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軍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前,國民黨河北省政府下設民政廳、財政廳、教育廳、建設廳、秘書處。其中河北省政府委員兼主席為馮治安,委員兼民政廳廳長張吉墉,委員兼財政廳廳長賈玉璋,委員兼教育廳廳長李金藻,委員兼建設廳廳長王景儒,委員兼秘書長魏書香,委員谷鐘秀、趙登禹、李炘。另省保安處處長高樹勛,警務處處長李顯堂。馮治安(1896-1954),字仰之,河北省故城縣人,西北軍著名將領。曾任馮玉祥部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參加過北京政變,五原誓師、二次北伐、中原大戰(zhàn)。1930年中原大戰(zhàn)失敗后,任第29軍第37師師長。1932年冬,日軍進犯喜峰口,率部襲擊羅文峪日軍,1936年11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員、主席,河北省保安司令,仍兼第37師師長。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時,所部吉星文團抵抗日軍。后升任第77軍軍長、第19軍軍團軍團長兼陸軍第1集團軍副總司令,轉戰(zhàn)河北、河南、山東地區(qū)。1938年6月免河北省政府委員、主席、保安司令等職,兼第33集團軍副總司令。1940年5月任第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6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1946年任第3綏靖區(qū)司令,1948年8月任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1949年任京滬杭警備副總司令,后去臺灣,1954年病逝?!捌咂呤伦儭昂?,作為抗日最前線的河北省,首當其沖承擔起抗日的大業(yè)。馮治安因全力指揮軍隊抗日,無暇顧及省府工作。9月24日河北省省會保定淪陷,河北省政府亦隨省主席馮治安部南遷,經(jīng)大名、濮陽,渡黃河、轉鄭州、洛陽而抵西安。省政府主席馮治安時升任第77軍軍長,率所部在津浦線滄縣、青縣一帶抵御日軍,河北省政府形同解體。于是冀南三十余縣,除新河、廣宗、武邑外,各縣長自動撤退,河北省從此陷于無政府狀態(tài)。
在河北省政府南移過程中,省政府所保存的檔案損失嚴重。盧溝橋事變后,省城保定屢遭日機空襲,9月16至18日,空襲尤甚。河北省政府各廳處遭轟炸,檔案、家具等多被炸毀。其中有未被炸毀者,因時間倉促,又無車輛,未有運出,惟有一部分重要檔案,曾于事前隨同省政府及各廳處運至高邑縣,后又運到邯鄲縣政府保存。不久日軍南犯,逼近邯鄲,河北省政府再度南遷,因鐵路車皮缺乏,運輸困難,又逢雨水過大,道路泥濘,大車運輸也很困難,且檔案數(shù)量較多又不易攜帶,不得已交邯鄲縣政府妥為保存,省府離開兩日,邯鄲縣被炸,又兩日縣城失陷,所存檔案不知所終。
1938年6月,國民政府時任軍法執(zhí)行總監(jiān)的鹿鐘麟接替馮治安為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鐘麟(1884-1966),字瑞伯,河北省定縣人,西北軍著名將領。歷任北洋陸軍第11師炮兵團長、第22旅旅長,參與馮玉祥的北京政變,驅逐清廢帝溥儀出故宮。1926年任察哈爾都統(tǒng)和國民軍東路總司令,與奉軍作戰(zhàn)。馮玉祥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時,鹿鐘麟任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并一度代理省主席。二次北伐時任第2集團軍東路軍總司令,后調軍政部常務次長。1930年中原大戰(zhàn)時任西北軍總司令,兵敗后一度閑居。1932年后復出,任軍事參議院參議、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1936年任陸軍中將,后加陸軍上將銜,參與會審張學良。抗戰(zhàn)爆發(fā)后曾任第3 戰(zhàn)區(qū)參謀長、軍事委員會軍法執(zhí)行總監(jiān)部總監(jiān),參與審判韓復榘。1938年6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員、主席、河北游擊司令、國民黨河北省黨部主任委員。1940年春辭去本兼各職,回重慶歌樂山閑居。1944年任國民政府兵役部部長,抗戰(zhàn)勝利后任華北宣撫使。建國后,任國防委員會委員,1966年1月11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3歲。1938年6月2日國民政府免去馮治安的河北省政府主席職務,任命鹿鐘麟、谷鐘秀、陳國梁、王承曾、李炘、張蔭梧、王德乾、丁樹本、李杏村、楊秀峰為河北省政府委員,鹿兼任主席。其中省政府秘書長為王孝緒、民政廳長為張蔭梧、財政廳長為陳國梁、教育廳長王承曾、省政府委員兼冀南行政公署主任楊秀峰。不久國民黨中央任鹿鐘麟為國民黨河北省黨部主任委員。
1938年6月初,鹿鐘麟率部從武漢向洛陽出發(fā),6月8日為接收計,刊刻“河北省政府”木質印信。16日鹿鐘麟率眾抵洛陽,在洛陽停留期間,鹿鐘麟主要干了以下幾件事:一是于18日廢止“河北省政府”木質印信,啟用前任省政府主席馮治安移交的銅質印信;二是與前任河北省政府主席馮治安進行有關人員、檔案、印信、財物交接;三是開始各項籌備工作,為省政府、司令部、省黨部配備干部,此為重中之重。其中河北省政府:軟墨林為保安處長,梁藹然、艾秀峰、范石軒為河北省政府秘書,張仰文為河北省民政廳秘書,王綿慶為河北省財政廳秘書,孫愛棠為河北省教育廳主任秘書;河北游擊總司令部:張知行為參謀長,張春棣(張景華)為參謀處處長,張靜庵為軍務處處長,曹松山為副官長,來慶霖為軍需處處長,繳文龍為軍醫(yī)處處長,方福林為軍械處處長,陳連福為警備旅旅長,邱立亭為參議;國民黨河北省黨部:韓梅嶺為河北省黨部書記長,王復南、韓振聲、朱玉清為河北省黨部委員。
1938年7月底,鹿鐘麟率部北上,在山西省長治縣,鹿鐘麟等到八路軍總部所在地會晤了朱德總司令和彭德懷副總司令,受到熱情款待,并就河北地區(qū)工作與彭德懷副總司令會談了兩次。1938年9月15日到達河北省南宮縣馮官村根據(jù)地。當晚八路軍召開歡迎會,129師副師長徐向前、東進縱隊政委冀南區(qū)黨委書記宋任窮、冀南行政公署主任楊秀峰、中共中央北方局代表朱瑞等出席。
1938年9月18日,鹿鐘麟偕省府各廳處、省黨部、河北游擊總司令部到南宮縣城西的北杜村,開始辦公。鹿鐘麟在南宮召開了河北省政府第一次委員會會議,出席會議的有省政府秘書長王孝緒、民政廳長張蔭梧、財政廳長陳國梁、教育廳長王承曾、省政府委員兼冀南行政公署主任楊秀峰等。會上發(fā)生尖銳沖突,張蔭梧質問楊秀峰冀南行署的合法性,要撤銷冀南行政公署,遭楊秀峰堅決抵制。
1938年11月中旬,日軍對冀南根據(jù)地發(fā)動了第一次“掃蕩”,鹿鐘麟得到情報,當夜率全班人馬,倉皇跑到棗強縣。楊秀峰部署所部發(fā)動群眾拆毀城墻,防敵固守,至天將明,率冀南行政公署轉移至廣宗。粉碎日寇掃蕩后,日軍放棄南宮,鹿鐘麟率省政府等搶先返回,以冀南行政公署不知動向為借口,命令由王孝緒起草了一個布告,說“楊秀峰逃走,不知去向,應即撤銷冀南行政公署,并撤去楊的冀南主任公署主任職務”。楊秀峰未料鹿有此作法,于是針鋒相對宣布:“鹿鐘麟潰逃,不知去向?!奔侥闲惺鹨不啬蠈m辦公,行使職權,并發(fā)動群眾慶祝八路軍收復南宮的勝利。鹿鐘麟見南宮無法立足,被迫返回棗強、冀縣一帶。endprint
1939年1月,河北省政府公然下令撤銷冀西專署(太行一專署),并在邢臺縣路羅另立河北省第七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命張春棣(張景華)為專員兼保安司令,還下令根據(jù)地各縣長、區(qū)長受他領導,接著又下令撤消贊皇抗日縣政府,成立“侯如墉系”頑固政府,又在冀南委派了一批縣長。石友三第69集團軍入冀后,鹿鐘麟任新八軍軍長,高樹勛為第9專員公署專員,不久高樹勛請辭,8月以新8師副師長劉學孔代之。此時第7區(qū)專員張春棣因病請辭,鹿不準,后張春棣又兩次請辭,10月1日鹿鐘麟準辭,任命王玉賓代理專員。11月14日,鹿鐘麟又任命與石友三關系密切的畢東垣為第12區(qū)專員。本來冀南行政公署已在冀南20多個縣建立了政權,現(xiàn)在一下子出現(xiàn)的多個政權,冀南行政公署一個,河北省政府一個,張蔭梧的民政廳一個,而日軍方面也委派發(fā)偽縣長,有的縣我方和敵方的縣長達到4個之多,使老百姓無法應付。
1939年2月底,駐守在河北冀南冀縣一帶的國民黨河北省政府,由于迫于日軍的壓力由冀南平原撤駐到邢臺縣西山路羅川,先是將省政府安置在魚林溝,后又移到賀家坪、林縣寨底等地。在此期間,因人事安排問題,鹿鐘麟與省民政廳廳長張蔭梧、新8軍軍長高樹勛、第39集團軍總司令石友三等有多次電報往來。時張蔭梧、朱懷冰、石友三等頑固派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軍隊搞“摩擦”,1940年3月4日至8日,為對搞“摩擦”的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行自衛(wèi)反擊,劉伯承、呂正操等部4萬余人對駐磁縣、武安、涉縣的國民黨97軍朱懷冰部予以打擊。鹿鐘麟率河北省政府退出河北省境,3月10日至河南林縣,后又南撤去洛陽。有關河北省政府撤出省境一事,在1940年3月19日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長王德乾在給鹿鐘麟的呈報中稱:“竊本廳隨同府部各廳處前在林縣寨底一帶駐防,于本月8日拂曉,突遭十八集團軍襲擊,當以事出不備倉皇出走,所有廳中文卷及日用器物,除簡便易攜者與關系事務會計卷宗以平日另行存儲當帶出外,其余大部文件與笨重器物,均行拋棄?!?/p>
1940年4月,在洛陽鹿鐘麟被免河北省政府主席本兼各職,省政府主席改由第24集團軍總司令龐炳勛接任,4月6日鹿鐘麟將省府人員及文卷印信等向龐炳勛進行了移交。龐炳勛對省政府進行了改組,撤銷建設廳,設秘書處、民政廳、財政廳、教育廳,同時為適應戰(zhàn)時需要,減少了各廳處的內(nèi)設科室。1940年10月1日,省政府委員詹朝陽代理民政廳廳長一職,其前任朱懷冰調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龐炳勛(1879-1963),字更陳,河北省新鎮(zhèn)縣人,西北軍著名將領。歷任孫岳陸軍第15混成旅騎兵營營長、暫編陸軍第2混成旅旅長、天津鎮(zhèn)守使、馮玉祥部軍長。北伐后所部縮編為暫編第14師,任師長,1929年10月任第6路總指揮,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zhàn),戰(zhàn)后投歸蔣介石,歷任第1師師長、第39師師長、第40軍軍長、第10軍團總指揮??箲?zhàn)初期積極參加抗日,在著名的臺兒莊戰(zhàn)役中,龐炳勛率部堅守臨沂,取得勝利。1940年升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轄第40軍、20軍、新5軍各部,迅速發(fā)展到黃河以北太行山區(qū)。1940年4月接鹿鐘麟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冀察戰(zhàn)區(qū)司令、河北省黨部主委。龐炳勛在河北敵后,為了發(fā)展黨務,推行政令,在太行山區(qū)先后舉辦黨務干部訓練班4期,訓練各區(qū)縣干部。1943年3月4日行政院任命賀翊新為河北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1943年4月中旬,日軍約5萬人,由華北方面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親至新鄉(xiāng)指揮,向太行山區(qū)全面侵犯。22日,日軍占領林縣、臨淇。龐軍為避敵包圍,主力向外轉移,結果造成局部混亂,孫殿英因部大半潰散被俘投降。26日,集團軍總部被包圍,龐與所部沖散。28日,劉軍最后據(jù)點奪火鎮(zhèn)失陷。30日,馬法五軍李振清師所守之東姚集也被迫放棄。龐炳勛因兵敗只身避居臨淇西之東峽腦。5月5日為孫殿英所派之團長劉廷杰、秘書李國安引導日軍搜山所獲,脅往新鄉(xiāng)。5月14日,龐炳勛、孫殿英聯(lián)名通電投敵叛國,當上了漢奸。有關龐炳勛被俘一事,在河北省檔案館館藏檔案《河北省執(zhí)委會民國三十二年度工作總結報告》是這樣記載的:“查本會自民國二十九年春季移入林縣迄本年太行會戰(zhàn)已歷三載。本年四月林縣戰(zhàn)役,龐前主任委員隨馬負傷遭敵俘獲,奉中央已皓仁電開:“總裁示兼主任委員龐炳勛應予免職,即以馬法五補任省委兼代主任委員職務?!?/p>
龐炳勛被俘后,國民政府于1943年6月15日令免河北省政府委員兼主席龐炳勛本兼各職,任命馬法五為河北省政府委員,代理河北省政府主席。馬法五(1894-1992),保定育德中學畢業(yè),北平協(xié)和醫(yī)學肄業(yè),1922年7月保定軍官學校第8期炮科畢業(yè),1934年廬山軍官教導團第3期畢業(yè),1936年陸軍大學將官班第4期畢業(yè)。歷任國民3軍少校憲兵營長、陸軍12師上校炮兵團長、暫5軍步兵旅少將旅長、39師中將副師長兼北平綏靖公署中將參議官。1938年8月任第40軍中將副軍長、第39師中將師長,1942年6月1日任第40軍中將軍長,1943年6月4日任第24集團軍中將副司令,6月15日代理河北省政府主席12月馬法五升任冀察戰(zhàn)區(qū)副總司令兼第24集團軍副總司令和第40軍軍長。1944年5月在洛陽參加豫中會戰(zhàn)。1945年7月免河北省政府主席,11月2日在邯鄲戰(zhàn)役中被俘,次年2月同葉挺互換被釋放。1947年3月派任保定綏靖公署副主任。12月調任天津警備司令部司令。1948年3月辭職賦閑。6月當選河北省政府(主席楚溪春)委員。1949年4月20日派任總統(tǒng)府參軍處(參軍長薛岳)參軍。7月移居香港。1950年2月移居臺灣后聘任“行政院”顧問。1992年1月24日在臺北病逝。
1943年8月,行政院免河北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胡夢華本兼各職,任命張寶樹為河北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1944年3月25日,河北省政府主席、省振濟會主任委員馬法五在洛陽東關辦理處主持省振濟會第61次會議,參加會議的委員有馬法五、李錫九、賀翊新、丁樹本、馬煥文、張寶樹、許重遠、詹朝陽等。1944年3月27日,行政院任命高瀾波為河北省政府委員。同年4月,日軍為打通大陸交通線,對河南、湖北、廣西省國民黨軍隊發(fā)動攻擊。5月,洛陽失陷。在日軍進攻洛陽期間,河北省政府同河北高等法院一道倉促西移,后到西安辦公。在倉促撤離過程中,檔案、公物損失殆盡。待局勢穩(wěn)定后,大約在1944年11月間,河北省政府又遷陜西省郿縣辦公。有關此次省政府西移情況,現(xiàn)河北省檔案館館藏檔案,1944年3月28日河北高等法院院長鄧哲熙致司法部部長電報中有所記載,“重慶部長謝鈞鑒:審密奉長官部令,即疏散移西安,已與冀省府一致行動??煞??請電示遵?!痹诹硪浑妶笾蟹Q:“五月支夜(4日)聞槍聲四起,情形混亂,本院復隨冀省府倉卒西移。……現(xiàn)移西安辦公?!?1月22日,省主席馬法五委武謫塵為省銀行襄理,12月28日又聘屈秀章為省銀行總行顧問。1945年1月1日,馬法五調派李凌云代理省府人事室主任,并任韓旭初為省政府秘書。endprint
1945年初,依據(jù)《戰(zhàn)地黨政軍組織配合運用辦法》,河北省黨政軍權力集中、指揮統(tǒng)一。河北省黨部主任委員兼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及保安司令,書記長兼秘書長,組訓處長兼政務廳長,民運處長兼軍事廳長,總務處長兼總務廳長,省黨部委員兼省政府委員。此時河北省政府下設政務廳、總務廳、軍事廳。5月9日行政院訓令河北省政府,對河北省政府進行改組,免馬法五、詹朝陽、王德乾、賀翊新、張寶樹、丁樹本、陰耀武、鄧哲熙、李錫九、許重遠、馬煥文、畢澤宇、高瀾波等本兼各職,任命:馬法五、張寶樹、賀翊新、詹朝陽、吳延環(huán)、常夢月、王逸民、王汝章、梁子青、高挺秀、丁樹本、邵鴻基、崔子信、李希賢、沈克、畢澤宇為省政府委員,任命馬法五兼省政府主席,賀翊新為河北省政府總務廳廳長、詹朝陽兼河北省政府政務廳廳長,張寶樹兼秘書長。1945年6月22日,行政院電河北省政府,任命劉世榮為河北省政府委員兼軍事廳廳長。
1945年7月3日,國民政府訓令河北省政府:“國民政府三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令開,河北省政府委員兼主席馬法五呈請辭職,馬法五準免本兼各職。任命孫連仲為河北省政府委員兼省政府主席?!睂O連仲(1893-1990),字仿魯,河北省獻縣人。西北軍著名將領,著名抗日將領,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曾因堅守臺兒莊聞名中外。原為馮玉祥部下,曾任甘肅省、青海省政府主席,中原大戰(zhàn)后投靠蔣介石。歷任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第二軍團總指揮兼第二十五師師長,參加“圍剿”中央蘇區(qū),其部下趙博生、董振堂發(fā)動寧都起義。“七七事變”后,任第二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一軍團司令,參加平漢線對日作戰(zhàn)。1938年率部參加臺兒莊會戰(zhàn),后任第五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第六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第十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河北省政府主席兼河北省黨部主任委員、保定綏靖公署主任、首都衛(wèi)戍總司令部總司令。1949年3月去臺灣,在臺初任“總統(tǒng)府戰(zhàn)略顧問”,后由蔣介石提名為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曾任國民黨中央紀律委員會委員,1990年在臺灣病逝。時孫連仲因兼任第十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軍務繁忙,未實際到任。據(jù)河北省檔案館館藏檔案記載,至遲在8月28日,馬法五仍在履行河北省政府主席職權,馬法五在當日為樊林德增薪的簽呈上作出“照增”的批示。7月1日第十一戰(zhàn)區(qū)在新鄉(xiāng)成立,孫連仲任司令長官。陳繼承、上官云相、馬法五副司令長官,宋肯堂參謀長,呂文貞副參謀長。第十一戰(zhàn)區(qū)下屬部隊有:第30軍魯崇義、第40軍馬法五、新8軍高樹勛,準備自豫北,沿平漢線北上,清除八路軍障礙,進入河北省。
7月23日行政院電河北省政府,改組省政府,恢復原建制,免總務廳長賀翊新、政務廳長詹朝陽、軍事廳長劉世榮本兼各職。任命時得霖、孫振邦、施奎齡、鄭維屏、李錫九、高卓東、邵鴻基為河北省政府委員,并以孫振邦兼民政廳廳長、施奎齡兼財政廳廳長、李捷兼建設廳廳長、賀翊新兼教育廳廳長、時得霖兼秘書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國民政府決定第十一戰(zhàn)區(qū)孫連仲接受北平、天津、保定、石家莊日軍投降。9月1日,孫連仲在陜西郿縣正式就任河北省政府主席之職,并向軍事委員會、國民黨中央、各部會處、各戰(zhàn)區(qū)發(fā)出就職呈文、代電、咨文,并訓令河北省第5、14、18區(qū)專署及各縣縣長。同日在陜西郿縣省府辦事處,孫連仲主持了省政府委員會第97次會議,出席委員有孫連仲、時得霖、賀翊新、施奎齡、李捷、鄭維屏、李錫九、高卓東,會議通過有關經(jīng)費追加、成立臨時救濟委員會等議案。9月3日,孫連仲急電重慶軍委會侍從室轉呈主席蔣介石,以省委名額尚未補足,擬以于國楨、馬煥文、高瀾波等3人補任河北省政府委員,9月18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電孫連仲,稱:“現(xiàn)值戰(zhàn)事結束,原定戰(zhàn)區(qū)各省府已恢復原有建制,該省府現(xiàn)有委員已足額,暫不必再設。”9月5日,行政院致電郿縣河北省政府,稱:“現(xiàn)中央振委會已裁撤,該省振濟會限于本月九月底結束,所遺業(yè)務并歸社會處,其未設社會處者即歸并民政廳就原有人員辦理。仰遵辦具要?!彪S后河北省政府遷西安,以便集中人員,準備返省。9月24日,河北省政府決定自即日起隨第11戰(zhàn)區(qū)長官部出發(fā)鄭州。9月28日、29日、10月4日,在西安崇義路日照新村省府辦事處召開省政府委員會第98、99、100次會議。在返省過程中,因當時交通阻梗,交通工具缺乏,只得分批出發(fā),各廳廳長與一部分高級職員由西安搭機飛北平,其余人員除留少數(shù)駐守西安辦事處外,全部赴新鄉(xiāng)再設法北進。
1945年10月8日,孫連仲乘日本軍機自西安經(jīng)新鄉(xiāng)到北平,河北省政府暫駐北平外(下轉第54頁)(上接第16頁)交部街。10月10日,第十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孫連仲在故宮太和殿前接受日軍司令官根本博之投降。10月12日,河北省政府主席孫連仲電令保定偽河北省政府主席榮臻,稱河北省政府已由陜遷返北平,即日開始辦公。電報要求該偽府應限自即日起結束解散,速將各項案卷、人員、財產(chǎn)物資清冊送交,并派員妥為保管聽候點收。隨后第十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兼河北省政府主席孫連仲之代表池峰成率領河北省政府各廳處接收人員秘書處、民政廳、財政廳、建設廳、教育廳、田糧處各單位赴保定分別接收日偽河北省政府。10月19日,偽河北省政府主席榮臻致電孫連仲,電文說:“北平河北省政府主席孫鈞鑒:元代電獲悉,遵即結束解散。并將各項案卷、人員、財產(chǎn)物資造具清冊,派員保管并檢附清冊73份附表一紙,電請詧核。榮臻叩?!?/p>
1945年10月23日至11月2日,第11戰(zhàn)區(qū)孫連仲部在北上進攻解放區(qū)時,在邯鄲附近被劉伯承、鄧小平部殲滅,高樹勛率第新8軍起義,副司令長官馬法五被俘。11月初,河北省政府各廳處長暨高級人員約200余人分四批由新鄉(xiāng)飛抵北平,其他滯留新鄉(xiāng)人員約300余人,以飛機缺乏不能北上,在新鄉(xiāng)成立訓練班,實行集訓。至1946年1月,因到北平人員過少,河北省政府乃令西安留守人員及滯留新鄉(xiāng)人員,全部繞道海上北來,僅在新鄉(xiāng)酌留少數(shù)人員,組織冀南辦事處,以便就近指揮冀南各縣,其北上人員于1946年3月初,始繞道上海先后到達北平。河北省省會戰(zhàn)前原設保定,初入省境之時,因情況特殊,呈準中央,省府暫設北平,在舊外交大樓辦公,河北省政府開始寄留北平。當時河北省政府設四廳八處,約1200人。出于安撫人心及配合軍事需要,1946年7月14日,省政府開始遷往保定,共分四批,至24日全部遷完,河北省政府復原還省才告完成。至此河北省政府結束了長達九年的流亡,開始了為期三年的短暫施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