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惦非
摘 要:蘇軾,是中國文壇的一個怪杰。他出名較早,但卻仕途不順,遭遇了許多常人無法忍受的悲歡離合,“也無風雨也無晴”概括了他如“一蓑煙雨”的生平。
關(guān)鍵詞: 超人才華;非凡苦難;快樂哲學
一、無風無雨的學業(yè)
蘇軾,字子瞻,號模仿白居易,稱“東坡居士”,被后世稱為“蘇東坡”。他是北宋文壇公認的文壇領(lǐng)袖在散文、詩、詞、書畫和儒釋道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
盡管他擁有這么多的才華,但是他依然以一個新學者的心態(tài)去接受自己身邊的每一件事物。尤其是在應試方面。他的應試能力受到歐陽修和梅堯臣的高度評價,那時候北宋的考試制度非常嚴格,密封制度、謄錄制度、鎖廳制度都來自于北宋。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1057年,他和弟弟同時中進士,時年
21歲。凡是他中三等,一二等無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堅持讀書、寫字,在她最窮困潦倒的時候,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在學術(shù)上的追求。
二、風雨交加的未來
家庭突變,親人相繼離世。在蘇軾的一生中,他親身家人在一個一個地黯然離去。母親、妻子王弗、子蘇遁、父親蘇洵和愛妾王朝云的相繼離去,對他的打擊有多大,他要頂住多少壓力?我們不得而知!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是他對妻子的愧疚。他的妻子為了他操勞一生,臨了了卻葉落他鄉(xiāng),連上墳的機會都沒有留給她。妻子在世時,對蘇軾有很多的幫助。蘇軾比較單純善良,不太懂得官場事故,更不會察言觀色。每每有客人來時,王弗都會躲在屏風后面聽他們的談話,并為蘇軾打點瑣事,教蘇軾分清人情世故。她對他妻子的評價就只有三個字“敏而凈”!
“你肚子里裝的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這句話是蘇軾的妾王朝云對蘇軾的評價。而1096年,最懂蘇軾的人-王朝云去世了,在蘇軾人生的旅途中沒有一個人像王朝云一樣了解蘇軾。她離去后,蘇軾送了她八個字“敏而好義,忠敬如一”。
一般情況下,家人的相繼離世會給我們留下陰影,但是蘇軾依然像鐵一樣的挺拔著。
三、三起三落,被貶至天涯海角
蘇軾曾經(jīng)寫下“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來評價自己的一生功績。他因為“王安石變法”而兩度被貶。1091年3月被召回朝,官拜尚書。l093年9月,哲宗親政,因為性情扭曲,打擊曾手握實權(quán)的重臣。而蘇軾就是被打擊的對象之一,他被貶至定州任太守,之后是黃州、惠州、儋州,中至天涯海角,在極其落后,沒有開花的荒蠻之地。
事業(yè)和家庭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如果這兩件寶都拿不出手,這對一個人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幸福指數(shù)太低,但就是在如此不幸的情況下,蘇東坡依然靠著自己的快樂導向堅強的活著。
蘇軾成年以后所遭遇的境遇是如此的悲慘。這么多的風雨,他卻說他的人生“也無風雨也無晴”。那么,什么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呢?這就是他的快樂之學。
四、蘇軾的快樂之學
(一)找到一個快樂的理由?!叭锗⒗笾θ兕w,不辭長作嶺南人”,在被貶以后它依然能夠淡然地應對自己的處境。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不順心的事情常有,情隨事遷是庸人的心態(tài),我們要站在局外看局內(nèi),這樣心境會平和許多。在常人看來,蘇軾的生活實在是太苦了,但是蘇軾還是要生活下去。當我們面前的困難堆積如山時,我們要做的事不是攀登,而是另辟新徑。逃避不能解決的,解決必須逃避的,這樣才是智者,才會快樂。對于蘇軾來說,最高興的事莫過于喝杯酒,吃點肉,再攤開紙,激揚文字。而這些就是他快樂的理由。
(二)不要過分地關(guān)注外物。“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我們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有時候,換個角度,忘記定式思維,你會打破刻板效應,你會收獲快樂。而這種忘記,并非人人都能夠做到,然而蘇東坡就是一個例外,因為他做到了。盡管李定等人對對他百般嘲弄,但是他依然很自我的活著。他就是他,他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他不會因為別人的世俗而改變,他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得到的是什么,但他知道世俗不是他想要的。那時,他缺乏的是快樂。為了得到快樂,他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是重過程,輕結(jié)果,因此壓力就會很少,如果我們把物作為唯一、做依靠,物就會成為你的束縛和禁錮。
(三)放下身段。在流放期間,蘇軾與社會各層人士都有接觸,并結(jié)交為好友。他為了適應自己的生活現(xiàn)狀,一直都降低生活標準。他清楚地知道自設門檻等于畫地為牢,因為他要自由,他要快樂地生活。
(四)心有信仰。在流放期間,蘇東坡潛心修研儒釋道。早晨他會讀一些儒家經(jīng)典,中午的時候他一心鉆研佛道,而佛道能夠使人心平氣和,隨緣自侍。他在儒釋道里悟出了很多:人陷于滯,自我困死;心有信仰,身有陽光;隨遇而安,無限江山。
總結(jié):總的來說,蘇軾的生活并不是“也無風雨也無晴”,而他卻擁有“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心境。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足夠大的杠桿,我將撬起整個地球。我說,給你一點超然,他將是你的支點,讓你攜帶陽光,溫暖每一個人。而這就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就是蘇軾的快樂之道!
參考文獻:
[1] 高華.蘇軾人格魅力的文化解讀[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