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占林
五針松盆景葉色深綠,姿態(tài)翠麗清雅,極富詩情畫意,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其中又以樹根古老、形態(tài)奇特、莖粗、樹葉生長茂盛者為最佳。盆栽培養(yǎng)需幾十年的時間,所以五針松盆景的制作大多在野外選擇一些形狀奇特、便于造型的小老樹轉(zhuǎn)入盆中,通過多頭嫁接五針松而成,此方法成型較快,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1 盆景制作
1.1 砧木選擇
以黑松或馬尾松作砧木,野外選擇樹齡較大、根莖粗而分枝部位較低的小老樹,這種樹一般生長在土壤貧瘠、巖石多較干旱的山崖處,生長極為緩慢,由于土層較薄,根系分布較淺,便于采挖,野外采集后移栽至花盆中,加強水肥管理,待1-2年后恢復生機、生長旺盛時即可作砧木嫁接。
1.2 接穗選擇
從生長旺盛、較年幼的五針松母樹上采集當年生、長約10cm的新梢作為接穗。將采集的新梢下部 5cm的針葉去除,露出莖干便于切削。同時為稀釋接穗體內(nèi)的松脂黏:度,將接穗在冷水中浸泡12—24小時后使用。嫁接前將接穗下端削兩個馬耳形斜面,一面長一些(約4cm),另一面短一些(約3cm)。
1.3 嫁接
樹樁盆景的制作多采用多頭腹接的方法,此方法可增加砧木內(nèi)膛枝量,縮短樹枝離地距離,增加立體感。嫁接時間多為8-9月,嫁接方法:在砧木預嫁接位置自上而下斜切一刀,深入木質(zhì)部,刀口長約4cm,以木錘敲打刀背進行。嫁接時左手向砧木切口相反方向推動砧木,使斜向切口裂開,右手將接穗插入其中,使大斜面朝里,小斜面朝外,接穗一邊的形成層和砧木的形成層對齊。嫁接后用濃度1g/L的萘乙酸溶液涂抹接口處,可促進愈傷組織的生長與愈合,并用寬3—4cm、長50cm的塑料條捆嚴綁緊傷口。嫁接后對砧木適當壓縮修剪,然后套上大塑料袋,放子陰棚下培養(yǎng)。
1.4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15天逐漸解除塑料袋,使之透氣,約30天后即可愈合成活,然后除去塑料袋,加強水肥管理,到翌年春季將砧木枝葉從接口上部剪除,使接穗快速生長,隨后進行修剪整形,即可形成姿態(tài)優(yōu)美的五針松盆景。
2 養(yǎng)護方法
2.1 基質(zhì)及換盆
五針松盆景樹喜疏松肥沃,透氣性好,有機質(zhì)含量較高的微酸性沙壤土,可于野外針葉林內(nèi)采挖腐殖土混入1/3體積的粗沙裝盆培養(yǎng)。采用透氣性好的泥盆可提高其成活率,后期可換造型古樸典雅的紫砂陶盆提高其觀賞性。3—4年換盆一次,換盆時間多為早春或秋季,結(jié)合換盆可適當剪去老根,并澆透水。
2.2 水肥管理
五針松盆景樹喜濕潤環(huán)境,但怕水澇,因此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可經(jīng)常對葉面噴霧,保證小環(huán)境的濕潤。生長旺季要適當減少澆水量,避免枝葉的徒長影響觀賞效果。冬季幾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施肥以充分腐熟的餅肥為宜,施肥時期為春秋兩季,以稀肥水灌根即可,半個月灌 1次。夏季生長旺盛時不施肥,避免枝葉徒長。
2.3溫度及光照管理
盆栽環(huán)境下土壤較薄,因此不可在烈日下曝曬,夏季溫度高時,應將其移到半陰半陽、空氣流通處養(yǎng)護,保持空氣濕潤。北方地區(qū)冬季室內(nèi)溫度高,不適合五針松的冬季越冬,因此秋季末應將其搬至無采暖設備的庫內(nèi),保持溫度在5℃左右,有利于來年樹木的生長。
2.4 修剪整形
整形在秋季樹木休眠后至來年樹液流動前進行,采用修剪與蟠扎相結(jié)合的方式,剪除過密或?qū)υ煨蜔o用的枝條,保留有用枝剪短或用金屬絲蟠扎成不規(guī)則的“S”形即可。
2.5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養(yǎng)護中應加強管理,盆土不宜過濕,保持空氣流通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發(fā)生銹病、根腐病時,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800倍液防治,發(fā)現(xiàn)松梢螟、介殼蟲為害梢尖和食害針葉時,可用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灑防治。
(作者單位:164133 黑龍江省沾河林業(yè)局烏斯孟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