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偉香,彭國軍,黃江,龍源璐,潘桂花,金宇
(1.貴陽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精神科,貴州 凱里 556000;2.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 神經(jīng)科,江蘇 南京 210029)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并且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的精神疾病,其慢性化與精神衰退的發(fā)生率較高,而陰性癥狀作為慢性精神分裂癥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成為了該類疾病的顯著特征[1]。該病多發(fā)于青壯年,常緩慢起病,導致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病程多遷延,反復加重或惡化,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2]。
目前,臨床上治療以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3],而我國臨床上對于慢性精神分裂癥的治療,多數(shù)情況下僅依靠抗精神病類藥物治療,但很多臨床研究表明[4],其治療效果并不令人滿意。隨著醫(yī)療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以抗抑郁藥作為增效劑輔助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是近年來的探索方向,有相關(guān)報道表明:帕羅西汀具有抗焦慮、抗抑郁、增加人體活力的效果,對于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具有顯著意義[5]。因此,本文對抗精神病藥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研究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間貴陽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收治的并且臨床資料完整的108例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6],并以陰性癥狀為主,其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總分≥70分,陰性癥狀分≥35分[7],入組前 2周內(nèi)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性藥物及抗焦慮抑郁藥物。排除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嚴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以及對帕羅西汀過敏者。
對照組(n=52),男28例,女24例,年齡20~66歲,平均(45.6±7.1)歲,病程1~49月,平均病程(26.9±11.2)月;實驗組(n=56),男31例,女 25例,年齡21~68歲,平均(45.7±7.5)歲,病程3~53月,平均病程(27.2±10.9)月。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所服抗精神病類藥物情況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患者所服抗精神病類藥物情況比較[n(%)]Tab.1 Comparison of taking antipsychotic drugs in two groups[n(%)]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治療期間藥物種類和劑量與之前保持一致,由醫(yī)師按照藥品說明書開具醫(yī)囑;實驗組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帕羅西汀(北京精華耀邦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120809)20mg/d治療,連續(xù)服用12周,在治療前,治療后2周、4周、8周和12周后分別以PANSS和TESS評定2種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和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8-10]。
1.3 療效評價 本次研究測定采用PANSS在基線和觀察結(jié)束時(即12周后)進行總體療效評估,以PANSS總分減分率來評定療效可分為4個層次[11]:①治愈,患者PANSS總分減分率大于或等于75%;②顯效,患者PANSS總分減分率介于50%~74%;③有效:患者PANSS總分減分率介于25%~49%;④無效:患者PANSS總分減分率小于或等于24%??傆行?(治愈+顯效+有效)/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2010軟件以及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PANSS總分及陰性、陽性癥狀比較 治療8周后,實驗組的PANSS總分、陰性癥狀評分均比治療前降低(P<0.05);而治療12周后,差異顯著降低(P<0.01)。對照組的PANSS總分及各項評分治療前后均無顯著性差異。2組患者治療8周及12周后的PANSS總分和陰性癥狀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總分及陰性、陽性癥狀比較Tab.2 Comparsion of PANSSscores and negative,positive symptom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2 2組治療方法的療效比較 實驗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6.43%,高于對照組的80.77%,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方法的療效比較[n(%)]Tab.3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wo graups[n(%)]
2.3 2組不良反應比較 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71%,對照組則為9.6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2組不良反應比較[n(%)]Tab.4 Comparsion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n(%)]
對于慢性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無統(tǒng)一結(jié)論,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該病的發(fā)生與5-羥色胺的功能密切相關(guān),但國內(nèi)外相關(guān)的研究結(jié)果相差較大[12]。而陰性癥狀作為慢性精神分裂癥的主要癥狀,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情感淡漠、主動性缺乏以及意志缺乏等特征,目前仍然是臨床難以解決并且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醫(yī)學專家和學者經(jīng)過多方面的研究后發(fā)現(xiàn),僅通過抗精神病類藥物對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13],已經(jīng)不能滿足臨床治愈本病的需要。
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抑郁在精神分裂癥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生率,因而有人認為對伴有抑郁癥狀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抗抑郁治療能夠顯著提高療效,可見聯(lián)合用藥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14]。近年來,抗抑郁類藥物帕羅西汀因其效果顯著而得到廣泛應用,該藥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其機制主要是通過選擇性抑制神經(jīng)突觸前膜5-羥色胺泵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從而增加突觸間隙5-羥色胺的濃度,進而增強5-羥色胺系統(tǒng)的功能。此外,該藥還具有藥理作用單純、不良反應小,治療安全指數(shù)較高等優(yōu)點,目前已經(jīng)普遍被患者接受[15]。本研究結(jié)果進一步證實,抗精神病藥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在治療8周及12周時的PANSS總分和陰性癥狀評分均顯著改善,臨床總有效率高達96.43%,并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單用抗精神病藥的治療效果,該法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藍光心,李正春.西酞普蘭合并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臨床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20(5):696-698.
[2]曾德志,樊學文,陳克全,等.帕羅西汀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輔助作用[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7,1(70):44-45.
[3]Stahl SM.Esg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1(2):236-265.
[4]A Mcghie,Chapman J.Disorders of attention and perception in early schizophrenia[J].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2011,34(2):103-116.
[5]白照慶.帕羅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療效研究[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08,29(2):139.
[6]閆春先,吳朔,何源,等.利培酮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臨床研究[J].甘肅科技縱橫,2006,35(4):243.
[7]林偉成.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院內(nèi)綜合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20(6):22-29.
[8]清濤.氯氟平合并柏羅西汀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臨床研究[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07,29(5):220-222.
[9]江長旺,施劍飛,諸亞萍,等.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急性期精神分裂癥伴發(fā)抑郁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1,16(5):574-578.
[10]蘇華龍,符巍,李大齊,等.帕利哌酮和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期的對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1,27(6):19-28.
[11]張玉梅.抗精神病藥合并帕羅西汀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0,16(31):95-96.
[12]張春長,王學義,姚少敏.抗抑郁藥在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應用狀況[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11,20(2):84-86.
[13]安紅偉,王英坤,劉秀麗.抗精神病藥合并帕羅西汀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6,18(1):47-48.
[14]鐘智勇,吳小立,韓自力,等.利培酮口服液與片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2,30(11):878-880.
[15]姚軍,吳香巍,張海音,等.舍曲林與帕羅西汀治療抑郁癥首次發(fā)病患者認知功能的相關(guān)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2,44(4):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