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壘+鄭美潔+王雄科等
摘要:建立了超聲萃取氣相色譜/質譜法同時測定土壤中3種典型季胺鹽化合物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胺(D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胺(DDAC)的分析方法。采用電子轟擊(EI)選擇離子檢測(SIM)進行定量分析,特征離子為m/z 58,212??疾炝溯腿┓N類、輔助萃取劑直鏈烷基苯磺酸(LAS)濃度、萃取劑pH值(05~70)、萃取次數(shù)(1, 2, 3)以及凈化柱成分對萃取效率的影響。最佳萃取條件為,以甲醇為萃取劑,以HCl調至pH 35, LAS濃度為40 μg/L,超聲萃取2次,每次10 mL 甲醇,20 min,萃取液采用中性氧化鋁柱凈化。3種目標化合物的線性范圍在002~20 mg/L之間;方法檢出限為12~45 μg/kg。以此方法測定南方某礦區(qū)尾礦渣及周邊水稻土、赤紅壤等樣品,目標化合物的含量在024~041 mg/kg之間,不同加標水平(02, 05 和10 mg/kg)回收率在76%~113%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在11%~129%之間。
1引言
季胺鹽(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QACs)是指銨根基團氫原子被烷烴或鹵素烷烴取代形成的陽離子化合物,通式為R4NX[1]。由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和殺菌作用,QACs被廣泛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以及礦冶浮選等諸多領域[2],近年來消耗量達70萬噸/年以上,大量進入水、土環(huán)境[2]。鑒于QACs為中/高毒化合物,具有較高的生態(tài)風險[3],針對其在水環(huán)境中的檢測方法[4,5]和環(huán)境行為[6,7]等已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目前國內(nèi)尚無關于固相基質(土壤或沉積物等)中QACs檢測方法的報道,國外只有針對沉積物檢測方法的報道,包括濁點萃取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測定法[8]以及索氏萃取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測定法[9]等。濁點萃取法的萃取濁點較難判定,索氏萃取法耗時長、溶劑消耗量大。
本研究建立了同時測定土壤中3種典型QACs化合物,即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D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銨(DDAC)的超聲萃取氣相色譜/質譜分析方法,方法檢出限在12~45 μg/kg之間,測定實際樣品中3種化合物的回收率在76%~113%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在11%~129%之間。本方法的建立可為廣泛開展土壤中QACs污染研究提供技術支持。
摘要:建立了超聲萃取氣相色譜/質譜法同時測定土壤中3種典型季胺鹽化合物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胺(D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胺(DDAC)的分析方法。采用電子轟擊(EI)選擇離子檢測(SIM)進行定量分析,特征離子為m/z 58,212??疾炝溯腿┓N類、輔助萃取劑直鏈烷基苯磺酸(LAS)濃度、萃取劑pH值(05~70)、萃取次數(shù)(1, 2, 3)以及凈化柱成分對萃取效率的影響。最佳萃取條件為,以甲醇為萃取劑,以HCl調至pH 35, LAS濃度為40 μg/L,超聲萃取2次,每次10 mL 甲醇,20 min,萃取液采用中性氧化鋁柱凈化。3種目標化合物的線性范圍在002~20 mg/L之間;方法檢出限為12~45 μg/kg。以此方法測定南方某礦區(qū)尾礦渣及周邊水稻土、赤紅壤等樣品,目標化合物的含量在024~041 mg/kg之間,不同加標水平(02, 05 和10 mg/kg)回收率在76%~113%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在11%~129%之間。
1引言
季胺鹽(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QACs)是指銨根基團氫原子被烷烴或鹵素烷烴取代形成的陽離子化合物,通式為R4NX[1]。由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和殺菌作用,QACs被廣泛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以及礦冶浮選等諸多領域[2],近年來消耗量達70萬噸/年以上,大量進入水、土環(huán)境[2]。鑒于QACs為中/高毒化合物,具有較高的生態(tài)風險[3],針對其在水環(huán)境中的檢測方法[4,5]和環(huán)境行為[6,7]等已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目前國內(nèi)尚無關于固相基質(土壤或沉積物等)中QACs檢測方法的報道,國外只有針對沉積物檢測方法的報道,包括濁點萃取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測定法[8]以及索氏萃取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測定法[9]等。濁點萃取法的萃取濁點較難判定,索氏萃取法耗時長、溶劑消耗量大。
本研究建立了同時測定土壤中3種典型QACs化合物,即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D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銨(DDAC)的超聲萃取氣相色譜/質譜分析方法,方法檢出限在12~45 μg/kg之間,測定實際樣品中3種化合物的回收率在76%~113%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在11%~129%之間。本方法的建立可為廣泛開展土壤中QACs污染研究提供技術支持。
摘要:建立了超聲萃取氣相色譜/質譜法同時測定土壤中3種典型季胺鹽化合物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胺(D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胺(DDAC)的分析方法。采用電子轟擊(EI)選擇離子檢測(SIM)進行定量分析,特征離子為m/z 58,212??疾炝溯腿┓N類、輔助萃取劑直鏈烷基苯磺酸(LAS)濃度、萃取劑pH值(05~70)、萃取次數(shù)(1, 2, 3)以及凈化柱成分對萃取效率的影響。最佳萃取條件為,以甲醇為萃取劑,以HCl調至pH 35, LAS濃度為40 μg/L,超聲萃取2次,每次10 mL 甲醇,20 min,萃取液采用中性氧化鋁柱凈化。3種目標化合物的線性范圍在002~20 mg/L之間;方法檢出限為12~45 μg/kg。以此方法測定南方某礦區(qū)尾礦渣及周邊水稻土、赤紅壤等樣品,目標化合物的含量在024~041 mg/kg之間,不同加標水平(02, 05 和10 mg/kg)回收率在76%~113%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在11%~129%之間。
1引言
季胺鹽(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QACs)是指銨根基團氫原子被烷烴或鹵素烷烴取代形成的陽離子化合物,通式為R4NX[1]。由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和殺菌作用,QACs被廣泛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以及礦冶浮選等諸多領域[2],近年來消耗量達70萬噸/年以上,大量進入水、土環(huán)境[2]。鑒于QACs為中/高毒化合物,具有較高的生態(tài)風險[3],針對其在水環(huán)境中的檢測方法[4,5]和環(huán)境行為[6,7]等已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目前國內(nèi)尚無關于固相基質(土壤或沉積物等)中QACs檢測方法的報道,國外只有針對沉積物檢測方法的報道,包括濁點萃取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測定法[8]以及索氏萃取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測定法[9]等。濁點萃取法的萃取濁點較難判定,索氏萃取法耗時長、溶劑消耗量大。
本研究建立了同時測定土壤中3種典型QACs化合物,即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D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銨(DDAC)的超聲萃取氣相色譜/質譜分析方法,方法檢出限在12~45 μg/kg之間,測定實際樣品中3種化合物的回收率在76%~113%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在11%~129%之間。本方法的建立可為廣泛開展土壤中QACs污染研究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