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法國名畫家貝羅尼到瑞士去度假,雖說是度假,但是他每天仍然背著畫架到各地去寫生。
這天,貝羅尼正在日內(nèi)瓦湖邊用心畫畫,突然來了三位英國女游客。她們站在他身邊看他畫畫,還不停地指手畫腳,一個說這兒不好,一個說那兒不對。貝羅尼靜靜地聽著,一點都沒有生氣,也沒有反駁,還把他覺得說得對的地方都一一修改過來,末了還跟她們說了聲“謝謝”。
第二天,貝羅尼有事到另一個地方去,在車站又遇到昨天那三位女游客,她們此時正交頭接耳不知在討論些什么。那三位英國女游客看到他,便朝他走過來,向他打聽:“先生,我們聽說大畫家貝羅尼正在這兒度假,所以特地來拜訪他。請問你知不知道他現(xiàn)在在什么地方?”貝羅尼朝她們微微彎腰致意,回答說:“不好意思,我就是貝羅尼。”三位英國女游客大吃一驚,想起昨天不禮貌的行為,紅著臉連聲道歉。貝羅尼一點都不在意,并問她們找他有什么事。
原來她們是來找貝羅尼指導繪畫技巧的,三個人都羞赧地拿出了各自的作品,貝羅尼仔細地一一指點。女士們受益匪淺,不但學到了畫畫的技巧,而且被大畫家謙遜的態(tài)度深深感動,她們更加尊敬和佩服他了。
EQ 提升計:
朋友們,你們能像大畫家貝羅尼那樣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嗎?當同學說你做早操的動作不標準的時候,當老師說你上課不專心的時候,當爸爸媽媽說你早上起床邋邋遢遢的時候,你是不是很不服氣,覺得自己并沒有錯呢?
其實謙遜是一種做人的態(tài)度,越是有才學的人,在做事情和面對別人批評的時候就越謙遜,因為他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加進步。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我們一般都很難看到自己的不足,當別人給出批評意見的時候,先不要發(fā)火或不服,應(yīng)該謙虛地想一想,別人說的是不是有道理。
既然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老師,那爸爸媽媽比我們更有經(jīng)驗,他們說的話,是不是對我們更有幫助呢?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不接受別人意見的人很難有更大的成功哦。
Ladies and 鄉(xiāng)親們,從本期開始,老叔給你們添菜了!《開心EQ》里,多了這道“教你逗”!開心升級,智慧閃耀!讓你成為一個能帶給別人歡樂的人!幽默加量不加價,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嘿,木老板,來一份‘教你逗打包帶走!拿回去同樂!”
“好咧!您拿好慢走!下一位看官,您還在等什么,也來一份唄!”
蔣子龍,著名作家,中國文化使者,先后出訪過歐美亞等十幾個國家。
1982年秋天,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的中美作家聯(lián)誼會議上,美國詩人艾倫·金斯伯格請蔣子龍解一個怪謎:“把一只5斤重的雞放進一個只能裝1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方法把它拿出來?”
蔣子龍微笑道:“您怎么放進去,我就怎么拿出來?!苯又终f:“您顯然是憑嘴一說就把雞放進瓶子了,那么我就用語言這個工具再把雞拿出來。”
金斯伯格贊美道:“您是第一個猜中這個怪謎的人。”
老叔教你逗:對于不可能的事情,有時需要沖破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幽默地去看待。艾倫·金斯伯格所提的問題是無法正面回答的,因為他出的怪謎是個“無解的方程”,仿佛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對此,蔣子龍采取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談話策略——“您怎么放進去,我就怎么拿出來?!边@句話除了具有“我用你放進去的辦法拿出來的”的字面意思外,還有著“你若無法放進去,我就無須拿出來”這樣一層隱含意思。
蔣子龍的幽默就在于此:他沒有上當,沒有去鉆牛角尖,而是“照方抓藥”,以虛對虛,贏得了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