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功酒店設計不僅是滿足其使用的功能需要、設計新穎,更重要的是具備不同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文章結合工程實例介紹了傣族文化與東南亞民居文化在西雙版納Anantara酒店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并探討了酒店室內設計、家具擺設、景觀設計等方面設計理念,以期為類似的酒店設計提供一種思路。
關鍵詞:酒店的設計理念;傣族民居與東南亞民居文化理念運用;村寨設計理念;建筑的裝飾藝術
前 言
2009年10月,我院——云南省建筑工程設計院參與了西雙版納Anantara酒店的建筑設計,而我也有幸來到了這個由多個分項設計組組成的團隊之中,一次獨特的本土民族建筑與現(xiàn)代豪華酒店理念相交融的設計之旅就此展開。
西雙版納Anantara度假酒店是由云南省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新建的品牌酒店,它是亞洲頂級的MINOR國際酒店集團旗下的奢華度假酒店品牌。Anantara度假村在世界各地依托于當?shù)氐拿袼罪L情,營造出充滿濃郁地方特色的度假酒店,向世人展現(xiàn)了Anantara獨特的品牌文化。
版納Anantara度假酒店位于西雙版納州的勐臘縣勐侖鎮(zhèn),是一個半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兼具山區(qū)和壩區(qū)的地貌特點,項目占地92474.03m2,距州府景洪73km,用地四周仍保留445畝的“基本農田”作為酒店的緩沖區(qū)。地塊呈長矩形,自北向南延伸于羅梭江西岸,與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隔江相望,是版納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區(qū)之一。距基地北部邊緣不遠處是植物園主入口的游客接待中心。另有南哈河由東流向項目地塊的南端,匯入羅梭江。南哈河以南的城子寨是保存較為完好的傣族原生村落。
1 西雙版納Anantara度假酒店的設計理念
項目所在地西雙版納州是傣族人民世代聚居地,傣族人民濱水而居,他們愛水、崇水,在與自然長期共存的過程中,蘊育并傳承了獨特的水文化,成為傣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Anantara”的寓意為“永不枯竭的水源”,這一看似偶然的巧合意味著品牌理念完全可以與傣族圣潔的水文化有機地進行交融結合。“Anantara”品牌的獨特之處也在于它能依托于當?shù)氐拿耧L民俗,將各種元素完美地優(yōu)化整合,創(chuàng)造出濃郁的地方特色,讓入住者在享受國際級服務的同時,領略獨特的地域民俗文化,最大限度地體驗到當?shù)氐拿褡屣L情特色。
2 水乳交融的傣族與東南亞民居文化
傣族人居住的竹樓是干欄式建筑。竹樓近似方形,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于柱上。上層樓梯處有一露臺,轉進即為一長形大房間,用竹籬隔出一個角來做主人的臥室并兼重要錢物的存儲處;其余便是一大敞間,屋頂很高,兩邊傾斜,屋檐及于樓板,故無窗。若屋檐稍高者,則兩側亦有小窗,后面亦開一門,樓的中央是一個火塘,無論冬夏,日夜燃燒不媳,煮飯烹茶,都在這火上,主客集談,也都圍爐而蹲或坐。屋頂用茅草鋪蓋,梁柱門窗樓板全部用竹制成。
東南亞民居也有非常獨特的風格,除了具備干欄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外,受佛教寺廟建筑及歷代皇家建筑的影響,裝飾精致繁復、華美優(yōu)雅。建筑形式上,房頂傾斜得很厲害,這是為了盡快排走雨水,因為該地區(qū)屬熱帶雨林氣候,具有年降雨量豐沛、降雨量集中程度高的特點。房頂是一層一層地重疊,有時能重疊九到十層,在屋檐檐角,有卷曲的蛇形,在屋檐邊上,有一排排柳葉狀裝飾,房頂兩邊,有彎形尖狀裝飾,屋檐下是很大的廊子,廊下有高腳柱。
東南亞民居與西雙版納傣族民居在形式上有非常相似之處,有資料表明傣族和老撾的傣族(Thai Lue)為同一分支,都是泰民族(Thai,泰國主體民族)的一個分支。傣族的語言、文化和習俗與泰國主體民族非常接近。泰國目前人口約5885萬人,其中以泰族為主。泰國人民曾經(jīng)歷多次的民族遷徙,據(jù)推測他們的祖先居住于印尼等南洋群島,后來渡海到中國南部和西南沿海區(qū),再遷移到泰國北部,于13世紀建立最早的泰國王朝。根據(jù)泰人遷移的歷史來看,是傣族由中國南部,沿著肥沃的河谷向南遷移到湄公河谷。由此看來,東南亞民居與西雙版納傣族民居進行有機融合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
3 總圖設計中的村寨理念
傣族村寨多在平壩近水之地,或小溪之畔大河兩岸,或湖沼四周。凡翠竹圍繞,綠樹成蔭之處,必有傣族村寨。村寨包圍在花草樹木中,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色。傣族聚族而居,大的寨子集居二三百家人,小的村落只有十多家人。房子都是單幢,四周皆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
傣族傳統(tǒng)村寨是在“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觀影響下,由寨門、寨心、寨神廟、民居、道路、水井、寺廟、佛塔、菩提樹、龍山林等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環(huán)境秩序組建而成,各項要素都有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內涵。
酒店設計根據(jù)策劃報告提出的兩種主要產(chǎn)品——豪華標間及VILLA,在方案中營造了南、北兩個不同主題的院落組團式建筑群,很大程度體現(xiàn)了傣族村寨的布局模式。豪華標間區(qū)域以單廊、聯(lián)排式布置,VILLA以獨棟或雙拼形式單層布置,兩種布置形式通過對用地微地形高差的創(chuàng)造,形成跌宕起伏的總體空間形態(tài)。在兩個主要產(chǎn)品區(qū)之間,集中布置了公共服務區(qū),地面一層為大堂、餐飲、會議及相關活動的場地,負一層主要為酒店后臺辦公及設備配套服務房間,在結合公共游泳池的區(qū)域布置了健身等娛樂用房。公共服務區(qū)布置在用地較中心的位置以提供給酒店客人便捷高效、人性化的酒店服務。主題SPA區(qū)(水療區(qū))布置在一期用地的東南角,以傣家吊腳樓形式懸挑在灘涂用地上,6間簡易原生態(tài)的傣樓面江展開,其間樹木環(huán)繞,為客人提供了既私密又有開闊江景的特殊體驗,滿足了本酒店以特色主題SPA為最大賣點的品牌創(chuàng)造需要。項目的西北三角區(qū)域是按照酒店管理公司要求預留的為客人提供體驗活動的用地。而地塊最北端通過密林隔離區(qū)讓客房可以免受植物園入口區(qū)的干擾。
酒店的豪華標間區(qū),包括80個豪標客房及相應的配套服務用房,每個客房面積約70m2??头糠稚舷聝蓪硬贾茫蚤_敞式獨立連廊與客房連接。VILLA別墅區(qū),包括1棟面積約410m2的總統(tǒng)別墅,6棟面積約230m2的獨棟別墅(雙臥室),及16間面積約130m2的雙拼別墅。VILLA全部為一層建筑,總統(tǒng)及獨棟別墅均朝東沿江布置,聯(lián)排別墅則朝向西邊田園區(qū)域布置。主題SPA區(qū)(水療區(qū)),包括6間面積約為50m2的豪華房間,及相應的公共服務用房。酒店公共服務區(qū),兩層共9869m2,地面一層為大堂、餐飲、會議及相關公共活動的場地,負一層主要為酒店后臺辦公及設備配套服務房間,在結合公共游泳池的區(qū)域布置了健身等娛樂用房。
4 當?shù)亟ㄖ难b飾藝術在立面設計中的運用
傣族本土建筑的裝飾作為一種藝術,是傣族人民精心創(chuàng)造的,且直觀的反應了傣族民眾的信仰與理念,并與多種民間藝術相通相融,因此建筑裝飾的造型與民間藝術一樣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
酒店公共部分的坡屋頂坡度有50度,高聳挺拔,挑檐深屋檐低,讓人聯(lián)想到傳統(tǒng)的傣式寺廟給人高深神秘的感覺。屋頂自然形成的通風系統(tǒng)可以達到很好散熱效果,非常適合當?shù)責釒夂颉?/p>
酒店客房部分建筑形態(tài)采用以傣式建筑形式結合當?shù)夭牧?,用現(xiàn)代構造手法加以組合,形體相對簡潔、質樸,但近看也不缺精致親切,顏色和諧??头拷ㄖ蓓?shù)奶糸苌钋医嵌壬跃彛o人以舒展的感覺。
公共部分及客房部分的墻面處理原則是以借景為主,在需要攝入景觀的地方,采取完全取消墻體或讓墻體可以完全折疊的手法;在需要私密性的地方,則采用當?shù)厥?、木板等生態(tài)材料做墻體加于隔離封閉。
在酒店的各個角落,都布置亭子,就是這些“隨意”布置的亭子,帶給客人隨意休閑的體驗。
5 室內設計風格定位
酒店設計宗旨在于創(chuàng)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環(huán)境,來到這里,感受到的不僅是身體的棲息放松,還有內心的安逸寧靜,此時室內設計的裝修風格定位顯得尤為重要。
一直以來,版納傣族文化與東南亞各民族文化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東南亞建筑裝飾風格崇尚自然、原汁原味,常以水草、海藻、木皮、麻繩、椰子殼等粗糙、原始的純天然物料為材,帶有濃郁的熱帶叢林和海島情趣。在色澤上保持自然材質的原色調,大多為褐色等深色系,在視覺上給人以泥土與質樸的氣息;純樸的味道悠然顯露,頗為符合時下人們追求健康環(huán)保、回歸自然的養(yǎng)生理念。
酒店室內設計在造型上,以對稱的木結構為主,客房內電視墻采用芭蕉葉砂巖造型,營造出純粹的熱帶叢林風情。在色彩上,以溫馨淡雅的中性色彩為主,局部點綴艷麗的紅色,自然溫馨中不失熱情華麗。在材質上,運用壁紙、實木、硅藻泥等,巧妙地詮釋出自然脫俗又不失奢華的獨特韻味。
客房選用了深色木材,金色絲制布料結合光線的變化,營造出了內斂厚重的東南亞居屋氛圍。
6 室內家具擺設細節(jié)
在家具及飾品搭配上,室內設計師選擇的是最醒目的大紅色的東南亞經(jīng)典漆器,金色、紅色的臉譜,金屬材質的燈飾,如銅制的蓮蓬燈,手工敲制出具有粗糙肌理的銅片吊燈,這些都是最具民族特色的點綴,能讓空間散發(fā)出濃濃的異域氣息,同時也可以讓空間禪味十足,靜謐而投射哲理。
7 景觀設計
西雙版納還被譽為“熱帶動植物王國”,本項目又與國家級的熱帶雨林植物園隔江相望,因此在本酒店景觀設計上,希望通過建筑與植物互相滲透及呼應,通過微地形的營造,最終能表達濃郁的熱帶雨林風情及傣族文化。
7.1 公共服務區(qū)的景觀中軸線
客人進入酒店區(qū)域后,便開始了起伏跌宕、移步換影的體驗之旅。客人的車通過濃密原生態(tài)的香蕉園來到酒店主入口廣場,徐徐上行,到達酒店門廊下車后,進入柱廊圍合的前庭院,兩側是挺拔高聳的古樹,正前方是精致的傣族風情展示墻,兩側柱廊外側有疊落的水池,潺潺的水流聲陪伴客人從柱廊拾級而上,再通過水池中心的橋廊,客人才真正到達酒店的核心區(qū)——大堂。此時此刻,客人的心情已經(jīng)完全平靜下來,對后面的度假行程充滿美好的期待。大堂是個有柱無墻的開敞空間,那一片平靜的無邊界水池滲入大堂,舉目遠眺,主庭院景觀及羅梭江遠景完全的映入眼簾。出大堂,下臺階,雨林掩映的游泳池開外,主庭院景觀通過跌宕而下的景觀水池最后終止于沿江的景觀大平臺。
7.2 客房的景觀庭院
豪華標間區(qū)及VILLA區(qū),都有自己的景觀庭院,在細部景觀設計中通過不同的處理手法,將形成不同主題的景觀庭院。豪華標間區(qū)的庭院空間尺度較大,長、寬分別有120m和80m,保證了庭院兩側的客房的視線互不干擾。VILLA區(qū)的庭院也有三十多米寬,對于只有一層的客房來說其私密性也不言而喻。
7.3 羅梭江及熱帶植物園自然景觀
兩個客房區(qū)域的沿江一側,都將道路布置在客房的背江一面,保證了客房的朝江面沒有任何的視線干擾,可以完全攝入羅梭江及植物園美輪美奐的自然景觀。
在酒店的公共區(qū)域或客房區(qū)域的景觀設計,都保證有一定的江景或內庭院景觀,在其它地方,或客房的次重要房間,則可以欣賞到基地西側生態(tài)田園的別樣景致。
8 結 語
近半年的西雙版納Anantara度假酒店設計合作,接觸了很多分項的專業(yè)設計院,從方案、室內再到景觀設計等。相互的交流探討,彼此都受益匪淺。閑暇之余,我再回味設計過程中的點滴,本土建筑與現(xiàn)代建筑之間的相融相通在此項目中是貫穿始終的主線脈絡,我們的設計強調了地域性,尊重了民風民俗的傳統(tǒng),尊重了地方特色。建筑不僅在于形式,不是幾個元素、幾個符號就能表現(xiàn)出其民族屬性的,文化意境的認知體驗及精髓提煉才是根本,設計不能忽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核心哲學思維。
“清逸起于浮世,紛擾止于內心”。走進我們的設計,就是走進了另外一種生活狀態(tài),時間都將緩慢下來,遠眺、靜思、聽風、沐雨,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華窗、竹簾、柚木家具上祥瑞的花紋、靜謐浮萍間盛放的藍蓮……不經(jīng)意出現(xiàn)的曲徑通幽處,心歸隱,禪無限!
作者簡介:鄧衛(wèi)瓊,云南省建筑工程設計院副總建筑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副總建筑師、高級建筑師。
感謝上海現(xiàn)代工程咨詢公司、中外建工程設計與顧問有限公司、P49室內設計公司(泰)及參與本項目的所有設計單位對本文做出的特別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