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超高層建筑施工工藝局限,核心筒一般會高出外圍鋼柱幾十米。為了解決高層建筑塔機吊裝巨型鋼構柱問題,設計了一套外掛支撐系統(tǒng)用于支撐塔機,針對此支撐系統(tǒng)整體受力分析,闡明具體構成,已應用于無錫云蝠大廈,對塔機更廣的應用于高層建筑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關鍵詞:外掛支撐系統(tǒng);塔機;超高層建筑
概述
目前國內超高層建筑普遍采用鋼管混凝土框架-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由于施工時核心筒結構普遍高出外圍鋼柱幾十米,再者考慮到核心筒內允許布置塔機的位置較小,故采用核心筒外掛支撐系統(tǒng),將塔機座于支撐系統(tǒng)上。本項目采用中昇建機一臺ZSL650塔機和一臺ZSL380塔機施工,均為內爬式動臂塔機,由位于塔身最下端的頂升節(jié),配合爬帶,使塔機整體能夠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升高而自行升高,此形式塔機統(tǒng)稱為內爬式塔機。在無錫云蝠項目中,核心筒結構一般高出外圍鋼柱約30m,隨著施工進行,核心筒升高,當核心筒爬模頂升接近塔機平衡臂時,就需要進行塔機頂升。
1.外掛支撐構成
外掛支撐系統(tǒng)由三套外掛架構成,塔機正常工作時使用兩道外掛架協同作業(yè)。當塔機進行頂升時,安裝第三道外掛架,懸掛爬帶,進行頂升,以此三道外掛架循環(huán)使用。外掛架由支撐梁、水平撐桿、下壓桿和塔機廠家配套提供的C型框等構成,C型框與支撐梁之間通過馬墩連接,馬墩上布滿移位孔,用于核心筒墻壁收縮后外掛支撐系統(tǒng)的整體移位。C型框與馬墩之間通過10.9級M42螺栓連接,馬墩與支撐梁焊為一體,水平桿、下壓桿與支撐梁志堅通過高強度銷軸連接。墻體預留埋件,埋件上焊接接頭耳板,支撐梁與墻體埋件耳板間通過高強度銷軸連接。外掛架所有部件構成框架結構,塔機整體座于最下面一道外掛架的C型框上,塔身與C型框之間通過撐爪和頂塊固定;第二道外掛架用于固定塔身。下外掛架用于承受垂直力與水平力,第二道外掛架只承受水平力。
2.外掛支撐計算說明
計算采用國際大型通用有限元軟件 ANSYS14.0 的Structural結構分析模塊、SAP2000來完成。計算方法采用二階彈性大變形算法,考慮了鋼構件幾何非線性的影響,因而考慮了鋼結構構件的彈性穩(wěn)定性。由于支座反力的分配與塔機動臂轉動的角度有關,并且有扭矩影響,因此,根據塔吊布置平面圖,選取8種工況計算塔吊支架的反力。
2.1 計算內容
計算包含外掛支撐系統(tǒng)、剪力墻預埋件、接頭與埋件焊縫、支撐銷軸計算及設計。
2.2計算參數
根據廠家提供外掛內爬式塔機結構反力表,可知塔機受如下幾個作用力:作用于下外掛架的水平力H2、垂直平力V,作用于第二道外掛架的水平力H1、扭矩Mk,工作狀態(tài)與非工作狀態(tài)受力值見下表:
2.3邊界條件
外掛支撐系統(tǒng)與核心筒墻體之間通過銷軸連接,相當于約束了三向位移、和一個方向旋轉,另外兩個方向旋轉自由度釋放。對于外掛架施加整體重力加速度,模擬掛架自重對其影響。
2.4 載荷組合
選取塔機工作產生的最大載荷1.2*G+1.5*L。其中,1.2*G(自重),考慮節(jié)點構造及加勁措施的影響;塔機荷載的動力系數取 1.5,塔機結構反力表數值中未含系數,需額外施加。在載荷施加時,模擬實際情況,隨著塔機360°轉動,水平力作用于單邊兩點或兩側邊三點,垂直力通過頂升節(jié)四個撐爪將力傳遞給C型框,平均分配至C型框四個點。
2.5計算結果
首先根據經驗確定材料截面參數,建立有限元模型,定義單元類型、材料參數,賦予截面參數,離散單元格,施加載荷組合。后處理中查看應力應變結果,對比國家規(guī)范中材料許用應力,優(yōu)化材料截面,再次復核計算。查看計算結果:主梁最大應力209Mpa,水平撐桿最大應力147Mpa,下壓桿最大應力115Mpa。主梁材料為Q345B,許用應力[б]=260Mpa,水平撐桿和下壓桿材料為20#鋼,許用應力[б]=170Mpa,可見外掛架結構應力均有一定富余量。
結合后處理文件中的結構反力,進行埋件、銷軸、接頭耳板的應力分析,應力均有一定富余量,滿足國家規(guī)范要求。
3.實際應用
此套外掛支撐系統(tǒng)已于無錫云蝠大廈使用完畢,項目在塔機各種工況的使用中對應力和變形量的監(jiān)測結果與計算結果相符合。
4.結語
此套外掛支撐系統(tǒng)的成功應用,對超高層建筑中塔機更廣的應用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龔曙光等編著.ANSYS工程應用實例解析[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施宇(1987-),漢, 江蘇丹徒,本科,工程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