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臺
毫無預兆地得到一個消息:獨自在小鎮(zhèn)上生活的媽媽,要“應征”去當別人的媽!電話里,妹妹氣得什么似的:“咱媽竟因為兩萬塊錢就想販賣母愛!”
原來遠在西安的一個女人在網(wǎng)上發(fā)帖,想出資兩萬元租一個“媽媽”一起過母親節(jié),要求應征者的年齡、生日要和她過世的媽媽相同。
我媽看到后,竟然動了心,雖然和人家要求的不一樣,還是主動給對方寄去了照片。一來二去,她們竟然聯(lián)系上了……
聽妹妹一口氣說完,我的眉頭越皺越緊。媽媽老糊涂了吧,她如果缺錢,完全可以向我要啊,現(xiàn)在這樣,讓我和妹妹的臉往哪里放?撂下電話,我立刻請假回家。
到了家推開門,院子里的一幕,讓我愕然愣在那里:晴朗溫暖的春日艷陽下,媽媽頸上圍著一塊布,笑呵呵地坐在椅子上。在她身后,一個年輕女人端著一小碗染發(fā)劑,一邊仔細在她頭發(fā)上涂抹著,一邊小聲和她說話。媽媽那張蒼老的面孔上,滿是發(fā)自肺腑的舒心和快樂……
我重重關上院門,媽媽聞聲回頭,一下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指著我說:“小吳,這是你姐。”
我還沒開口,小吳忽然一聲驚叫:“哎呀,媽,染發(fā)劑都掉到你衣服上啦!”說完,不由分說將我媽摁在椅子上,一邊重新將圍布系上,一邊柔聲囑咐:“閉上眼,我再給你按摩一會兒就可以洗掉了?!?/p>
晚上吃飯,是小吳做的油潑辣子面。我習慣性地先坐到桌旁,正要舉筷,小吳做了一個令我慚愧的動作——她手腳麻利地將還在廚房忙碌的媽媽拽到飯桌旁:“媽,你快吃,這面涼了就不香了,其他的活兒我來干?!?/p>
一口面哽在我的嗓子眼兒里,令我面紅耳赤。不得不承認,小吳對母親這種不經(jīng)意流露的尊重和體貼,這些年來,我和妹妹誰都沒有過。我們的習慣是風風火火地回家,坐等老媽一通忙碌,飯菜上桌后風卷殘云,然后抹抹嘴、拍拍屁股,又開路了。
陌生的小吳,給我這個不孝女上了生動的一課。
吃罷飯,小吳從臥室拖出行李箱,要回西安,我去送她。
出了家門沒多久,小吳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
“我媽是去年母親節(jié)去世的,我是家里的獨生女,從小到大,一直被媽媽寵著。媽媽在時,那種寵愛習以為常,現(xiàn)在,媽媽沒了,我忽然發(fā)現(xiàn),生命就像被硬生生割裂出一塊。想來想去,我決定尋租一個‘媽媽,一起過母親節(jié)?!?/p>
小吳那番話,好像一記驚雷,讓我第一次讓我意識到,母愛是有“期限”的。
回到家媽媽叫我喝湯,我愧疚地攬過媽媽的胳膊,暗暗發(fā)誓,從今天起,我不僅要關心她的身體和生活,更要做媽媽貼心的“小棉襖”。
白龍江摘自《情感讀本·道德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