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
玩里是有思維、探究、投入與行動技能的,沒有了玩,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性就基本處在低級狀態(tài)。
很多媒體問我,你生產(chǎn)力那么強,干的事情那么雜,很多事情還都那么有模有樣,最重要的經(jīng)驗是什么?我就說,因為我從小愛玩,我媽那時候天天打我也沒有把我打服貼,我還是鉆研怎么樣躲開我父母的監(jiān)控而玩成我想玩的事情,所以我始終保留著從小到大一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行動樣式。
我說的玩,有五個層次。
一是孩子的玩:一個孩子會玩還能在正規(guī)教育里面馬虎過得去是最好的,而只會守大人的規(guī)矩而不會玩的孩子就成了廢孩子,因為在玩里是有思維、探究、投入與行動技能的,沒有了玩,其實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性就基本處在低級狀態(tài)。
二是業(yè)余愛好的玩。有沒有愛好可玩,決定我們能不能有效地轉(zhuǎn)移壓力、平衡單一的挫折感的資源、交往另外一些朋友的途徑與積極消耗時間的娛樂技術(shù);有一點業(yè)余愛好也增加不少個人魅力,如果你什么都不會玩,那么就會顯得無聊、枯燥、呆板多了。
其三,專業(yè)的玩。有人在某個領(lǐng)域比其他人更有耐心、更能積累、更加用心琢磨,到后來比較那些浮光掠影的人在處理問題上更顯得輕松,這就是累積的效果。
在很多職業(yè)中,有些人是因為混日子或者找口飯吃稀里糊涂進來的,這些人一輩子也很難真正變得專業(yè),也很難達到玩的境界。恰恰是熱愛某些事情,超然投入某些事情的人,他們即使面對很大的困難但還是很有迎接挑戰(zhàn)的精神,事情做得津津有味,我就常被他們的工作熱情所感動,這樣的人能在很多復雜的事情上表現(xiàn)得如履平地,負重若輕。
其四是玩似的專業(yè)。很多人做事情一板一眼按照領(lǐng)導的要求做,按照手冊上說的做,勤奮加班,特點就是把專業(yè)的事情做得單一枯燥刻板。而玩的方式看起來沒花太多的時間呆在那,但可能交往更多的人、增加更多的見識、嘗試一些另類的渠道、探索多元的經(jīng)驗。他們跳出盒子做事情,給人的感覺是他們似乎沒對該做的事情那么經(jīng)心盡意,然而他們可能用比別人更少的時間、更新的方法、更有意思的模式達到了解決問題的目的,這讓很多自以為呆在專業(yè)圈里的人很郁悶。
其五是后成功期的玩。這些人在事業(yè)與生活上達到一定層次以后,開始享受生活,尋求玩的項目與趣味,今天很多的富人群體與企業(yè)家群體在高爾夫、游艇、美食會所、特殊旅游、公益、宗教中找到的就是類似的東西,他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或認真或隨意。
我覺得我是在所有這些玩上都沾了一點的,而且就我的玩本身而言,有玩熟練項目的(比如麻將)也有玩創(chuàng)新項目的(比如惡心懲罰),有群體性玩的(比如派對)也有獨玩的(比如看恐怖片),有原創(chuàng)玩的(比如符號測試法)也有模仿玩的(比如三國殺),有領(lǐng)導人玩的(比如做自助游領(lǐng)隊)也有被人帶著玩的(比如跟團),有可重復玩的(比如真心話大冒險)也有一次性玩的(比如臨時想起來編的笑話),有消磨性玩的(比如21點)也有刺激性玩的(比如單身去貧民窟),有國際性玩的(比如全球旅行)也有本地性玩的(比如尋找本地新的好餐廳),有專業(yè)性玩的(比如天天寫博)也有業(yè)余性玩的(比如主持節(jié)目),有當個事情玩的(比如寫專欄)也有當公益玩的(比如去大學演講)。
我覺得玩的精髓在于對于腦細胞的挑戰(zhàn),今天這個社會真正好玩的東西太少了,連相聲都說不笑大家了,所以會玩而且玩好就成了非??烧湎У馁Y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