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凱旗
【摘要】我國住房保障工作還處于探索階段,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既有住房保障制度不夠健全、政策不夠完善的問題,也有管理不到位和實施過程中操作不規(guī)范的問題,需要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加強管理。保障性安置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有效控制,需要國家、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三位一體”的有效保障.同時需要重視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加強施工隊伍的精神文明建設。保障性住宅工程的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戰(zhàn)略部署,提高保障性住宅工程性能,確保工程質量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當前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以確保了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質量。
【關鍵詞】保障房;工程質量
保障性住房是專門針對中低收入家庭建設的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特殊住房,目前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由此可見,保障性住房的工程建設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極易引發(fā)各界的關注和熱議。
1保障性住房的質量問題及原因分析
1.1建設程序和行為方面
(1)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設具有政府主導、社會保障的性質,本身就存在利潤薄、時間緊的特點,一些地方為保證完成開工計劃,違背建設程序,“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已開工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工程未辦理正常的建設手續(xù),在沒有施工許可及施工圖審查合格的情況下擅自開工建設,施工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混亂、項目建設游離于正常的監(jiān)管之外,建設責任主體不能很好地履行相關質量責任。
(2)施工現場不能按規(guī)定配置相關的施工操作技術規(guī)程和規(guī)范、標準,施工單位不能及時編制法律法規(guī)和工程執(zhí)行標準清單,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及重大專項施工方案和作業(yè)指導書等主要質量管理文件編制不完備,工程質量標準得不到全面貫徹執(zhí)行。監(jiān)理單位人員配備不到位或管理缺失,存在不嚴格實施進場材料的見證取樣制度,隨意代簽放行,對重點部位、關鍵工序施工不嚴格實施旁站監(jiān)理,過程控制不落實等現象。
1.2設計質量方面
(1) 保障性住房設計強調突出小戶型、 經濟型的要求,室內空間布局結構不合理,缺乏居住舒適性和人性化要求,存在明顯的宜居性和功能性缺陷。個別保障房在選址、交通、設計、配套、使用功能等方面不完善,造成分配“遇冷”。相對于當前大量的社會需求,該現象顯然不是供過于求,而是項目無法滿足百姓實際需求。
(2)保障性住房設計中,存在施工圖設計校審、審核、審定簽字不齊全,施工圖設計審查未經通過,甚至出具設計草圖、白圖即用于現場施工等現象。
1.3施工質量方面
1.3.1建筑材料質量問題
(1)鋼筋的重量偏差為鋼筋進場檢驗的主控項目,但個別保障性住房工程施工中仍使用外加工鋼筋,對外加工鋼筋檢測制度不健全、不落實,監(jiān)理單位對進場鋼筋批次見證取樣檢測把關不嚴,“瘦身鋼筋” 時有出現等現象。 在鋼筋焊接和機械連接接頭的質量控制方面,對兩種接頭施工工藝檢驗、現場安裝外觀質量檢查及直螺紋機械連接接頭擰緊扭矩校核資料整理不夠重視,缺乏有效的過程質量控制和檢驗批驗收依據。
(2)對處于地下等腐蝕性環(huán)境中的混凝土結構,當設計有抗侵蝕及耐久性專門要求時,對配制混凝土所用水泥的氯離子和堿含量指標控制不重視,混凝土供貨商不能全面提供水泥成分和相關指標的分析檢驗報告,給結構耐久性質量留下隱患。預拌混凝土進場質量驗收中對坍落度檢驗把關不嚴,隨意加水致使混凝土結構發(fā)生質量問題時缺乏可追溯性。
1.3.2現澆混凝土結構質量問題
(1)混凝土澆筑施工中,存在由于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準確及施工振搗不到位,造成表面氣孔集中、疏松、孔洞等外觀質量缺陷和問題,也存在過早拆模造成構件變形、缺棱掉角、開裂、麻面、掉皮等質量缺陷。
(2) 現澆樓板混凝土裂縫,是保障性住房質量投訴中常見的問題之一。 樓板裂縫一般出現在現澆板內水平預埋管線位置或由于施工工藝、鋼筋位置偏差、混凝土養(yǎng)護不到位及過早承受荷載、 早拆除模板及支架等原因所致。預拌混凝土水膠比、坍落度等拌合物性能的質量控制偏差亦是影響因素。另外,后澆帶處理措施不合理及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封閉前構件兩邊豎向支撐系統(tǒng)未形成獨立體系,存在“拆后再撐”的現象等,均是形成后澆帶處梁板混凝土裂縫的因素。
(3)為改善性能和滿足節(jié)能減排的要求,現代混凝土中基本均摻有礦物摻合料,與純水泥混凝土相比,這種摻加礦物摻合料的混凝土早期強度較低,而后期強度發(fā)展較快。 施工現場對于加強和延長混凝土的養(yǎng)護未制訂方案,重視不夠,存在結構實體養(yǎng)護不到位造成混凝土強度不穩(wěn)定的現象時有發(fā)生。
2 、保障性住房質量問題的防治措施
(1)保障性住房建設必須嚴格執(zhí)行基本建設程序,不能借口政府保障性住房或開工進度的要求而不履行法定建設程序,不遵守相關法律制度,逃避監(jiān)督執(zhí)法。
(2)保障性住房建設應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 土地利用規(guī)劃及建設規(guī)劃的要求,保障居住者的基本生活條件和環(huán)境。 設計在堅持戶型小、功能齊的原則下,綜合考慮住宅使用功能、 空間組合與家庭人口、 代際關系、風俗習慣等因素,滿足家庭的基本居住生活需求,套型設計以家庭結構和家庭居住行為模式為考慮因素,提供相應的套型。
(3)探索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建筑材料和部品、部件采購、配送平臺,實行政府統(tǒng)一認證、監(jiān)管和質量評估。 實行建筑材料和部品、部件采購、供應質量終身責任制。 嚴格執(zhí)行對進場鋼筋、混凝土、防水材料、門窗、電梯、砌塊、電氣設備和衛(wèi)生潔具等材料和部品的驗收及見證取(送)樣檢測關,并建立完整的驗收資料制度。
結束語
不容否認,近年來一些地方保障房工程質量難以讓群眾滿意,社會公眾或多或少存在保障房“缺乏保障”的困惑。如位于北京市大興區(qū)舊宮三角地的明悅灣8棟保障房,因北京市住建委確認其存在嚴重質量問題,決定拆除其中6棟樓重建,另兩棟樓局部加固。而最近,總投資8億元的青海最大拆遷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保障性住房工程未畢,21棟樓就被檢查出有質量問題,部分甚至被要求拆除重建。這些活生生的案例,每一次曝光都讓人感到痛心和遺憾。確保保障房建設質量需要對癥下藥。一方面,相關管理部門還需建立健全涉及保障房建設質量的監(jiān)督體系,在建材、施工等環(huán)節(jié)嚴格把關,以預防為主確保保障房建設質量,在涉及工程質量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留空隙。另一方面,還應有完善的追責制度和懲罰措施做支撐。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建設單位,都要對保障房質量負責到底。當然,要對保障房實行質量終身責任制,還必須突出制度設計,假如工程出現質量問題,能按預設機制,對那些失職的部門、人員和開發(fā)商進行有力的問責問罪,以儆效尤。
參考資料:
[1]黃有良. 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J].中國西部科技,2006,(10).
[2]陳興年,何曉靜. BT 模式建安置房的工程質量控制[J].浙江建筑,2012,(02).
[3]桂強. 抓好質量控制保證和諧安置[J].現代營銷,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