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
和諧風(fēng)尚的形成,和諧社會的建構(gòu),都要以“誠信”為基石。
晉國的重耳因驪姬之禍而四處流亡。有一年他來到楚國,楚成王設(shè)宴款待他。宴會結(jié)束后,楚成王拉著他問道:“如果公子返回晉國,準備拿什么來報答我呢?”重耳回答:“美女、寶玉和絲綢您都有了;鳥羽、獸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貴國的特產(chǎn)。我能拿什么來報答您呢?”楚成王聽后說:“盡管如此,你總得拿什么來報答吧?”重耳想了想說:“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晉國,以后一旦晉國和楚國交戰(zhàn),雙方軍隊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讓晉軍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p>
后來重耳回到了晉國,執(zhí)掌了政權(quán),是為晉文公。不久,晉、楚之間果然爆發(fā)了戰(zhàn)爭。晉文公實現(xiàn)了他曾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則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zhàn)的勝利。對晉文公的這一表現(xiàn),史書上贊揚他:“不忘舊,信也?!?/p>
東漢人闞敞在郡府里擔(dān)任五官掾(郡太守的助手)的時候,太守第五常被征召進京,臨行時比較匆忙,就把自己積攢的一百三十萬薪金寄存在了闞敞那里。闞敞把這些錢埋到自家廳堂的地下。誰知世事突變,道路斷絕,闞敞與第五常失去了聯(lián)系。
由于年老貧病,闞敞的妻子對他說:“第五太守寄存的錢,咱們先用吧,日后再補上。”闞敞堅決反對:“我年老窮困,就應(yīng)當用這些錢嗎?等道路暢通后,就把這些錢送回去,生活艱苦一些又有何妨?”
后來,京城爆發(fā)了瘟疫,第五常及妻兒先后患病去世,只留下年僅九歲的孫子。臨終時,第五常告訴他:“我有三十萬錢寄存在闞敞那里?!?/p>
多年后,第五常的孫子去拜訪闞敞。闞敞聽說第五常一家的變故,頗感悲戚。隨即,他與第五常的孫子一起去取當時所埋的一百三十萬錢。第五常的孫子說:“祖父臨終時只說有三十萬錢,而您卻說有一百三十萬,我實在不敢接受啊?!标R敞說:“這可能是第五太守病重氣弱時,言語有誤。確實是一百三十萬,你就不要有什么猜疑了?!?/p>
漢末,諸侯紛爭,曹操是天下有力爭奪者之一。他率領(lǐng)的軍隊,紀律嚴明。一次行軍,經(jīng)過麥地,曹操下令:所有人不得踐踏麥子,否則一律處死。于是,士兵都下馬,小心地牽著馬走。就在這時,曹操的馬受到驚嚇,跑到麥地里,踩壞了麥子。為了嚴明軍紀,曹操讓負責(zé)刑罰的官員按律懲罰他。官員說:“根據(jù)《春秋》大義,罰不應(yīng)加于尊者,所以我不能處罰您,況且軍中怎能一日無主帥?”曹操說:“我制定的法律,自己卻違犯,將來如何讓大家信服?作為軍隊統(tǒng)率,就讓我自己處罰自己吧。”說完,他用劍割下了自己一把頭發(fā),以發(fā)代首。
今天看來,剪頭發(fā)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人認為:頭發(fā)是從父母那里繼承來的,隨便割掉不僅大逆不道,還是不孝的表現(xiàn)。曹操身處當時社會,能夠這樣信守法律,實屬難能可貴?!せ釉掝}·
你怎么看“誠信”?歡迎參與互動話題,發(fā)表你的見解,文字可長可短,我們將擇優(yōu)刊登在雜志上,投稿郵箱:yuedu@zhb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