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點心”,指的是正餐以外的一些小零食,特別是一些美味的小糕點等。其實“點心”一詞早在唐代就已出現(xiàn),當時所指的范圍更廣。據(jù)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始》記載:“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按,唐鄭為江淮留后,家人備夫人晨饌,夫人顧其弟曰:治妝未畢,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 其弟舉甌已罄,俄而女仆請飯庫鑰匙,備夫人點心?!笨梢姡c心最早指的是早晨時吃的一些小食品,當時如饅頭、餛飩等都可稱為點心,現(xiàn)在我們將早飯稱為“早點”,也可能與此有關。
民間關于“點心”一詞的來歷,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紅玉為了慰勞士兵,命令制作各種美味糕餅,以表“點點心意”,“點心”由此得名。但既然“點心”一詞在唐代早已有之,故此故事應僅為傳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