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義 王智慧
摘 要 為研究4種遮蔭處理條件下羊草分株種群植株各部分生物量變化情況,進行了本次試驗,試驗結(jié)果表明遮蔭干擾影響羊草分株種群地上生物量分配,不同處理間可達到顯著差異水平;對地下生物量變化影響不明顯。
關(guān)鍵詞 遮蔭干擾;羊草種群;生物量
中圖分類號:S54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7--02
羊草(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是禾本科(Gramineae)賴草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歐亞草原帶的東部自貝加爾湖到我國的東北平原。它是一種典型的克隆植物,生態(tài)適應性好,生態(tài)可塑性強,既可以分布在地帶性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又可群生于非地帶性的鹽堿地和低洼地段上[1-3]。未來全球變暖,云層增多,太陽輻射減少[4],本實驗模擬太陽輻射減少,研究太陽輻射減少對羊草草原生物量變化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實驗設(shè)計
本實驗選擇天然羊草分株種群為研究對象。在5月初羊草營養(yǎng)生長開始時期進行,選擇地勢較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塊,設(shè)置4種遮光梯度處理,遮光強度分別為0%(CK)、30%(S1)、50%(S2)、70%(S3)4種處理,S1處理采用一層紗網(wǎng)布,S2 和S3處理分別用相當強度的遮陽網(wǎng)。每個小區(qū)面積4 m×4 m,為防止各小區(qū)間相互影響,小區(qū)間有2 m的通道。每個處理重復5次,一共20個試驗小區(qū),各小區(qū)隨機排列。
1.2 測定方法
到8月底種子成熟后,在每個小區(qū)中央取0.5 m×0.5 m的小樣方,用剪刀剪掉地上部分,用信封裝好,帶回實驗室后將植株分成穗、莖、葉片、根莖4部分,并按照小區(qū)編號進行分裝;小樣方的地下部分用鐵鏟沿小樣方周圍線切下,深度為
30 cm,把整個土塊用塑料袋裝好,回去放在大盆里用水慢慢泡開,用孔徑0.5 mm的紗網(wǎng)把根撈出,再用清水沖洗數(shù)次(沖洗時注意須根別流失,根莖別弄斷),然后人工將根莖和細根分開,按照小樣方的編號將各個部分分裝,所有的植物樣品均在75℃下烘干24 h,直到樣品達到恒重。
2 結(jié)果與分析
植物在不同的光環(huán)境下生長,其各部分生長情況有很大的差異,本研究表明羊草地上生物量受遮蔭干擾影響較大,地下生物量影響不顯著。
2.1 不同遮蔭處理下羊草地上莖生物量變化
圖1所示的4個梯度的遮蔭處理中,S3(70%)處理中地上莖生物量顯著高于S1和CK處理;S2(50%)處理地上莖生物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S3處理的地上莖生物量接近CK處理的一倍。隨著遮蔭強度的降低,單位面積地上莖生物量也在下降,表明遮蔭有利于植物地上莖的生長,或者說遮蔭促進植物的高度生長。
圖1 不同遮蔭處理下地上莖的生物量 (不同字母間為差異顯著 p<0.05)
圖2 不同遮蔭處理下葉的生物量 (不同字母為差異顯著 p<0.05)
2.2 不同遮蔭處理下羊草葉片的生物量變化
圖2不同處理下羊草葉片的生物量變化關(guān)系可以看出,四種處理中S2和CK間差異不顯著,但它們與S1和S3之間達到差異顯著水平(P<0.05),說明在單位面積內(nèi)S2和CK有更大的葉片生物量。實驗中我們測得單位面積的葉片平均生物量在110 g左右,是植物地上生物量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決定植株的生產(chǎn)力。葉片往往是動物采食的主要部分,因此,葉片產(chǎn)量的增加對于畜牧業(yè)生產(chǎn)是相當有利的。
2.3 不同遮蔭處理下羊草穗的生物量變化
圖3不同遮蔭處理對羊草穗的生物量影響中可以看出,S3(70%)遮蔭處理下的羊草出穗數(shù)顯著高于其它組(P<0.05),S3每平米平均出穗數(shù)大約7 g左右,而最低的對照組每平米只有2 g左右;S2和CK穗的生物量基本相同,大約每平方米2 g左右;S1處理每方米3 g左右。表明重度遮蔭有利于穗的生長。
圖3 不同遮蔭處理下穗的生物量(不同字母為差異顯著P<0.05)
圖4 不同遮蔭處理下根莖的生物量(本比較中無差異顯著性)
2.4 不同遮蔭處理下羊草的根莖生物量變化
圖4 羊草根莖生物量的變化情況,經(jīng)分析知,羊草根莖在遮蔭處理下的生物量沒有顯著差異,平均60 g/m2左右。其中S3處理的根莖生物量最低,其它幾種處理下根莖生物量基本相同。
2.5 不同遮蔭處理下羊草的地上地下生物量變化
由表1可知,遮蔭處理對羊草地上部分影響較顯著,其中S2地上生物量最大,其次是S3和CK,S1的地上生物量最小并且與S2和S3呈顯著差異。地下生物量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偵锪恐蠸2最大,達到1 000 g/m2以上,S1處理的地下只有800g/m2左右,S3和CK基本相當。說明S2處理對羊草生物量影響較大,并且顯著的影響地上部分生生物量(F=5.17,P<0.05),S2處理為今后飼草生產(chǎn)提供了一種提高產(chǎn)量的方法,但S2處理對種子生產(chǎn)不利,種子產(chǎn)量很低,我們分析可能是S2的光強正好適合羊草的營養(yǎng)生長,或者此種情況下光合所產(chǎn)生的能量都被用于營養(yǎng)生長而給生殖分配的較少。
3 結(jié)語
遮蔭干擾下羊草各部分生物量發(fā)生一定變化,尤其是羊草莖、葉和穗生物量,在幾種處理間達到差異顯著水平,地下生物量在幾種處理間沒有達到顯著差異。從實驗結(jié)果分析,遮蔭干擾顯著影響羊草的生物量分布,對羊草分株種群的營養(yǎng)生長和能量分配產(chǎn)生一定影響,可能是羊草分株種群在適應遮蔭條件下的一種生長權(quán)衡對策。
參考文獻
[1]楊允菲,張寶田.不同階段的光溫因子對羊草種群種子生產(chǎn)性狀的影響[J].草業(yè)科學,1991,13(5):8-13.
[2]杜占池,楊宗貴.羊草呼吸作用與溫度光照水分的關(guān)系[J].植物生態(tài)學與地植物學,1993,17(4):339-344.
[3]王仁忠.放牧影響下羊草種群生物量形成動態(tài)的研究[J].應用生態(tài)學報,1997,8(5):505-50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