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艾禾
從西柏坡到北平,只有370公里,但由“陜北新華廣播電臺”變?yōu)椤爸醒肴嗣駨V播電臺”,要完成的是從偏居一隅的山野到城市中心成為國家之聲的巨大跨越……
接管國民黨北平廣播電臺
1948年12月17日夜,河北井陘縣窟窿峰村。此地距中共中央所在地——平山縣西柏坡村僅40公里。陜北新華廣播電臺的播音室和機房就藏在村后山上的巨大石窟中。
一天的播音結束后,齊越——電臺中唯一的男播音員——已經(jīng)入睡。突然,他被播音組組長孟啟予的聲音驚醒:“齊越,起來,快起來,廖承志社長來電話,派你和劉涵、吳影打前站,到北平去,參加接管電臺的工作!”當時陜北新華廣播電臺是新華社下面的一個部門,新華社社長是廖承志。
那一年,齊越26歲,投奔解放區(qū)參加革命剛剛兩年,當上新華廣播電臺的播音員只有一年零四個月。
1949年1月31日,齊越同一批準備接管北平國民黨各宣傳機構的年輕新聞干部身穿新發(fā)的灰色棉軍衣,佩戴北平軍管會的新臂章,坐著大卡車,經(jīng)西直門進了北平城。當晚8點鐘,軍管會的車開到位于西長安街三號的國民黨北平廣播電臺。當時,電臺還在播音。負責接管電臺的軍管小組組長徐邁進當即寫了一個通告,讓齊越送進播音室,交給正在值班的播音員,看著他播出去。
通告是這樣寫的:“各位聽眾,從今天起,北平宣布解放,本臺奉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命令,立即停止廣播,等待接管。從2月2日上午起,北平新華廣播電臺使用本臺原來的波段播音,請注意收聽?!?/p>
通告反復播報幾遍之后,機器關閉。
勝利者的聲音
2月2日上午,北平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開始曲采用聶耳的《大路歌》。當時,解放戰(zhàn)爭還在進行中,北平新華廣播電臺雖然也有北平新聞的內(nèi)容,但戰(zhàn)報、被俘國民黨軍官名單和共產(chǎn)黨新政權發(fā)布的布告與法令等占了大部分播音時間。
北平新華廣播電臺還曾直接介入到戰(zhàn)爭進程中。
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渡過長江,戰(zhàn)事推進到南京城下。4月23日,時任新華社副總編輯、北平新華廣播電臺編輯部第一部長的梅益指示齊越,在廣播里直接對南京呼叫:“請南京電臺注意:明天早晨8點半以后,北平新華廣播電臺用640千周向你們呼叫,請你們用 9730千周和我們聯(lián)絡?!?/p>
第二天早晨,梅益和齊越一起來到播音室。在齊越呼叫了幾次以后,南京方面?zhèn)鱽硪粋€男播音員的清晰聲音:“我是南京廣播電臺,我來通話?!?/p>
齊越問:“你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工作的?”
對方答:“我姓蔡,單名一個‘驤字,‘讓字的‘言字旁,換成一個‘馬字。我是做播音工作的。您貴姓?”
“我姓齊,叫齊越,整齊的齊,越打越強的越!我奉本臺領導的指示跟你通話。現(xiàn)在你報告一下南京的情況。”
“紅軍已在凌晨進入南京市?!?/p>
“不對,不叫紅軍,叫中國人民解放軍。我要求你負責保護好電臺和機器,遵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約法八章?!?/p>
“是,是,是?!?/p>
“你們要等待軍事管制委員會的接管,不許破壞,不許聽信謠言?!?/p>
“是?!?/p>
接著,齊越下達指令,從即日起,南京臺全部轉(zhuǎn)播北平新華廣播電臺的節(jié)目。至此,國民黨在南京的中央廣播電臺永遠地沉寂了。
“北京時間”開始了
在解放軍進入北平等大城市后,那些原來在國民黨電臺工作的人,如果是技術人員,多被留用,如果是編播人員,他們不會再干本行,而是會安排到別處。
北平新華廣播電臺一個舊播音員也沒留,在其他城市,也只有個別人被留下來“改造使用”。這些國民黨時代的播音員,即使能在政治上獲得信任,也很難適應新時代的播音方式。
當年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在播送新聞和戰(zhàn)報時,就已經(jīng)為后來的播音風格奠定了基礎。一次,毛澤東在安塞收聽了陜北新華廣播電臺一位女播音員以激越的聲音播出蟠龍大捷的新聞后稱贊道:“這個女同志好厲害,罵起敵人來義正詞嚴,講到我們的勝利很能鼓舞人心,真是愛憎分明,這樣的播音員要多培養(yǎng)幾個?!?/p>
1949年之后,以齊越為代表的高亢激情的播音風格占領了整個中國大陸上空,后來出生的人們只能從故事片里聽到國民黨電臺播音員軟綿綿的播音腔了。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案,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這一天,北平新華廣播電臺更名為北京新華廣播電臺。
10月1日,北京新華廣播電臺在天安門上把開國大典的現(xiàn)場音響向全國轉(zhuǎn)播,梅益和電臺的另一負責人溫濟澤決定將這種節(jié)目命名為“實況轉(zhuǎn)播”。這種節(jié)目形式和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華廣播電臺正式定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此前,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還是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和陜北新華廣播電臺的時候,電臺報時用的是“上海時間”。而國民黨的廣播電臺當時用的是“中原時間”(注:“中原時間”是從1912年起,民國政府采用的時間標準,當時全中國被劃為五個時區(qū),大部分人口稠密地區(qū)即東部地區(qū)都采用“中原時間”)。新中國建立以后,經(jīng)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改稱“北京時間”。
“北京時間”就這樣開始了。
(張源薦自《文史精華》2014年8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