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紐扣”一點通
——談“紐”與“鈕”
將“紐扣”寫成“鈕扣”的還真的不少?!度嗣袢請蟆穲笙灯煜碌?2家報刊在近7年中,就有177篇文章是寫作“鈕扣”的。(據(jù)2007年7月11日“人民網(wǎng)·報系搜索”顯示)百度網(wǎng)的統(tǒng)計更夸張,達(dá)247萬,即使擠掉一些水分,也是一個不小的數(shù)字。為什么人們會犯這樣的錯誤呢?原因還是對“紐扣”一詞選用“紐”而不用“鈕”的道理不清楚。
“紐”是一個形聲字,《說文》注為“系也,一曰結(jié)而可解”。故本義指系結(jié)、打活結(jié),引申指系束衣服的衣紐(過去衣扣多用線繩絲帶編結(jié)而成)?!扳o”也是形聲字,本義指印鼻,即印章上隆起的可提系的部分。古文“紐”通“鈕”,后來二者有了語義上的分工,以“紐”構(gòu)成的詞,多指系結(jié)之類的物件,如:紐帶、紐扣、紐襻等;以“鈕”構(gòu)成的詞,多指“器物上起開關(guān)、轉(zhuǎn)動或調(diào)節(jié)作用的部件”,如:電鈕、旋鈕、按鈕等。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應(yīng)再把“紐扣”寫作“鈕扣”了。
“萬事‘具備”的遺憾
——談“具”與“俱”
為紀(jì)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韶山人民精心籌備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紀(jì)念活動,并且還對韶山環(huán)境和設(shè)施進(jìn)行了整治與改造,各項工作在紀(jì)念日來臨之前全部就緒。《市場報》為此專門發(fā)了一則消息,標(biāo)題是:《韶山萬事具備迎賓客》(《市場報》2003年12月22日第8版)。此則報道雖然及時,可惜的是將“萬事俱備”寫成了“萬事具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具”是一個會意字,像雙手捧著一只托盤(亓),托盤上面供設(shè)著酒肉。所以它既指工具,也指酒飯,引申用作動詞指備辦、具備、完備等,如“別具一格”“初具規(guī)?!薄S忠暧米髅~指器具、才能,如“家具”“文具”“才具”等?!熬摺痹诠艥h語中曾用作副詞,指“全、都”,意義和用法跟“俱”同,如《項羽本紀(jì)》的“良乃入,具告沛公”,《岳陽樓記》的“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但這一義項現(xiàn)在已完全由“俱”承擔(dān),因此“具”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不再用作副詞。另外,“具”還用作量詞,用于計量某些整體的事物,如“一具水龍獸化石”“一具棺木”“一具遇難者尸體”等。
“俱”是形聲字,本義指偕同、共同、相同,如“道可載而與之俱也”?,F(xiàn)代漢語中“俱”只用作副詞,表示全、都,如“面面俱到”“與時俱進(jìn)”“聲淚俱下”等。
“萬事俱備”的“俱”不能寫作“具”。值得注意的是,“具備”本身是個獨立的詞,表示具有或齊備義,例如“具備迎接賓客的條件”中的“具備”就不是“俱備”的意思。同樣情況的如“具有”和“俱有”,也是兩個不同的詞,“具有”就是有,多用于抽象事物,如說某某人“具有才能”等;“俱有”是全有,如“應(yīng)有俱有”,表示什么都不缺。所以不可疏忽大意。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