一個擁有數(shù)千萬資產(chǎn)的家庭?;蛟S這正是這個家庭的可悲之處,父母和孩子都忙著通過獲取金錢來換取存在感,卻忽視了親人在家庭中應有的存在。
幸福者
停下寶馬車,登上環(huán)衛(wèi)車,這是環(huán)衛(wèi)車司機翟永忠每天生活的常態(tài),他覺得很幸福。翟永忠原本是貴州的一名普通農(nóng)民,因為土地被征調(diào),獲得了政府的補償,一夜之間成為了一名不大不小的“富翁”。用這筆補償,他購置了新的房產(chǎn),還買了輛讓人眼紅的寶馬轎車。46歲,他已站在不少人眼中的“人生巔峰”。然而站在“巔峰”的翟永忠卻不怎么留戀高處的風景,他選擇腳踏實地,回歸生活的常態(tài)。沒有土地可種,他先是當了六年的保安,而后,又成了一名環(huán)衛(wèi)車司機。雖然月薪不足兩千,可翟永忠卻感到一種金錢買不來的踏實,還有自食其力的幸福。將舒適和安逸??吭诼愤叄郎细吒叩沫h(huán)衛(wèi)車,翟永忠卻因此收獲了更為開闊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