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田+王茂元+薛凌展+黃洪貴+賴銘勇
摘 要:在室溫靜水條件下,測定了聚維酮碘、高錳酸鉀、溴氯海因和硫酸銅等4種常用藥物對平均體重為(1.61±0.57)g的云斑尖塘鱧幼魚的急性毒性試驗。結果表明,聚維酮碘、高錳酸鉀、溴氯海因和硫酸銅對云斑尖塘鱧幼魚的安全濃度分別為9.44mg/L、1.28mg/L、12.55mg/L和1.03mg/L;4種藥物對云斑尖塘鱧幼魚的毒性大小依次為:硫酸銅>高錳酸鉀>聚維酮碘>溴氯海因;4種藥物的安全濃度均高于生產使用的常用劑量,在云斑尖塘鱧苗種培育過程中可以安全使用。
關鍵詞:云斑尖塘鱧;幼魚;急性毒性試驗;安全濃度
中圖分類號 S9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0-79-03
云斑尖塘鱧(Oxyeleotris marmoratus Bleeker),俗稱泰國筍殼魚,屬鱸形目(Prciformes)、蝦虎魚亞目(Gobioiddei)、塘鱧科(Eleotridae)、尖塘鱧屬(Oxyeleotris)。原產于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的江河、水庫、湖泊中,主要以小魚、小蝦、甲殼類、軟體動物等為食,最大個體可達5~6kg。云斑尖塘鱧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價值高,在東南亞等國享有“國魚”之稱[1-2],在國際上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市場潛力巨大[3-4]
云斑尖塘鱧的鱗片呈梳齒狀,在運輸或分池時容易相互磨擦導致表皮受傷感染,養(yǎng)殖過程中也會受車輪蟲等寄生蟲的侵襲,需要采取藥物進行相應的預防和治療。目前國內有關藥物對云斑尖塘鱧的急性毒性試驗還未見報道。為此,筆者開展了4種常用漁藥對云斑尖塘鱧幼魚的急性毒性試驗,探討這4種藥物對云斑尖塘鱧幼魚的半致死質量濃度和安全質量濃度,以期為云斑尖塘鱧病害防治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1.1.1 試驗魚 試驗用云斑尖塘鱧幼魚取自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中試基地,平均全長為(5.33±0.57)cm,平均體重為(1.61±0.57)g。挑選健康無外傷的幼魚作為試驗用魚,在水族箱中暫養(yǎng)7d,每天正常投喂。試驗開始前停食1d,確保幼魚處于空腸狀態(tài)。
1.1.2 試驗藥品 高錳酸鉀(分析純,衡陽市凱信化工試劑有限公司)、硫酸銅(分析純,江蘇揚中化學試劑廠)、聚維酮碘(福州聯(lián)豐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溴氯海因(福州聯(lián)豐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1.2 試驗條件 試驗在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中試基地綜合實驗室內進行。試驗容器為上口直徑20cm,下底直徑15cm,高24cm的塑料桶。每個試驗桶加水5L,隨機放入試驗魚5尾。試驗用水為充分爆氣4d后的自來水,pH7.5~8.0,試驗期間水溫保持在28~29℃。
1.3 試驗方法 試驗分為預實驗和正式試驗。預實驗藥物濃度設置6個濃度梯度組和1個空白組,每組放魚5尾,為期48h。通過預實驗取得最小致死和全致死濃度后,按等對數(shù)間距設置正式試驗的藥物濃度。正式試驗設置6個濃度梯度組和1個空白組,每組2個平行,每個平行放5尾魚。試驗前將藥品配成母液,再根據(jù)質量濃度吸取母液加入試驗容器中。先施藥后放魚,施藥后連續(xù)8h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和中毒癥狀,然后每8h觀察1次,記錄各試驗組的死亡數(shù)并撈出死魚。死亡判斷標準為魚停止呼吸,鰓蓋完全停止活動并對外界刺激30s內無任何反應。試驗采用靜水生物法,每24h更換受試藥液,試驗期間不充氣、不投餌。
1.4 數(shù)據(jù)處理 以試驗藥物質量濃度的對數(shù)為橫坐標(X),死亡率為縱坐標(Y),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作回歸分析處理,得出死亡率和試驗藥物質量濃度對數(shù)的回歸方程,求出半致死濃度(LC50)[5]。藥物的安全質量濃度(SC)按下式計算[6]:
SC=0.3×48hLC50/(24h LC50/48h LC50)2
2 結果與分析
2.1 聚維酮碘的毒性試驗結果 隨著聚維酮碘質量濃度的提高和試驗時間的延長,云斑尖塘鱧幼魚的死亡率明顯升高(表1)。根據(jù)24、48、72、96h各試驗組的死亡率,計算出4個時段的半致死濃度LC50分別為45.28、40.10、34.43和29.74mg/L,安全濃度SC為9.44mg/L。
云斑尖塘鱧幼魚在聚維酮碘溶液中的中毒癥狀表現(xiàn)為無力地趴在桶底部,鰓蓋一直保持張大的狀態(tài),呼吸微弱;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最后身體失去平衡,呼吸衰竭死亡。魚死后身體僵直,鰓蓋張大,側臥于桶底部。
表1 聚維酮碘對云斑尖塘鱧幼魚毒性試驗結果
[質量濃度(mg/L)\& 死亡率(%) \& 半致死濃度(mg/L) \&安全濃度(mg/L)\&24h\&48h\&72h\&96h\&24h\&48h\&72h\&96h\&ck\&0\&0\&0\&0\&45.28\&40.10\&34.43\&29.74\&9.44\&15 \&0\&0\&0\&0\&20.1 \&0\&0\&10\&20\&26.9 \&0\&20\&20\&30\&36.2 \&20\&40\&50\&60\&48.5 \&60\&80\&100\&100\&65\&100\&100\&100\&100\&]
2.2 高錳酸鉀的毒性試驗結果 隨著高錳酸鉀質量濃度的提高和試驗時間的延長,云斑尖塘鱧幼魚的死亡率明顯升高(表2)。根據(jù)24、48、72、96h各試驗組的死亡率,計算出4個時段的半致死濃度LC50分別為6.03、5.37、5.35和4.63mg/L,安全濃度SC為l.28mg/L。云斑尖塘鱧幼魚在高錳酸鉀溶液中的中毒癥狀表現(xiàn)為短時間的反應遲緩,之后變得狂躁不安,呼吸急促,游動異常。中毒魚的鰓蓋大開,開閉頻率加快,多數(shù)魚沿著桶壁焦躁地游動甚至亂竄,部分魚沉入底部不動。魚死亡后體色變黑,附有少量絮狀物,鰓蓋張大,身體僵直。endprint
表2 高錳酸鉀對云斑尖塘鱧幼魚毒性試驗結果
[質量濃度(mg/L)\& 死亡率(%) \& 半致死濃度(mg/L) \&安全濃度(mg/L)\&24h\&48h\&72h\&96h\&24h\&48h\&72h\&96h\&ck\&0\&0\&0\&0\&6.03\&5.37\&5.35\&4.63\&1.28\&2.5\&0\&0\&0\&0\&3.3 \&0\&0\&0\&0\&4.3 \&0\&0\&20\&20\&5.8 \&40\&60\&60\&80\&7.6 \&100\&100\&100\&100\&10.0 \&100\&100\&100\&100\&]
2.3 溴氯海因的毒性試驗結果 隨著溴氯海因質量濃度的提高和試驗時間的延長,云斑尖塘鱧幼魚的死亡率明顯升高(表3)。根據(jù)24、48、72、96h各試驗組的死亡率,計算出4個時段的半致死濃度LC50分別為46.15、44.67、43.87和42.95mg/L,安全濃度SC為12.55mg/L。云斑尖塘鱧幼魚在溴氯海因溶液中的中毒癥狀表現(xiàn)為焦躁不安,不停上竄,鰓蓋張大,之后趴在桶底,鰓蓋微張,呼吸微弱,最后鰓蓋緊閉,身體稍微彎曲,趴在桶底直至死去。魚死后口微張,鰓蓋張大,魚體僵直。
表3 溴氯海因對云斑尖塘鱧幼魚毒性試驗結果
[質量濃度(mg/L)\& 死亡率(%) \& 半致死濃度(mg/L) \&安全濃度(mg/L)\&24h\&48h\&72h\&96h\&24h\&48h\&72h\&96h\&ck\&0\&0\&0\&0\&46.15\&44.67\&43.87\&42.95\&12.55\&32\&0\&0\&0\&0\&36.9\&0\&0\&0\&20\&42.6 \&20\&40\&40\&40\&48.9 \&80\&80\&80\&80\&56.4 \&100\&100\&100\&100\&65.0\&100\&100\&100\&100\&]
2.4 硫酸銅的毒性試驗結果 隨著硫酸銅質量濃度的提高和試驗時間的延長,云斑尖塘鱧幼魚的死亡率明顯升高(表4)。根據(jù)24、48、72、96h各試驗組的死亡率,計算出4個時段的半致死濃度LC50分別為5.44、4.67、3.04和2.50mg/L,安全濃度SC為l.03mg/L。云斑尖塘鱧幼魚在硫酸銅溶液中的中毒癥狀表現(xiàn)為焦躁不安,扭動著身體向上竄動,鰓蓋張大,不能完全閉合。死亡后,魚體僵硬伸直,體表分泌大量粘液,仰躺于底部。
表4 硫酸銅對云斑尖塘鱧幼魚毒性試驗結果
[質量濃度(mg/L)\& 死亡率(%) \& 半致死濃度(mg/L) \&安全濃度(mg/L)\&24h\&48h\&72h\&96h\&24h\&48h\&72h\&96h\&ck\&0\&0\&0\&0\&5.44\&4.67\&3.04\&2.50\&1.03\&0.5\&0\&0\&0\&0\&1.0 \&0\&0\&0\&20\&2.0 \&0\&0\&20\&60\&4.0 \&40\&40\&60\&100\&8.0 \&60\&80\&100\&100\&16.0\&100\&100\&100\&100\&]
3 4種漁藥效果評價及試驗結論
3.1 藥效評價
3.1.1 聚維酮碘 聚維酮碘對大部分細菌、真菌和病毒等都有抑制或殺滅作用,尤其是對病毒、弧菌效果更為明顯。聚維酮碘的毒性小,溶解度高,穩(wěn)定性好,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使用方便的消毒劑[7]。本次毒性試驗中,聚維酮碘對云斑尖塘鱧幼魚的安全濃度為9.44mg/L,遠低于瓦氏黃顙魚的60.6mg/L[8],泥鰍的89.9mg/L[9]。聚維酮碘在養(yǎng)殖生產中常用的潑灑消毒質量濃度為0.2~0.5mg/L[9],因此,在云斑尖塘鱧苗種培育過程中可以放心使用。
3.1.2 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其水溶液與有機物接觸,能釋放出新生態(tài)氧,迅速氧化有機物,從而起到殺菌、殺蟲的作用,常用于防治魚蝦等細菌、真菌和寄生蟲類疾病及設施、工具的消毒[10]。但在堿性和或微酸性水中會形成二氧化錳沉淀,對水生動物的鰓組織有較強的損壞作用[11]。生產上高錳酸鉀對一般養(yǎng)殖魚類常用劑量為1.0~2.0mg/L[12]。本次毒性試驗中,高錳酸鉀對云斑尖塘鱧幼魚的安全濃度為1.28mg/L,高于沙塘鱧的0.97mg/L[13],因此,云斑尖塘鱧苗種培育過程中,高錳酸鉀可作為是疾病防治的安全藥物。
3.1.3 溴氯海因 溴氯海因作為水產養(yǎng)殖常用的一種含氯消毒劑,可有效控制養(yǎng)殖環(huán)境的細菌、病毒孳生,對于預防魚類的爛鰓病、疥瘡病、出血病、皮膚潰瘍病等具有一定的效果[6]。生產上常用潑灑劑量為0.6~0.75mg/L[14],本試驗得出溴氯海因的安全濃度為12.55mg/L,略高于福瑞鯉的11.7mg/L[6],遠高于潑灑濃度,使用安全,是云斑尖塘鱧苗種培育過程中較為理想的藥物。
3.1.4 硫酸銅 本試驗得出的硫酸銅48h的安全濃度為1.03mg/L,遠高于沙塘鱧的0.30mg/L[13]、雜交醴的0.09mg/L[15]、略低于美國紅魚的1.65mg/L[16]。由此可見,不同的魚對硫酸銅敏感性相差很大。硫酸銅主要用于殺滅原生動物(如鞭毛蟲、車輪蟲、吸管蟲、斜管蟲)和藻類,常用濃度為0.5~0.7mg/L[6],遠低于云斑尖塘鱧幼魚的安全濃度,因此,在云斑尖塘鱧苗種培育過程中,硫酸銅是疾病防治的安全藥物。
3.2 結論 由本次試驗結果表明:聚維酮碘、高錳酸鉀、溴氯海因和硫酸銅4種常規(guī)藥物在云斑尖塘鱧魚苗培育過程中的安全濃度分別為9.44mg/L、1.28mg/L、12.55mg/L和1.03mg/L。以安全濃度作為衡量藥物毒性大小的標準,那么云斑尖塘鱧幼魚對這4種藥物的敏感性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硫酸銅>高錳酸鉀>聚維酮碘>溴氯海因。4種藥物的安全濃度均高于生產使用的常用劑量,在云斑尖塘鱧苗種培育過程中可以安全使用。endprint
參考文獻
[1]蘇錦祥.魚類學與海水魚類養(yǎng)殖[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3:253-255.
[2]張邦杰,梁仁杰,張瑞瑜,等.尖塘鱧(筍殼魚)的生物學及養(yǎng)殖概況[J].淡水漁業(yè),2004,34(6):58-61.
[3]陳永樂,劉毅輝.線紋尖塘鱧的形態(tài)生物學與核型[J].水產學報,2006,30(4):562-565.
[4]陳永樂,劉毅輝,朱新平,等.泰國尖塘鱧的生物學及其養(yǎng)殖[J].淡水漁業(yè),2005,35(1):59-62.
[5]熊治延.環(huán)境生物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32-137.
[6]薛凌展,樊海平,吳斌.6種常用漁藥對福瑞鯉的急性毒性試驗[J].福建水產,2012,34(4):296-301.
[7]李天保,趙增元,王勇強,等.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對病原體殺滅效果的研究[J].海水養(yǎng)殖,1997(52):12-16.
[8]王武,袁琰,馬旭洲. 5種常用藥物對瓦氏黃顙魚急性毒性試驗[J].水利漁業(yè),2006,26(1):108-109.
[9]張俊杰,鄢慶枇,李勝忠,等.聚維酮碘和二氧化氯對泥鰍的急性毒性試驗[J].水產科學,2010,29(12):729-731.
[10]楊先樂.新編漁藥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
[11]黃琪琰.水產動物疾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55-56.
[12]朱慶紅,李莉,趙昭.6種水產藥物對金魚苗的急性毒性試驗[J].河南農業(yè)科學,2012,41(1):151-155.
[13]孫文君.沙塘鱧對6種常用藥物的敏感性研究[J].內陸水產,2005,30(4):28-30.
[14]丁福輝.新編魚藥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7):231-494.
[15]林啟存,陳武,周立偉,等.6種常見藥物對雜交醴的急性毒性試驗[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9):4639-4641,4656.
[16]周立斌,陳卉睿,張海發(fā),等.4種常見漁藥對眼斑擬石首魚魚種的急性毒性[J].海洋湖沼通報,2008(1):129-133.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參考文獻
[1]蘇錦祥.魚類學與海水魚類養(yǎng)殖[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3:253-255.
[2]張邦杰,梁仁杰,張瑞瑜,等.尖塘鱧(筍殼魚)的生物學及養(yǎng)殖概況[J].淡水漁業(yè),2004,34(6):58-61.
[3]陳永樂,劉毅輝.線紋尖塘鱧的形態(tài)生物學與核型[J].水產學報,2006,30(4):562-565.
[4]陳永樂,劉毅輝,朱新平,等.泰國尖塘鱧的生物學及其養(yǎng)殖[J].淡水漁業(yè),2005,35(1):59-62.
[5]熊治延.環(huán)境生物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32-137.
[6]薛凌展,樊海平,吳斌.6種常用漁藥對福瑞鯉的急性毒性試驗[J].福建水產,2012,34(4):296-301.
[7]李天保,趙增元,王勇強,等.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對病原體殺滅效果的研究[J].海水養(yǎng)殖,1997(52):12-16.
[8]王武,袁琰,馬旭洲. 5種常用藥物對瓦氏黃顙魚急性毒性試驗[J].水利漁業(yè),2006,26(1):108-109.
[9]張俊杰,鄢慶枇,李勝忠,等.聚維酮碘和二氧化氯對泥鰍的急性毒性試驗[J].水產科學,2010,29(12):729-731.
[10]楊先樂.新編漁藥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
[11]黃琪琰.水產動物疾病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3:55-56.
[12]朱慶紅,李莉,趙昭.6種水產藥物對金魚苗的急性毒性試驗[J].河南農業(yè)科學,2012,41(1):151-155.
[13]孫文君.沙塘鱧對6種常用藥物的敏感性研究[J].內陸水產,2005,30(4):28-30.
[14]丁福輝.新編魚藥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7):231-494.
[15]林啟存,陳武,周立偉,等.6種常見藥物對雜交醴的急性毒性試驗[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9):4639-4641,4656.
[16]周立斌,陳卉睿,張海發(fā),等.4種常見漁藥對眼斑擬石首魚魚種的急性毒性[J].海洋湖沼通報,2008(1):129-133.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參考文獻
[1]蘇錦祥.魚類學與海水魚類養(yǎng)殖[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3:253-255.
[2]張邦杰,梁仁杰,張瑞瑜,等.尖塘鱧(筍殼魚)的生物學及養(yǎng)殖概況[J].淡水漁業(yè),2004,34(6):58-61.
[3]陳永樂,劉毅輝.線紋尖塘鱧的形態(tài)生物學與核型[J].水產學報,2006,30(4):562-565.
[4]陳永樂,劉毅輝,朱新平,等.泰國尖塘鱧的生物學及其養(yǎng)殖[J].淡水漁業(yè),2005,35(1):59-62.
[5]熊治延.環(huán)境生物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32-137.
[6]薛凌展,樊海平,吳斌.6種常用漁藥對福瑞鯉的急性毒性試驗[J].福建水產,2012,34(4):296-301.
[7]李天保,趙增元,王勇強,等.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對病原體殺滅效果的研究[J].海水養(yǎng)殖,1997(52):12-16.
[8]王武,袁琰,馬旭洲. 5種常用藥物對瓦氏黃顙魚急性毒性試驗[J].水利漁業(yè),2006,26(1):108-109.
[9]張俊杰,鄢慶枇,李勝忠,等.聚維酮碘和二氧化氯對泥鰍的急性毒性試驗[J].水產科學,2010,29(12):729-731.
[10]楊先樂.新編漁藥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
[11]黃琪琰.水產動物疾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55-56.
[12]朱慶紅,李莉,趙昭.6種水產藥物對金魚苗的急性毒性試驗[J].河南農業(yè)科學,2012,41(1):151-155.
[13]孫文君.沙塘鱧對6種常用藥物的敏感性研究[J].內陸水產,2005,30(4):28-30.
[14]丁福輝.新編魚藥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7):231-494.
[15]林啟存,陳武,周立偉,等.6種常見藥物對雜交醴的急性毒性試驗[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9):4639-4641,4656.
[16]周立斌,陳卉睿,張海發(fā),等.4種常見漁藥對眼斑擬石首魚魚種的急性毒性[J].海洋湖沼通報,2008(1):129-133.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