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蓉
“現(xiàn)在的人為什么老煩躁,第一想得太多,第二書看得太少?!庇浀脳罱{說過這樣的話。不過我很慶幸我不是看書少的人,雖然我也老煩躁,但是我依然喜歡看書。那是一種生活的狀態(tài)。
奶奶、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所以我從小就讀了很多書。我的第一本書是《紅樓夢》,說起來我自己都頓時覺得“高大上”,但是那是狗屁不懂瞎看一通,字都認不全。后來慢慢地學全了漢字,就開始讀奶奶房間的《顏氏家訓》《憐香伴》什么的,毫無選擇地瞎讀。雖然現(xiàn)在想起來都覺得那時的自己怎么居然這樣被放養(yǎng),但是可能我是幸運的,從小這樣的夾生菜帶給我的好處遠比壞處多,至少養(yǎng)成了我快樂讀書的習慣。
后來上學了,開始接受系統(tǒng)化的教育,才循序漸進地接觸各種書本,才更理解童年記憶里讀過的各個片段。而且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自己寫出來的作文很多東西和別人不一樣,小學三年級的年齡別人小孩寫的都是快樂的童年啥的,我居然寫上了“同學們都說數(shù)學老師長得漂亮,我卻覺得‘緩緩一裊楚宮腰才好看,數(shù)學老師的腰實在太粗了!”,后來爸媽就被請喝茶了。不過我還挺得意,因為好多同學都來問我“緩緩一裊楚宮腰”是什么意思,在哪兒看來的。
念初中以后學業(yè)開始緊了,所以胡亂看書的時間也相對少了,我就開始看課本。直到現(xiàn)在我依然覺得中國的語文教科書實在是精彩,那么多偉大作家的經(jīng)典作品,但是我不能理解身邊的同學總是抱怨課本好無聊,甚至在畢業(yè)后就撕掉、扔掉了語文課本,現(xiàn)在想來許是心態(tài)的不同,奔著應試那么課本就只是教科書,如果仔細品味課本也是作品集。所以我初中時候作文就經(jīng)常被老師表揚,老師總說同樣是課本,怎么有些同學會運用里面的詞句借鑒它的思想,有些同學學了就過了呢。我并沒有驕傲,但卻得意得不得了。
再后來就到了高中,幸運地進入了文學社,接觸到了各式各樣的文章寫得好的人,才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的那些全是扯淡。于是真正地開始讀書,所以我一直覺得我是從高中開始讀書的。高中三年讀了大量的書,也開始接觸到各種報紙,也開始真正懂得要做出好的文章,不讀書不看報是沒有法門去完成的。
很多人覺得讀書看報是文化人、文藝青年做的事,其實我覺得這根本不是事,而是狀態(tài),什么樣的心境所致就會想做什么樣的事。而讀書于我,就是最快樂的事。
【主持人語】
讀書不是事,而是生活的狀態(tài)。蓉蓉對于讀書的感悟別有一番滋味。從某種意義上說,用快樂的心做快樂的事,也是讀書的最高境界。而由快樂地讀書到快樂地寫作,何嘗不是人生的另一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