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音
卷首語
贊“富貴于我如浮云”
□季音
反腐敗是眼下人們議論頗多的一個話題。由此我聯(lián)想起一件往事。
抗日戰(zhàn)爭處于艱苦階段的1940年,駐守在皖南的新四軍,由于國民黨當局中斷了軍費供給,經(jīng)濟十分困難。此時,一個在軍部工作的華僑陳子谷,把他從泰國獲得的遺產(chǎn)20萬元,全部捐獻給新四軍軍部,緩解了部隊的困厄。葉挺軍長為表彰這位慷慨無私的華僑,贈給他一幅親筆題字:“富貴于我如浮云”。
這幅贈言,其實也是葉挺軍長本人的人生觀。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fā)生,葉軍長不幸被扣,囚于上饒集中營。國民黨最高當局想拉攏這位當時并非共產(chǎn)黨員的北伐名將,提出只要葉挺公開發(fā)表一個什么聲明,即可委任他為第三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當時第三戰(zhàn)區(qū)管轄蘇、浙、皖、贛、閩五省,擁有數(shù)十萬大軍,官位可不低。但葉挺斷然拒絕,他寧為階下囚,絕不屈服于邪惡勢力,在他心目中,氣節(jié)重于泰山,個人的富貴榮華只不過是一片浮云。
“富貴于我如浮云”這句話,來自唐朝大詩人杜甫所作《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一詩的最后兩句:“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倍鸥σ源朔Q贊曹霸“愛繪畫竟不知老年將至,看待富貴榮華有如浮云一樣淡薄”,也表達了作者對灑脫放達和怡然自得的人生向往。
時光已逝去半個多世紀,今日重溫葉挺軍長題字這件事,感到很有啟發(f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當前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嚴肅課題。本來,凡是國家干部,都應當奉公守法,嚴格遵守紀律,不取不義之財,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可是有少數(shù)干部卻背離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們有的貪污受賄,中飽私囊;有的以各種方式斂財,使國家和民眾蒙受經(jīng)濟損失,更敗壞了社會風氣。近兩年來,大力反對享樂主義等不正之風,嚴格執(zhí)行八項規(guī)定,收到明顯成效,歪風有所收斂。但總的說反腐敗還是任重而道遠。
宋朝大學問家司馬光說過:“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边@句話很有道理。貪欲是萬惡之源,奢侈揮霍,貪圖享受,錢財?shù)恼加杏粩嗌仙?,利令智昏,很快就會走上“枉道”,最終落入法網(wǎng)。近些年不少貪官不是這樣葬送了自己前程嗎?
一個國家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嚴守廉潔關。這是捍衛(wèi)國家和人民財富之關,也是維護公務員基本道德之關。廉者與貪者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古人有兩句話說得很好:“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尚虞不足”;“廉者足而無憂,貪者憂而不足”。這兩句話概括了廉者與貪者的不同精神境界。為官清正的干部都是樂觀主義者,因為他們一心為公,不謀私利,生活上“常樂無求”,心情愉悅。而那些貪者則是享樂至上,物質欲望膨脹,老是處于“尚虞不足”之中,于是四處伸手,撈取不義之財。同時他們心中又七上八下,唯恐東窗事發(fā),落得人財兩空。這種人既囂張,又驚恐,他們永遠享受不到廉者光明磊落的人生樂趣。
“富貴于我如浮云”,這句話言簡而意深,值得人們記取。個人的合法收入,當然無可非議,而且還受法律保護,但切莫用不正當手段謀取富貴名利。廉潔奉公,清清白白地做人做事,真心實意地為人民服務,才是一個國家干部應當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