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跡[組詩]
汪抒
詩人小傳:
汪抒,曾在《詩刊》《詩歌報》《詩歌月刊》《詩林》《天涯》《詩潮》《清明》《詩選刊》(下半月)《飛天》《特區(qū)文學》《中國詩歌》等,以及大量的民間詩刊發(fā)表作品。出版詩集《墮落的果子》《餐布上的魚骨架》《氣血》《痛快之身》等。主編民刊《抵達》詩刊。
推薦語:
在我讀來,汪抒的詩歌看似水到渠成,其實卻是很有難度的“難度寫作”。他的文字精致而幽妙,其語言之純熟讓他的每一個字符起著“神話”而不是符號的作用。之所以用到“神話”這個幾乎擁有至高無上的含義的詞語,是因為覺得他的詩歌實是他的風格的絕好展示。他在現實與浪漫、現象與本質之間獲得了一種艱難的、罕見的平衡,情感的因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理性的因素又飽含著情感的漣漪?;蛘撸梢赃@樣來評價他的詩歌特點:抽象與鮮活之間的等距離,想象和現實之間的等距離。從這個意義上說,汪抒的詩是名副其實的“難度寫作”。
——東方明月
我用白銀來形容一個藏地的朋友。
白銀也有著洶涌而沉靜的血肉,
就像她
就像雪山和大河。
白銀也會被紫外線灼曬,但她的面孔
永遠晴朗、溫和。
她的呼吸永遠有著青稞一樣的清香,
而她的微笑永遠會像白銀一樣
內斂地閃耀。
我的腳步融化在藏地的七月,匆匆的云朵和陽光啊
我難以平靜下來
細致地與她結識和親密。
那么,我遇到的人都可以歸結為一個人
我知道她是那么廣闊而又獨特。
我不能不為白銀寫下頌歌。
我接受白銀涌入我的身體,那清涼而又火熱的元素,
驕傲而又低調的品格。
池塘、河汊更加謙虛。
冬日空空的稻田仍美。
一排細細的電線桿迎著微雪的天空連綿而來
它們上部短短的橫木上
纏繞著電線的
瓷瓶,都有著沉穩(wěn)的結實的光芒。
一個人一生中不同時期的身影
都可能在此刻的路上閃現。
不同的人不同時期的身影
都可能在此刻的路上閃現。
人間似乎與云端同樣無跡。
此刻我想到了暫時屈居水底的魚。
和暫時借身于水底的
枯萎的水草。
此刻我想到了水稻,它曾有著金黃和潔白濃烈的色塊。
此刻我想到了所有與我同類
或不同類的生命。
此刻我甚至寬恕了曾經的饑餓。
微雪所調制的潮濕的世界。
寫下的文字不久即已渙散,成為繚繞的水汽。
細雨透徹,黑夜中的云層將一部分身體
轉化到人間
適度的、神秘的清寒之氣
攪和著白天春陽留下的連綿的熱力
該如何描繪春韭碧綠的少女之心
該如何描繪螺絲在水底細弱的膨脹的少女之心
該如何描繪香椿樹上芽尖醒來
紫紅色的少女之心
所有的描繪都是潮濕的、楚楚動人的
網購了一雙鞋,來自遙遠的陌生的廣州。
快遞員已送到我的手上。
磨砂的低調的鞋面(那種顏色
不足以引起任何人注目)
穩(wěn)實的堅韌的鞋底。
它適合一雙溫順的腳,和兩條并不溫順的腿。
有時候根本不應該回避。
我知道社會的擁擠。
它會經受我身畔多少不得不接受的喧嚷。
但它會帶著我,在寂靜的時刻
到寂靜的地方。
也許它會留下時間薄薄的鞋印,那孤獨的絕不可忽視的行跡。
如果我能留下
季節(jié)的消逝并非沒有任何痕跡
我能看到夏天在遠方的雪峰上踱步
(數峰赭黑,只有站在最后面的
那座山峰是雪峰)
而秋天是低的,它隨雅魯藏布江
一起奔騰
水流湍急,但雅魯藏布江的行走
是沒有水聲的,浩浩蕩蕩的寂靜
一次次到我的身體為止。
在西藏,做一塊亙古的石頭多好,風霜雨雪
做一條亙古的道路多好,陽光或者雷霆
做天上被藍色染透的亙古的空氣多好,高遠中
有什么在澎湃
而一只牦牛溫良的一閃的眼神
足以被艱辛的行人感受到。
這樣的眼神
足以永藏行人暖意洶涌的懷中。
咖啡館中也同樣如此,咖啡冷了
看一看幽暗中安靜的臉龐
丟下一切,透過窗戶
看一看拉薩從亙古的天上傾瀉而下的星空
一列火車正穿行在亞洲北部茫茫的草原上
牧草纖細、清淡,草尖上閃耀著
更淡的陽光的影子
它們卷曲著,掠向火車的后方
仿佛微微地郁結,又迅速地化解
風云溫和,比鐵路線更長的
輕描淡寫的寒冷,迎面撲來,在車窗外波瀾起伏
不會有稀稀疏疏的牧人
從忙碌中站立,向火車注目
不會有深陷于七月或九月的馬匹
對火車惘然不顧
煙塵已遠,幾萬米的高空中只有青與白
兩種顏色,正在疾速地較量
普天之下,一列火車微不足道
它最強悍的力量,通過車輪和鐵軌波及極其狹小的范圍
在牧草的掩蓋下,迅速減弱,成為
再一次補充而來的暗寂
春陽往往是碎金,是流云與清風
車窗外是江水與丘陵的線條
是我的眼睛無法留住的體驗和
只閃現一次的細微與廣闊交融的場景
那個孩子,只有十秒,最多十五秒,然后
便在風馳電掣的火車之外
徹底消失
我熟悉那精細的動作
我能回味和重現她割韭菜的全部過程
我匆匆看到她的時候
她正直起細腰,鐮刀還握在她的手中
幾莖脆生生的韭菜,應該已躺在她粗拙的籃底
接下來她應該給割后的韭菜根部
撒上軟軟輕輕的草木灰
那樣翠綠的氣息一閃而過,但春天溫暖的散漫之力
已深入大野之下
甚至能黏滯一列火車不可阻止的車輪
若此,我便能靜靜地觀察,篩除、刪減
眼睛中只留下這個旅途上也可算作
萍水相逢的
割韭菜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