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
日本人有沒有“罪惡感”一直是近代文化人類學爭論的課題之一。有一派學者認為,日本人沒有罪惡感,但卻有很強的“羞恥感”,因此,日本人會因為丟了臉而切腹自殺。
幾年前,有一對日本的老農(nóng)夫婦,他們經(jīng)營養(yǎng)雞場,有一次心存僥幸,把病死雞拿出來賣,事情被人揭發(fā),這對老夫婦立即謝罪自殺,他們認為做了件極丟臉的事。
最近,神戶的“理化學研究發(fā)展再生科學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樹,因為他指導的研究員小保方晴子所發(fā)表的論文被認為涉及造假,因而英國的《自然》雜志撤回論文,笹井芳樹自認指導不周,因此自殺。近年來,全球?qū)W術界丑聞不斷,笹井芳樹并不是主角,只是論文的指導者,他卻認為是奇恥大辱。他羞恥心的強烈,真是舉世罕見。
由日本的這兩個自殺事件,我想起另外兩案。
一個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意大利起訴了三四百人,其中有超過一打的人因為自認羞愧,起訴后即自殺死亡。意大利人一向被認為散漫,卻有那么多人因涉貪而自殺,讓人頗感意外。另外一個是韓國前總統(tǒng)盧武鉉,因為涉貪,盡管真相未明,他卻選擇了跳崖自殺。一個個烈性如此,令人感嘆。這些人的自殺,都是“羞辱感”所造成的自殺。
而我們的悲哀,乃是遠古時代官吏的責任意識及知恥文化到了西漢之后已快速衰落,而被帝國時代的官官相護、朋比為奸、官大特權大等新的習性所取代。官場上,大官再怎么無能與禍國殃民、再怎么貪腐都會沒事,縱使東窗事發(fā),都還是鬼扯硬賴,罕見有人覺得羞恥而自殺謝罪。我倒是一直在等待,什么時候能看到一個涉貪的大官,干干脆脆地自殺謝罪。相信只要有一個涉貪大官自殺謝罪,都會對沉悶的官場造成很大的刺激。中國的官場就是少了這種正面性的精神榜樣!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越有能力,就越應該多為國家和人民做好事。官越大,做好事的籌碼也越多,而他的地位、在人民心目中的評價,就是最好也是最大的報償。但中國自古以來,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牢固的價值體系,一個人只要會讀一點書,當上了大官,就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命好,所以才有榮華富貴可以享受。這種畸形的價值觀,使得國人喜歡用命好命壞的觀點看問題。正因為我們用命好命壞看問題,所以很多中國百姓看到大官大肆貪污、吃香喝辣、家庭財產(chǎn)多至上億,不但不會產(chǎn)生義憤,反而會羨慕。如果大家都羨慕會撈錢的大官,貪官只會越來越多,甚至會到無官不貪的程度。
反貪是每個國家必須做的事。但反貪只是一方面,官吏的知恥乃是同樣重要的自律手段。官吏除了要不貪外,貪了之后還必須知恥,被逮到了就要主動切腹或上吊自殺謝罪。但這種自殺謝罪的貪官,什么時候會有呢?
【原載2014年第18期《南風窗》】
●浙江省杭州 殺破狼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