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陽,陳舜權,戴惠學
(江蘇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210042)
南京江寧區(qū)橫溪街道享有“西瓜之鄉(xiāng)”的美譽,年種植西瓜0.33萬hm2以上,品種以小型黃瓤西瓜小蘭為主,栽培方式以大棚和小棚栽培為主。近年來隨著種植西瓜經濟效益的逐步上升,栽培面積也快速擴大。為篩選出適合本地消費需求和氣候條件的優(yōu)良小型黃瓤西瓜品種,解決小蘭西瓜種子供應不穩(wěn)定的難題和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特開展本試驗。
供試品種5個,分別為莎麗(上海實滿豐種業(yè)有限公司提供),早春脆玉、金玉玲瓏(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提供),橙蘭(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提供)和小麒麟(江蘇中江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對照品種小蘭[農友(中國)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在南京市江寧區(qū)橫溪園藝科技園設施大棚內進行,試驗地溝渠配套、排灌方便,土壤為黃壤土,肥力中等,前茬為蔬菜。采用單因素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共 18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 10m2,行距2.5 m,株距40 cm,每小區(qū)種植10株。采用大棚加地膜覆蓋地爬栽培,三蔓整枝。2013年1月26日在溫室播種育苗,不嫁接,3月1日定植。定植前施基肥,667m2施腐熟有機肥2000 kg和45%硫酸鉀型復合肥25 kg,其他管理按當地常規(guī)栽培管理執(zhí)行。
測定項目:第一雌花節(jié)位、始收期、果皮顏色、果形、果形指數、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口感品質、單瓜質量、小區(qū)產量、667m2產量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手持測糖儀測定。
田間試驗表明,莎麗、小麒麟的生長勢較強,主蔓長2.5 m以上,莖粗0.8 cm左右,葉色濃綠;早春脆玉、金玉玲瓏、橙蘭和對照品種小蘭的植株生長勢中等,主蔓長 1.6~2.2 m,莖粗 0.5~0.7 cm,葉片較綠。
表1 不同品種熟性及果實性狀的比較
供試品種熟性均較早,適宜保護地早熟栽培,其中早春脆玉熟性最早,第一雌花節(jié)位為6~7節(jié),始收期在4月下旬,適宜大棚套小棚極早熟栽培;莎麗和小蘭熟性也較早,金玉玲瓏的熟性最遲,較對照始收期推遲8 d(表1)。
表1結果表明,供試品種的果皮均為綠色,且?guī)в袟l紋,但深淺不一;果形指數1.1~1.2;果皮厚度差異較大,小麒麟的果皮最薄,為0.3 cm,莎麗和橙蘭的最厚,達0.5 cm,考慮到運輸等因素,早春脆玉和小蘭的果皮厚度較適宜;果實中心和邊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在10.6%~13.0%和8.1%~10.2%,莎麗的中心和金玉玲瓏的邊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最低,而早春脆玉的均為最高,且梯度較小,口感品質最好,莎麗、小麒麟和小蘭品質相當。
從表2可知,橙蘭單瓜質量最大,達2.4kg,極顯著高于對照,早春脆玉的單瓜質量顯著高于對照,其他品種與對照相當;供試品種的產量均高于對照,但金玉玲瓏和橙蘭的產量均與對照差異極顯著,金玉玲瓏的產量最高,達3209.6kg/667m2,小麒麟的小區(qū)產量達32.4kg,較對照顯著增產,早春脆玉和莎麗的產量與對照相當。
表2 不同品種的單瓜質量和產量的比較 kg
保護地栽培的小型西瓜品種不僅要熟性早、品質好,且產量也要較高[1,2]。本試驗結果表明,莎麗、早春脆玉和小蘭的熟性較早,在4月底始收;早春脆玉、莎麗、小麒麟和小蘭的口感品質較好,其中早春脆玉品質最佳,產量較對照有所增加,單瓜質量增加顯著;小麒麟較對照顯著增產,品質和單瓜質量與對照相當。總之,早春脆玉和小麒麟的綜合性狀較好,并優(yōu)于對照,適宜在南京地區(qū)示范推廣,與小蘭搭配種植,可增加花色品種,滿足市場需求。
[1]王建華,儲呈華,印文彪.早熟西瓜品比試驗[J].長江蔬菜,2004(3):50.
[2]曹國華,徐煒民,沈華.大棚禮品西瓜品比試驗[J].長江蔬菜,2005(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