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亞
香港拍場即將于10月上演今年中國藝術品秋拍的第一戰(zhàn)。日前,香港蘇富比、保利香港在京舉行秋拍預展,中國嘉德香港拍賣也公布了其秋拍陣容。其中,香港蘇富比將在定位于高端藏家高端拍品的夜場上首度推出70后中國當代藝術家。而中國嘉德香港秋拍中也首推“萬象——華人水墨新時代”專場。不過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今年秋拍整體行情趨于平穩(wěn),或難現(xiàn)億元拍品。
三位70后藝術家作品上夜場
希望“吸引更多年輕藏家”
自香港蘇富比推出中國當代藝術專場拍賣以來,方力鈞、張曉剛這批60后藝術家便成為主力。尤其明顯的是,定位于高端藏家高端拍品的夜場拍賣中幾乎全是60后以及年代更早的藝術家。然而這樣的局面或將從今年秋拍開始改變。
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主管林家如告訴新京報記者,秋拍當代亞洲藝術夜場將首度囊括賈靄力、劉韡和王光樂的三件代表性作品,“主要原因是這三件是三位藝術家最重要的作品,分別代表了70后藝術家這批創(chuàng)作現(xiàn)狀?!贝送猓旨胰缫矎娬{(diào)此次秋拍當代藝術日場中,年輕藝術家的數(shù)量也有擴大,“整個收藏群體也在年輕化,我們希望通過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吸引更多年輕藏家的參與?!?/p>
事實上,1979年出生的賈靄力,早已被資本追逐,并成為70后藝術家群體中較早進入賣價超百萬的百萬軍團。其代表作品便是“瘋景”,表達了賈靄力對自己癡迷的艾略特詩作的敬意。在這一系列創(chuàng)作中,賈靄力展現(xiàn)了一幅兼顧寰宇與塵埃的世界圖景。此次上拍的《瘋景1號》便來自藝術家早期最重要的同名系列。而1972年出生的劉韡被評論界稱為“非?;钴S,善于制造奇觀的藝術家?!毙率兰o的最后幾年,尤倫斯、美籍華人張明等收藏家紛紛將眼光瞄準了他。其作品有著國際化的藝術語言,創(chuàng)作于2008年的《紫氣系列H2》來自藝術家最重要的平面創(chuàng)作系列。
嘉德、保利進軍香港第三年
以當代水墨把蛋糕做大
中國嘉德、北京保利進軍香港市場已邁入第三個年頭。這兩家拍行似乎用實際行動證明其擴大香港市場的努力。其中,此次秋拍中兩大公司紛紛推出當代水墨專場。
記者了解到,此次中國嘉德香港秋拍中將首次推出“萬象——華人水墨新時代”專場。其中不僅包括呂壽琨與劉國松及方召麟三位香港現(xiàn)代水墨先驅之佳作,也將展示藏家趙無極、潘公凱、劉慶和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作品。中國嘉德(香港)方面稱,希望通過此專場探討在當代視覺文化與當代藝術表達的語境中,水墨藝術的無限可能性。
而去年首次在香港推出中國當代水墨專場的保利香港此次則將呈現(xiàn)黃永玉的《自助餐》等中國當代經(jīng)典水墨以及當代新水墨領域的創(chuàng)作。保利香港拍賣中國當代水墨部門主管唐麗麗告訴記者,保利香港當代水墨專場由經(jīng)典水墨和新水墨構成,目前新水墨份額一直在上升。不過相比畫廊等一級市場中新水墨份額的快速增長,“拍賣還是比較理性的?!?/p>
內(nèi)地拍場 民國名人手札亮相匡時
北京的藝術品拍賣市場近期也相當活躍。昨日開始,北京匡時推出的夏拍開始預展。同時,嘉德四季第39期拍賣會也將于9月17日亮相。其中,阮毅成舊藏民國名人手札將亮相匡時夏拍。
阮毅成上世紀四十年代任浙江省民政廳廳長,所交多為軍政、文藝界名人。這批集中在四十年代的290余通信札,有120余位歷史現(xiàn)場的當事人關涉其中,包括陳叔通所致31通、沈鈞儒所致32通。此外有馬敘倫、馬寅初、張伯苓等人手札。隨著拍賣手札浮出水面,也為20世紀風云際會補充了更多的細節(jié)。
延伸話題 中國當代藝術難再破億?
回應:單價過高,會沖走很多參與的人
尤倫斯夫婦藏品多次給香港蘇富比拍賣帶來振奮,其中就包括去年過億的曾梵志《最后的晚餐》等明星拍品。
記者了解到,此次秋拍中,香港蘇富比再度推出尤倫斯夫婦的當代中國藝術珍藏共37件拍品,包括方力鈞1992年的《系列二(之四)》、曾梵志1997年的《面具系列4號》、張曉剛1995年的《血緣:大家庭1號》等。林家如向記者介紹,這37件尤倫斯珍藏中估價最貴的是方力鈞《系列二(之四)》,估價為2500萬至3500萬港元。
除了尤倫斯珍藏外,此次香港蘇富比所推的當代藝術板塊最重頭的拍品是劉小東創(chuàng)作于1996年的《違章》,該件作品被視為劉小東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也是他最早以民工為題材、展現(xiàn)其對社會關懷的作品。蘇富比對外宣布該件作品估價待詢,不過據(jù)林家如透露《違章》將以5000萬港元起拍。一旦成交將有望創(chuàng)下劉小東新的紀錄。盡管有《違章》的存在,但今年秋拍香港蘇富比似乎很難再度拍出億元拍品。為此,“中國當代藝術億元拍品不具可持續(xù)性”的話題也再度被關注。對此,林家如告訴記者,過億是對市場信心的加強,因為有個指標性在那里,“但我個人并不希望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價格沖得太多,隨便一件張曉剛作品過億的現(xiàn)象并不是我想看到的。有時候藝術品單價過高,門檻就過高,會沖走很多參與的人。為什么現(xiàn)在大家關注年輕藝術家,就是因為某些藝術家的作品已經(jīng)超過了藏家接受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