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瀾
如果說“校長是學校的靈魂”,那么校長的專業(yè)精神就是校長的靈魂。何謂校長的專業(yè)精神?華東師范大學陳玉琨教授把它界定為:校長具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以及對社會、對民族、對每個學生的發(fā)展的強烈追求。概括地說,就是“識大勢、明大事、成大師”。筆者認為:“識大勢”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了解社會發(fā)展的趨勢,了解社會對教育的需求,具有對教育發(fā)展的敏銳的思維和深刻的洞察力,緊緊把握學校的發(fā)展;“明大事”,就是要善于用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引領學校的發(fā)展,積極開展學校的教育改革,做到學校發(fā)展高起點、高規(guī)格、高品位,把學校打造成響亮的品牌;“成大師”,就校長自身來說,既要成為管理的“大師”,又要成為教育的“大師”、教學的“大師”,同時還要通過各種激勵措施,營造氛圍,鼓勵教師學習,讓他們成為“大師”。當然,實現這些發(fā)展目標,是一種認識,也是一個奮斗過程,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
校長的專業(yè)精神可以體現為“內外兼修”,這里所說的“內外兼修”不僅是作為校長本人所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應是學校發(fā)展的目標。
“內”是指校長要具備良好的個人素養(yǎng)。良好的個人素養(yǎng)是指校長應該是一個政治過硬、道德高尚的賢者,一個樂學好問、知識淵博的智者,一個多謀善斷、講究藝術的能者,一個胸懷坦蕩、心中有愛的仁者。一方面,校長要有寬廣的胸懷,要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作為一個學校的領導者,校長不必也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比別的教師能干,但好校長必然是一個識才愛才、揚人所長的人。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睂W校的火車頭應該是以校長為核心的學校領導班子。所以,作為校長,除了要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領、表率作用外,還應以包容求和諧發(fā)展,以互補求團隊共進,帶領領導班子成員一起進步,從而取得更大的績效。要讓年輕人脫穎而出,盡情施展才華。通過開展黨團活動、教育敘事征文比賽、校學科帶頭人、校教壇新秀和教學能手的評選、有效教學探討等,搭建專業(yè)成長、交流展示、師生互動的平臺,以加快骨干教師的梯隊建設,幫助青年教師成長成才。另一方面,校長應研究教育之道。學習是校長增強知識才干、提高領導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成為學習型校長的客觀要求。校長要帶頭學習,帶領全體師生共同建設書香校園。同時要以科研為抓手引領教師成長,以科研帶動教師發(fā)展,以教師發(fā)展帶動學校發(fā)展。
“外”不僅指與國內其他的學校、社會組織機構的交流,還指與國外的學校、社會組織機構的交流。校長要有國際視野,用先進的理念引領學校發(fā)展,提升學校的國際知名度。一是挖掘國內有利資源,提升辦學品味。作為校長,應該為學校注入先進的教育理念,豐富學校的文化內涵。通過挖掘社會資源、兄弟學校資源,來提升學校師資的實力,為學生的專業(yè)學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學校的品牌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校長要依托地方資源優(yōu)勢,建設課程教育基地,并以此為抓手,進一步加強教研組建設、學科專業(yè)建設,努力提升教學質量。二是學習國外先進教學理念,拓寬師生的國際視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各個國家都在交流合作中接受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在教育領域,各國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程度在不斷提高,我們要用現代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科學技術武裝自己,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方法與手段,培養(yǎng)能夠適應國際競爭、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型勞動者和高素質人才。校長要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拓展教育合作領域和渠道,謀求與世界發(fā)達國家廣泛開展教育合作與交流,建立更多的優(yōu)質升學通道,從而提升學校辦學的水平,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