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宏偉?汪瓊
之所以有這樣的思考,是因為我遇到過一個客戶叫李婉喬,她讓我反思,已經(jīng)被各大影樓模式化的人像攝影,是否還能捕捉到人真正美麗的那一面,又是否能夠滿足我們對于攝影的真實需求?下面,同大家分享我拍攝李婉喬的整個過程。
初識李婉喬,并不是因為一個很美好的原因,而是我們的第一次拍攝服務(wù)沒有得到她的認可。由于攝影師事前沒有與她有太多交流,而只是按照一般套路拍攝,沒有達到她想要的真實狀態(tài)的效果。而作為老板,我不想讓客人留有遺憾,也很珍惜一切拍攝機會,且不論賺錢與否,拍攝的欲望當時無法阻擋。所以說起我與李婉喬的相識,也算是一種機緣巧合吧。
每一個被攝者對于攝影本身的需求并不相同,或者說要求標準不同。和李婉喬交談后,我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舞者,做事非常認真,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對于她的這一點需求我們沒有做到位。
夕陽下的外景拍攝
天色漸漸暗下來,我們只想找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環(huán)境,最終選擇了一個整潔如新的胡同。雖然李婉喬所穿的芭蕾舞服是西方藝術(shù)的代表符號之一,但在北京這樣一個具有東方味道的胡同里,還是能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也許,最主要的原因是,李婉喬對于芭蕾有自己真正的理解,環(huán)境已不能起到?jīng)Q定性作用。
戶外的光線就要暗下來,化妝時間明顯不夠,因此只好選擇素顏拍攝,這讓我發(fā)現(xiàn),拍攝人像不一定要按固定模式,而是有更多可能性的。不過也需要說明,素顏上鏡并不適合所有人,也并不符合大多數(shù)人對于寫真這個定義的認知。但是,對于李婉喬這樣一位只有18歲的小姑娘來說,素顏能更好地闡釋那種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美感。
感情的自然流露和優(yōu)美的姿勢一直都是好照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說到動作,我一直不知道怎樣讓被攝者去擺一個好姿勢,或者套路中所謂的漂亮姿勢是否適合每一個人。在我看來,姿勢并非擺出來的,而是通過我們不斷地溝通,不斷地將心里對陌生的那份設(shè)防打消而自然呈現(xiàn)出來,算是共同尋找的結(jié)果。如圖01中,李婉喬輕低額頭,微度小步,寧靜而恰似深思,這既像是對故鄉(xiāng)的留戀,又像是對藝術(shù)本身的追尋。而我,只是在這一瞬間出現(xiàn)的時候摁下快門而已。
這次拍攝,我使用了Phase One 中畫幅相機,IQ180數(shù)碼后背,Schneider LS 80mm F2.8鏡頭,Profoto B1攝影燈,室外拍攝使用了大型反光傘。傍晚的戶外,自然光線略暗但非常柔和,因此我用了混合光源,使用自然光表現(xiàn)環(huán)境,使用閃光燈突出主體人物,讓畫面富有更多的細節(jié)。我們知道,使用閃光燈拍攝時,適當壓暗環(huán)境更容易凸顯人物,但這次拍攝的環(huán)境又是畫面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壓得過暗會讓整個背景失去細節(jié),使照片整體失去戲劇感,因此,對光比的調(diào)節(jié)和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
徹底釋放的室內(nèi)拍攝
經(jīng)過外景的磨合,李婉喬對拍攝本身的心理設(shè)防也漸漸降低,開始釋放自己的真實情感,而我在其中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并非是拍出一張“好照片”,而是幫她尋找真我
的感覺,引導她釋放情緒,達到最自然的本我狀態(tài)。
而圖04,是我在看到了她喜歡的作品后,覺得新買的攝影燈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因此配合兩只新的Profoto B1攝影燈,以及窄光反光罩和小型柔光箱,采用頂光為主光來拍攝,小型柔光箱用作細節(jié)填充光。
新燈罩正好可以在地上打出理想的陰影,符合李婉喬剛開始給我看的樣片的感覺,而其余燈罩并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使用1/320s的快門速度更便于捕捉動態(tài)瞬間,IQ180數(shù)碼后背有著極為細膩的低感畫質(zhì),ISO100下細節(jié)表現(xiàn)力十足,為了保證景深和畫面銳利度,我使用了f/10的光圈。利用簡化的背景和燈光來凸顯人物內(nèi)心的心理狀態(tài),用光源在背景上打出自然的明暗交界線,在空間中產(chǎn)生一種壓抑的光線情緒,而李婉喬在圖片中卻用最柔韌,最有力度的動作,在這樣的黑暗壓抑中表達出一種向上的情緒。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真的已經(jīng)不在乎這是不是一張“好照片”了,因為,這樣拍攝出來的人才是李婉喬,而不是某模式化動作下的甲乙丙丁。
當我們把自己禁錮在某個攝影套路中時,是不是還能夠全心全意地拍出被攝者想要的照片?其實每個人對于攝影的要求都不同,但不論要求高低,這樣的思考都應(yīng)該得到重視。圖08,并不在我們的拍攝范圍內(nèi),但這樣完全放松下來的狀態(tài),難道不就是人像攝影中最美的瞬間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