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月
次,我要返璞歸真!”像是宣言,在走紅七年后,林宥嘉尋求突破的時候到了。不僅不插電演出,他還寫了小說,在小說里給自己找了個替身——他懷念成名前的自己,那個“零”以前,“好像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的狀態(tài),我想找回來”。
2012年,專輯《大小說家》發(fā)行后,長期在網站寫博客的林宥嘉被出版社相中?!捌鋵嵤乔珊希麄儾⒉恢佬聦]?。”
在此之前,林宥嘉并無寫作與系統(tǒng)閱讀的經歷?!拔乙恢倍际欠浅2幌矚g讀書的人?!?/p>
進入大學后,臺灣流行起一個叫“無名小站”的博客,林宥嘉開始與同齡人一樣一邊寫自己的“網字”,一邊讀別人的。
他被一些很特別的家伙吸引,看他們的博客時發(fā)現:“這些人怎么文筆這么好!”他也開始試著努力“寫出好看的字來”。
小說讓一向面對訪問怕說錯話的林宥嘉有了說點真話的空間,歌手和偶像的包袱被暫時放下。
12個故事在紐約寫成。像一個串故事的游戲,先是作家萬金油將林宥嘉的12首歌擴展成12篇小說,林宥嘉在此基礎上再延伸出另外12個故事。
這12個故事他寫了一年。“這一年寫了很多故事,但是最后只選擇了這些?!?/p>
讓一個沒有寫作經驗的歌手寫作,聽起來并不容易。“有時為了尋找靈感,我會一直睡覺。那并不是一個舒服的過程,因為我是要尋找一件東西?!?/p>
這一點,林宥嘉不辱“迷幻王子”的稱號。他睡覺,是為了讓自己做夢。“每天好像都天昏地暗,很餓才去吃東西。只有覺得這樣太萎靡的時候才去健身,其他時間就一直想題材,想不到就去睡覺。后來真的從夢中想到了很多東西。有一陣子,我覺得做夢可以練習,可以變得很頻繁。甚至有一陣子一躺下就會做夢,每次做出的夢都很特別?!?/p>
懵懵懂懂寫了幾個故事,就像最初懵懵懂懂參加第一季臺灣《超級星光大道》選秀,那時林宥嘉還是大學生。
此前,林宥嘉只參加過學校的歌唱比賽。中學某次上音樂課,老師放陶喆的歌,聽到林宥嘉在輕聲跟唱,認定他是很會唱歌的學生。課后老師叫他去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懊堪嘁欢ㄒ沙鲆蝗藚⒓?,我也不知道,就去比了,結果拿了第一名?!?/p>
一次看當時臺灣最紅的歌唱比賽《校園歌喉戰(zhàn)》,評委黃舒駿說,最適合當歌手的年紀是18歲到22歲,過了這個年紀就太老了。林宥嘉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18歲?!巴甑傲?,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音樂。每個人心里都會隱約知道你要做什么,可你無法很快確定。你會從生活中得到很多暗示,告知你目標,可是那個時候我沒有目標,覺得我好像只會唱歌。”
即便如此,林宥嘉最想做的工作也“絕對不是歌手”?!暗诙胱龅氖情_唱片行,第一想做的是進唱片公司,具體做什么,不知道。因為很喜歡音樂,進唱片公司,每天聽音樂就不會被認為是在浪費生命。”
大學到花蓮,他身邊沒有一個人知道唱片公司長什么樣子。聽到黃舒駿說起歌手年紀前一星期,三個朋友找到林宥嘉,告訴他:“中視有一個歌唱比賽,你去參加,第一名有100萬獎金哦!”林宥嘉眼前一亮,他想到可以去認識臺北唱片公司的人?!拔艺f好,那要去哪里比?朋友說,就在高雄大立百貨公司樓下?!?/p>
“去的時候很緊張,我8點就到了,12點才開始?!钡教鐩]有人,林宥嘉先去逛了百貨公司,吃了個豬排飯回來,嚇壞了:“人變超多,我趕快領號碼牌,心里說完蛋了,太嚴重了!”
臺上的選手在唱,耳邊是各種夸贊:“超會唱,超厲害!”林宥嘉的心里煩躁又害怕。輪到他上臺時,他壓力很大?!拔乙呀浻盟械臍馊コ?,出來之后卻沒有人稱贊,只有袁惟仁說:‘你可以唱一下國語歌嗎?”沒有伴奏,林宥嘉邊彈手指邊把歌唱完,依然沒人稱贊。
唱完后,評委說:“知道了,謝謝,就這樣?!彼芫趩?,開始后悔參加比賽。坐火車回花蓮時,他很不開心,直到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你是林宥嘉嗎?你海選入圍了,下下禮拜來臺北甄選。”
他仍然沒回過神來:“哦,真的?那可不可以請問有多少人入圍?”對方說,大概兩百個?!拔遗诺趲酌??”“不知道?!彼謫枺骸澳悄阌新犖页膯??”“好像有看到吧?!薄澳阌X得我唱得怎么樣?”從小到大沒去過臺北的林宥嘉拿著電話問不停。
要結識唱片公司工作人員的愿望,直到比賽后期才實現。拿冠軍,成了這個愿望的“副產品”。比賽結束后,他才看到關于比賽的廣告:“我們在尋找一個100萬的嗓音,下一個天王巨星,等你來參加?!绷皱都涡φf:“那個人居然就是我,我就是那個100萬的嗓音?!?/p>
他其實并不喜歡參加比賽。高中時,林宥嘉已經組了樂團。臺灣南部的一個電臺,想辦一個電臺歌唱比賽,選出每個學校的第一名,學校要在運動會上辦一個歌唱比賽作為預賽。
林宥嘉的學長叫他去比賽,放話說他一定是冠軍。同期比賽的另一名同學,是個大部分女生都說人又好又溫柔又會唱歌的男生,“而我好像很孤僻,他們覺得我講話很討人厭,賤賤的,看起來又很欠揍”。在運動會司令臺比賽時,林宥嘉緊張極了。唱完后,朋友去訓導處翻評分表,跑回來告訴他:“你是第一名。”不久,學校教務主任問林宥嘉:“你要代表學校去參加比賽嗎?”林宥嘉回答說:“不去?!?/p>
“因為我很怕輸,那個時候覺得唱歌好,就好像賭博你已經贏到錢了,千萬不要再賭。已經拿到第一名了,你還要干嗎?有一個很開心的感覺就好,不要再比了?!?/p>
聽電臺,有人打電話進去唱歌。“我聽到有周冠軍、季冠軍,拿到季冠軍的那個人跟我一樣18歲。”自小就善于模仿陶喆的林宥嘉蠢蠢欲動,打電話進去,說:“我要報名。”“那你清唱一下給我聽?!背旰?,電話那頭說:“好,謝謝你,下次再來挑戰(zhàn)?!?/p>
怎么會這樣?林宥嘉沒有告訴任何人。他打電話到自己的手機,轉語音信箱后就開始唱,唱完再用語音信箱聽。“我知道為什么了,因為拿著電話唱歌時一直對著話筒發(fā)聲,會出現‘噗噗噗的聲音,他當然會說你下次再來挑戰(zhàn)?!?/p>
掌握玄機后,他再次撥通電話,把話筒放遠。這一改進給對方帶來驚喜:“你唱得很好,等我們一下,我現在讓光宇哥跟你聊?!惫庥罡缡悄菚r很有名的DJ。對方問他叫什么名字,他胡亂取了一個。對方讓他再清唱一次,林宥嘉唱完,對方說:“你幾歲?真的很厲害,很會唱歌。你不要掛斷,留下聯絡方式?!?/p>
之后,工作人員要求他留下資料,告訴他下次會幫他準備伴唱帶,林宥嘉木木地回答:“不好意思,我沒有要比?!彼X得已經贏到了贊賞,該收手了。
七年后,林宥嘉開始尋找“零”以前的自己?!澳阋牢以且粋€默默無聞的人,那是零以前的我。從零開始我已經變成一個家喻戶曉的人,所以我做的每一件事、唱的每一首歌都要符合大眾審美,但是我想回到零以前的狀態(tài)?!?/p>
endprint
次,我要返璞歸真!”像是宣言,在走紅七年后,林宥嘉尋求突破的時候到了。不僅不插電演出,他還寫了小說,在小說里給自己找了個替身——他懷念成名前的自己,那個“零”以前,“好像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的狀態(tài),我想找回來”。
2012年,專輯《大小說家》發(fā)行后,長期在網站寫博客的林宥嘉被出版社相中?!捌鋵嵤乔珊?,他們并不知道新專輯?!?/p>
在此之前,林宥嘉并無寫作與系統(tǒng)閱讀的經歷。“我一直都是非常不喜歡讀書的人?!?/p>
進入大學后,臺灣流行起一個叫“無名小站”的博客,林宥嘉開始與同齡人一樣一邊寫自己的“網字”,一邊讀別人的。
他被一些很特別的家伙吸引,看他們的博客時發(fā)現:“這些人怎么文筆這么好!”他也開始試著努力“寫出好看的字來”。
小說讓一向面對訪問怕說錯話的林宥嘉有了說點真話的空間,歌手和偶像的包袱被暫時放下。
12個故事在紐約寫成。像一個串故事的游戲,先是作家萬金油將林宥嘉的12首歌擴展成12篇小說,林宥嘉在此基礎上再延伸出另外12個故事。
這12個故事他寫了一年?!斑@一年寫了很多故事,但是最后只選擇了這些?!?/p>
讓一個沒有寫作經驗的歌手寫作,聽起來并不容易?!坝袝r為了尋找靈感,我會一直睡覺。那并不是一個舒服的過程,因為我是要尋找一件東西。”
這一點,林宥嘉不辱“迷幻王子”的稱號。他睡覺,是為了讓自己做夢?!懊刻旌孟穸继旎璧匕?,很餓才去吃東西。只有覺得這樣太萎靡的時候才去健身,其他時間就一直想題材,想不到就去睡覺。后來真的從夢中想到了很多東西。有一陣子,我覺得做夢可以練習,可以變得很頻繁。甚至有一陣子一躺下就會做夢,每次做出的夢都很特別?!?/p>
懵懵懂懂寫了幾個故事,就像最初懵懵懂懂參加第一季臺灣《超級星光大道》選秀,那時林宥嘉還是大學生。
此前,林宥嘉只參加過學校的歌唱比賽。中學某次上音樂課,老師放陶喆的歌,聽到林宥嘉在輕聲跟唱,認定他是很會唱歌的學生。課后老師叫他去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懊堪嘁欢ㄒ沙鲆蝗藚⒓?,我也不知道,就去比了,結果拿了第一名?!?/p>
一次看當時臺灣最紅的歌唱比賽《校園歌喉戰(zhàn)》,評委黃舒駿說,最適合當歌手的年紀是18歲到22歲,過了這個年紀就太老了。林宥嘉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18歲?!巴甑傲耍驗槲艺娴暮芟矚g音樂。每個人心里都會隱約知道你要做什么,可你無法很快確定。你會從生活中得到很多暗示,告知你目標,可是那個時候我沒有目標,覺得我好像只會唱歌。”
即便如此,林宥嘉最想做的工作也“絕對不是歌手”?!暗诙胱龅氖情_唱片行,第一想做的是進唱片公司,具體做什么,不知道。因為很喜歡音樂,進唱片公司,每天聽音樂就不會被認為是在浪費生命?!?/p>
大學到花蓮,他身邊沒有一個人知道唱片公司長什么樣子。聽到黃舒駿說起歌手年紀前一星期,三個朋友找到林宥嘉,告訴他:“中視有一個歌唱比賽,你去參加,第一名有100萬獎金哦!”林宥嘉眼前一亮,他想到可以去認識臺北唱片公司的人?!拔艺f好,那要去哪里比?朋友說,就在高雄大立百貨公司樓下?!?/p>
“去的時候很緊張,我8點就到了,12點才開始。”到太早沒有人,林宥嘉先去逛了百貨公司,吃了個豬排飯回來,嚇壞了:“人變超多,我趕快領號碼牌,心里說完蛋了,太嚴重了!”
臺上的選手在唱,耳邊是各種夸贊:“超會唱,超厲害!”林宥嘉的心里煩躁又害怕。輪到他上臺時,他壓力很大?!拔乙呀浻盟械臍馊コ?,出來之后卻沒有人稱贊,只有袁惟仁說:‘你可以唱一下國語歌嗎?”沒有伴奏,林宥嘉邊彈手指邊把歌唱完,依然沒人稱贊。
唱完后,評委說:“知道了,謝謝,就這樣?!彼芫趩剩_始后悔參加比賽。坐火車回花蓮時,他很不開心,直到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你是林宥嘉嗎?你海選入圍了,下下禮拜來臺北甄選?!?/p>
他仍然沒回過神來:“哦,真的?那可不可以請問有多少人入圍?”對方說,大概兩百個?!拔遗诺趲酌??”“不知道?!彼謫枺骸澳悄阌新犖页膯??”“好像有看到吧?!薄澳阌X得我唱得怎么樣?”從小到大沒去過臺北的林宥嘉拿著電話問不停。
要結識唱片公司工作人員的愿望,直到比賽后期才實現。拿冠軍,成了這個愿望的“副產品”。比賽結束后,他才看到關于比賽的廣告:“我們在尋找一個100萬的嗓音,下一個天王巨星,等你來參加?!绷皱都涡φf:“那個人居然就是我,我就是那個100萬的嗓音?!?/p>
他其實并不喜歡參加比賽。高中時,林宥嘉已經組了樂團。臺灣南部的一個電臺,想辦一個電臺歌唱比賽,選出每個學校的第一名,學校要在運動會上辦一個歌唱比賽作為預賽。
林宥嘉的學長叫他去比賽,放話說他一定是冠軍。同期比賽的另一名同學,是個大部分女生都說人又好又溫柔又會唱歌的男生,“而我好像很孤僻,他們覺得我講話很討人厭,賤賤的,看起來又很欠揍”。在運動會司令臺比賽時,林宥嘉緊張極了。唱完后,朋友去訓導處翻評分表,跑回來告訴他:“你是第一名。”不久,學校教務主任問林宥嘉:“你要代表學校去參加比賽嗎?”林宥嘉回答說:“不去。”
“因為我很怕輸,那個時候覺得唱歌好,就好像賭博你已經贏到錢了,千萬不要再賭。已經拿到第一名了,你還要干嗎?有一個很開心的感覺就好,不要再比了?!?/p>
聽電臺,有人打電話進去唱歌?!拔衣牭接兄芄谲姟⒓竟谲?,拿到季冠軍的那個人跟我一樣18歲?!弊孕【蜕朴谀7绿諉吹牧皱都未来烙麆?,打電話進去,說:“我要報名?!薄澳悄闱宄幌陆o我聽?!背旰?,電話那頭說:“好,謝謝你,下次再來挑戰(zhàn)?!?/p>
怎么會這樣?林宥嘉沒有告訴任何人。他打電話到自己的手機,轉語音信箱后就開始唱,唱完再用語音信箱聽?!拔抑罏槭裁戳耍驗槟弥娫挸钑r一直對著話筒發(fā)聲,會出現‘噗噗噗的聲音,他當然會說你下次再來挑戰(zhàn)?!?/p>
掌握玄機后,他再次撥通電話,把話筒放遠。這一改進給對方帶來驚喜:“你唱得很好,等我們一下,我現在讓光宇哥跟你聊。”光宇哥是那時很有名的DJ。對方問他叫什么名字,他胡亂取了一個。對方讓他再清唱一次,林宥嘉唱完,對方說:“你幾歲?真的很厲害,很會唱歌。你不要掛斷,留下聯絡方式?!?/p>
之后,工作人員要求他留下資料,告訴他下次會幫他準備伴唱帶,林宥嘉木木地回答:“不好意思,我沒有要比?!彼X得已經贏到了贊賞,該收手了。
七年后,林宥嘉開始尋找“零”以前的自己?!澳阋牢以且粋€默默無聞的人,那是零以前的我。從零開始我已經變成一個家喻戶曉的人,所以我做的每一件事、唱的每一首歌都要符合大眾審美,但是我想回到零以前的狀態(tài)?!?/p>
endprint
次,我要返璞歸真!”像是宣言,在走紅七年后,林宥嘉尋求突破的時候到了。不僅不插電演出,他還寫了小說,在小說里給自己找了個替身——他懷念成名前的自己,那個“零”以前,“好像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的狀態(tài),我想找回來”。
2012年,專輯《大小說家》發(fā)行后,長期在網站寫博客的林宥嘉被出版社相中?!捌鋵嵤乔珊希麄儾⒉恢佬聦]??!?/p>
在此之前,林宥嘉并無寫作與系統(tǒng)閱讀的經歷。“我一直都是非常不喜歡讀書的人。”
進入大學后,臺灣流行起一個叫“無名小站”的博客,林宥嘉開始與同齡人一樣一邊寫自己的“網字”,一邊讀別人的。
他被一些很特別的家伙吸引,看他們的博客時發(fā)現:“這些人怎么文筆這么好!”他也開始試著努力“寫出好看的字來”。
小說讓一向面對訪問怕說錯話的林宥嘉有了說點真話的空間,歌手和偶像的包袱被暫時放下。
12個故事在紐約寫成。像一個串故事的游戲,先是作家萬金油將林宥嘉的12首歌擴展成12篇小說,林宥嘉在此基礎上再延伸出另外12個故事。
這12個故事他寫了一年。“這一年寫了很多故事,但是最后只選擇了這些?!?/p>
讓一個沒有寫作經驗的歌手寫作,聽起來并不容易?!坝袝r為了尋找靈感,我會一直睡覺。那并不是一個舒服的過程,因為我是要尋找一件東西?!?/p>
這一點,林宥嘉不辱“迷幻王子”的稱號。他睡覺,是為了讓自己做夢。“每天好像都天昏地暗,很餓才去吃東西。只有覺得這樣太萎靡的時候才去健身,其他時間就一直想題材,想不到就去睡覺。后來真的從夢中想到了很多東西。有一陣子,我覺得做夢可以練習,可以變得很頻繁。甚至有一陣子一躺下就會做夢,每次做出的夢都很特別。”
懵懵懂懂寫了幾個故事,就像最初懵懵懂懂參加第一季臺灣《超級星光大道》選秀,那時林宥嘉還是大學生。
此前,林宥嘉只參加過學校的歌唱比賽。中學某次上音樂課,老師放陶喆的歌,聽到林宥嘉在輕聲跟唱,認定他是很會唱歌的學生。課后老師叫他去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懊堪嘁欢ㄒ沙鲆蝗藚⒓?,我也不知道,就去比了,結果拿了第一名。”
一次看當時臺灣最紅的歌唱比賽《校園歌喉戰(zhàn)》,評委黃舒駿說,最適合當歌手的年紀是18歲到22歲,過了這個年紀就太老了。林宥嘉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18歲?!巴甑傲?,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音樂。每個人心里都會隱約知道你要做什么,可你無法很快確定。你會從生活中得到很多暗示,告知你目標,可是那個時候我沒有目標,覺得我好像只會唱歌?!?/p>
即便如此,林宥嘉最想做的工作也“絕對不是歌手”。“第二想做的是開唱片行,第一想做的是進唱片公司,具體做什么,不知道。因為很喜歡音樂,進唱片公司,每天聽音樂就不會被認為是在浪費生命?!?/p>
大學到花蓮,他身邊沒有一個人知道唱片公司長什么樣子。聽到黃舒駿說起歌手年紀前一星期,三個朋友找到林宥嘉,告訴他:“中視有一個歌唱比賽,你去參加,第一名有100萬獎金哦!”林宥嘉眼前一亮,他想到可以去認識臺北唱片公司的人?!拔艺f好,那要去哪里比?朋友說,就在高雄大立百貨公司樓下?!?/p>
“去的時候很緊張,我8點就到了,12點才開始?!钡教鐩]有人,林宥嘉先去逛了百貨公司,吃了個豬排飯回來,嚇壞了:“人變超多,我趕快領號碼牌,心里說完蛋了,太嚴重了!”
臺上的選手在唱,耳邊是各種夸贊:“超會唱,超厲害!”林宥嘉的心里煩躁又害怕。輪到他上臺時,他壓力很大?!拔乙呀浻盟械臍馊コ耍鰜碇髤s沒有人稱贊,只有袁惟仁說:‘你可以唱一下國語歌嗎?”沒有伴奏,林宥嘉邊彈手指邊把歌唱完,依然沒人稱贊。
唱完后,評委說:“知道了,謝謝,就這樣?!彼芫趩?,開始后悔參加比賽。坐火車回花蓮時,他很不開心,直到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你是林宥嘉嗎?你海選入圍了,下下禮拜來臺北甄選?!?/p>
他仍然沒回過神來:“哦,真的?那可不可以請問有多少人入圍?”對方說,大概兩百個?!拔遗诺趲酌俊薄安恢?。”他又問:“那你有聽我唱的嗎?”“好像有看到吧?!薄澳阌X得我唱得怎么樣?”從小到大沒去過臺北的林宥嘉拿著電話問不停。
要結識唱片公司工作人員的愿望,直到比賽后期才實現。拿冠軍,成了這個愿望的“副產品”。比賽結束后,他才看到關于比賽的廣告:“我們在尋找一個100萬的嗓音,下一個天王巨星,等你來參加?!绷皱都涡φf:“那個人居然就是我,我就是那個100萬的嗓音?!?/p>
他其實并不喜歡參加比賽。高中時,林宥嘉已經組了樂團。臺灣南部的一個電臺,想辦一個電臺歌唱比賽,選出每個學校的第一名,學校要在運動會上辦一個歌唱比賽作為預賽。
林宥嘉的學長叫他去比賽,放話說他一定是冠軍。同期比賽的另一名同學,是個大部分女生都說人又好又溫柔又會唱歌的男生,“而我好像很孤僻,他們覺得我講話很討人厭,賤賤的,看起來又很欠揍”。在運動會司令臺比賽時,林宥嘉緊張極了。唱完后,朋友去訓導處翻評分表,跑回來告訴他:“你是第一名?!辈痪茫瑢W校教務主任問林宥嘉:“你要代表學校去參加比賽嗎?”林宥嘉回答說:“不去?!?/p>
“因為我很怕輸,那個時候覺得唱歌好,就好像賭博你已經贏到錢了,千萬不要再賭。已經拿到第一名了,你還要干嗎?有一個很開心的感覺就好,不要再比了?!?/p>
聽電臺,有人打電話進去唱歌。“我聽到有周冠軍、季冠軍,拿到季冠軍的那個人跟我一樣18歲。”自小就善于模仿陶喆的林宥嘉蠢蠢欲動,打電話進去,說:“我要報名?!薄澳悄闱宄幌陆o我聽?!背旰?,電話那頭說:“好,謝謝你,下次再來挑戰(zhàn)。”
怎么會這樣?林宥嘉沒有告訴任何人。他打電話到自己的手機,轉語音信箱后就開始唱,唱完再用語音信箱聽。“我知道為什么了,因為拿著電話唱歌時一直對著話筒發(fā)聲,會出現‘噗噗噗的聲音,他當然會說你下次再來挑戰(zhàn)?!?/p>
掌握玄機后,他再次撥通電話,把話筒放遠。這一改進給對方帶來驚喜:“你唱得很好,等我們一下,我現在讓光宇哥跟你聊?!惫庥罡缡悄菚r很有名的DJ。對方問他叫什么名字,他胡亂取了一個。對方讓他再清唱一次,林宥嘉唱完,對方說:“你幾歲?真的很厲害,很會唱歌。你不要掛斷,留下聯絡方式?!?/p>
之后,工作人員要求他留下資料,告訴他下次會幫他準備伴唱帶,林宥嘉木木地回答:“不好意思,我沒有要比。”他覺得已經贏到了贊賞,該收手了。
七年后,林宥嘉開始尋找“零”以前的自己。“你要知道我曾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那是零以前的我。從零開始我已經變成一個家喻戶曉的人,所以我做的每一件事、唱的每一首歌都要符合大眾審美,但是我想回到零以前的狀態(tài)?!?/p>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