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成鋒
(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 學報編輯部,廣東 廣州 510225)
高校學報是反映高校教育學術水平的窗口,而影響因子作為科技期刊評價的重要指標,應該得到高校學報編輯的重視.有研究對一些省份的高校學報的學術影響力(影響因子)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1-2],但對整個高校學報影響因子分布的相關研究還未見有公開報道.特別是影響因子的前幾名,這些學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高校學報的較高水平,究竟是哪些學報影響因子最高?這類學報有哪些整體特征,是否都是核心期刊和名校主辦?本研究對高校學報影響因子進行排序,并對前10名的相關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一方面可以了解高影響因子高校學報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中尋找差距,借鑒學習.
影響因子等期刊評價數(shù)據來自2011、2012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3-4],選取比較普遍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2類高校學報,按影響因子排序后,選取前10名.選取3個相對評價指標:(擴展)影響因子、他引率和學科影響指標,其中學科影響指標為:所在學科內引用被評價期刊的數(shù)量/所在學科期刊數(shù),反應的是期刊影響范圍,也是期刊影響力的一種.同時對該學報是否進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年版[5]以及主辦學校是否為211大學進行統(tǒng)計,并將這3個評價指標分別按核心期刊、211大學主辦與否分組,采用SPSS軟件進行均值的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在前10名高校學報中核心與非核心、211大學主辦與非211大學主辦之間各評價指標的平均水平是否有顯著差異.
表1為2011、2012年度影響因子前10名的自然科學高校學報統(tǒng)計數(shù)據,這2個年度前10名共計有16種學報,其中連續(xù)兩年都進入前10名有4種,不是核心期刊有3種,不是211高校主辦有7種,表明影響因子前10與核心期刊的關聯(lián)性較強,而與是不是211高校主辦關聯(lián)較弱;北大、清華等知名高校其學報在前10名的比重不大,表現(xiàn)出一定的不等性.3種不是核心期刊的學報均不是211大學主辦.2012年前10名影響因子整體比 2011 年有所下降,這與科技期刊 2012 平均影響因子(0.390)[4]比 2011 年(0.479)[3]有所下降一致.一部分學報的他引率與學科影響指標偏低.
表1 2011、2012影響因子前10名的自然科學高校學報
在影響因子前10名的自然科學高校學報中,核心與非核心,211主辦與非211主辦之間的影響因子和他引率均值差異均不顯著,而學科影響指標差異顯著(見表2),其中核心與非核心的他引率均值差異絕對值(0.925-0.720)很大,但并不顯著,這一方面是因為非核心數(shù)量較少(3種),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核心學報他引率也較低,使得其范圍和方差偏大.統(tǒng)計結果表明,對于影響因子前10名的自然科學高校學報,是否為核心期刊,是否211大學主辦,影響因子差別不大,但部分評價指標差別較大.
表2 2011、2012影響因子前10名的自然科學高校學報評價指標的均值檢驗
表3為2011、2012年度影響因子前10名的人文社科高校學報統(tǒng)計數(shù)據,這2個年度前10名共計有16種學報,其中連續(xù)兩年進入前10名有4種,不是211高校主辦有7種,這些指標與自然科學類相同;不是核心期刊有8種,遠高于自然科學類的3種;表明影響因子前10與是否核心期刊和211高校主辦關聯(lián)較弱;知名高校的學報所占比例相對自然科學有所增加,但仍然不高.8種不是核心期刊的學報中有6種不是211大學主辦,表現(xiàn)出一定的相關性.2012年前10名整體影響因子比2011年也有所下降.他引率相對自然科學類更穩(wěn)定正常,一部分學報的學科影響指標偏低,但整體也比自然科學類高.
表3 2011、2012影響因子前10名的人文社科高校學報
在影響因子前10名的人文社科高校學報中,核心與非核心,211主辦與非211主辦之間的影響因子均值差異不顯著,而他引率和學科影響指標差異顯著(表4),其中他引率均值差異絕對值并不大,但卻顯著,這是因為該指標比較穩(wěn)定,使得其范圍和方差都比較小.統(tǒng)計結果表明,對于影響因子前10名的人文社科高校學報,是否為核心期刊,是否211大學主辦,除影響因子外,其他2個評價指標差別較大.
表4 2011、2012影響因子前10名的人文社科高校學報評價指標均值檢驗
對于高校學報來說,高影響因子、核心期刊和211大學主辦這3者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但這種聯(lián)系不是必然的.本文的統(tǒng)計分析表明,在影響因子前10中,自然科學有近1/3、社會科學有一半不是核心期刊;兩類期刊均有近一半不是211大學主辦,而由知名高校主辦的也不多.實際上,孟莉英等[1]在浙江省高校學報2003-2006影響因子統(tǒng)計數(shù)據中也可看到類似規(guī)律,如浙江林學院不是211大學,但其學報影響因子在浙江省自然科學高校學報中排名第一,且為核心期刊.這一方面說明影響因子作為期刊評價指標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也說明影響因子與核心期刊與否、211大學主辦與否關聯(lián)性不強.高校學報的競爭也很激烈,影響因子前10名有一大半下一屆跌出前10.自然科學類有部分非核心期刊他引率非常低,但總體上與核心類沒有差異,人文社會類非核心期刊雖然他引率絕對值不低,但總體上與核心期刊存在明顯差異,而在學科影響指標上都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這說明雖然影響因子都十分靠前,但是其他評價指標在核心與非核心間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因為他引率和學科影響指標不能簡單的以高低論好壞,所以這其中的原因和反映出來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研究還發(fā)現(xiàn),雖然在影響因子前10名高校學報211大學主辦與核心期刊的數(shù)量并不一致,但它們對評價指標的影響幾乎完全一致,說明它們之間的相關性很高.各個層次的高校(學報)都能在前10中找到相近層次的學報,在影響因子這個指標上這些學報值得我們學習.
[1]孟莉英,陳漢輪,毛紅霞.浙江省高校學報 2003-2006 影響因子統(tǒng)計與分析[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8,8(1):74-81.
[2]孫憲民,劉元健,裘孝琦,等.從CJCR和CAJCCR的數(shù)據分析看遼寧省高校學報的學術影響力[J].中國科技信息,2010(23):191-194.
[3]北京萬方數(shù)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
[4]北京萬方數(shù)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
[5]朱強,蔡蓉華,何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年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