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
日出東方,每個早晨都充滿著美好。地處六朝古都南京之東的麒麟門,這個寓意吉祥的小鎮(zhèn),準時升起的太陽,為仰望中的人們送來不盡的光明、溫暖及希望。
麒麟,像我生命中的一位親人,從相識到離開二十載后,至今仍還保留著最初的親切、溫情及美好。日前,我忽然心血來潮再次踏上這片朝氣蓬勃、充滿生機熱土,親眼目睹小鎮(zhèn)的巨變,著實令我吃驚不小。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高中求學有幸抵達麒麟這片祥瑞之地,并身不由己愛上了它。
那是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思想正在轉型,經濟社會發(fā)展相對滯后,而麒麟集鎮(zhèn)已顯得出乎意料的“前衛(wèi)”。它和南京城僅幾站路,更像城市的近鄰,道路交通狀況比一般鄉(xiāng)鎮(zhèn)強許多,瀝青道路寬闊,兩旁植滿高大的行道樹,路口安裝了紅綠燈,街面繁華更接近市區(qū)。村莊田地處處種滿蔬菜,大片的薄膜大棚,成為當時農村一道少見的風景。城市菜籃子工程的有力推動,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在以瓦屋為榮的時代,兩層小洋樓已似雨后春筍悄悄在這里率先冒出。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還散落著許多麒麟石獸。這些民族瑰寶,呈現著悠久的文化歷史,講述著一個又一個朝代的更替,又似乎在默默召喚著什么。后來,通過走訪和翻閱史志,我才了解到,“麒麟”作為地名的由來和這些遠古傳說的瑞獸密切有關。據宋代《景定建康志》載:“麒麟市在上元縣開寧鄉(xiāng),去城三十里。”這無疑把麒麟的歷史一下子推向1500年前,推向南宋的云煙往事。神秘的麒麟,美麗的麒麟,如同一部厚厚的書,時常會迫使我產生親近它的沖動。記得求學期間,每逢周日,我總會邀三五同學在麒麟的腹地四處探秘,進而認識了竇村、鎖石、泉水、晨光、袁家邊、東流等村莊,領略了青龍山十里長山生態(tài)廊道,以及明代古河道運糧河、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初寧陵石刻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在山水田園上,在風土人情里,留下了許多快樂的足跡。
再到麒麟,車過之處,已看不見田疇。道路已由雙車道發(fā)展成六車或八車道,顯得縱橫交錯,遠觀像是一張越織越大的蜘蛛網,且每根經絡牽出的是繁華與震撼。從江寧東麒路北進,有滬寧高鐵依偎道東,像一座城市巨大的標志。一路上,看到的是布局合理、規(guī)劃科學的樓群,那兒樹木連片,草坪清新,樓在綠中,人在綠中,宛若童話世界。
若從麒麟集鎮(zhèn)游走一圈,你會感覺如同經歷兩代人的錯覺,甚至會產生跨越時空的幻覺。伴隨著麒麟老鎮(zhèn)的消失,一座精心規(guī)劃的新市鎮(zhèn)正在悄然崛起。那兒有嶄新的街市,寬敞整潔的街道,鱗次櫛比的樓盤,布滿綠色植被的小區(qū),至于生活配套實施,更是一應俱全。大街上,不時會有操著麒麟方言、普通話、河南話、安徽話、山東話等語音的人們走過。所有這些,使小鎮(zhèn)變得更富內涵,并以友善寬容的姿態(tài),正傾情打造四方賓朋安居興業(yè)的佳地。
摩天樓是新麒麟給我?guī)淼挠忠徽鸷?。在街道東南面,聳立著一片樓群,似擎天柱直逼云天,這在鄉(xiāng)村發(fā)展中并不多見。它預示著新市鎮(zhèn)正潛移默化地和向外延展的金陵古城慢慢對接、交織、直至最終融為一體。今日麒麟,已成為“樂居家園、幸福新城”的代名詞。它依偎主城區(qū),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便捷,繁榮發(fā)展,一系列凸顯的優(yōu)勢,推動著房地產的開發(fā),吸引著大量城市及外來者眼球,將其作為理想的安家之地。
往前,再往前,沿著路,沿著綠意,沿著熱鬧的車流人流,沿著都市特色的“村莊”……如果說,麒麟嘉園、錦繡花園、麒麟灣、麒麟公館、國際社區(qū)等一個個富有詩意的小區(qū),正在打開一個現代化小城的畫卷,那么,作為全國文明村鎖石,又會為人們帶來別樣的喜悅。這個昔日以傳統(tǒng)種植為主的村莊,如今正朝著高科技農業(yè)觀賞園區(qū)的目標發(fā)展,農民家家住上了別墅,實現了購物看病不出村,信息娛樂不出戶,健身休閑不進城,文化學習有陣地,求職就業(yè)有門路,生活養(yǎng)老有保障。
麒麟,這城東的吉祥之地,它在每個日出中都昂首挺胸,激情高漲;它迎接著朝陽,托起新的希望,以蒸蒸日上之勢,把新的征程走得堅定踏實,詩意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