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
三國時,劉備想請諸葛亮出山幫他打天下,于是就去隴中請他。劉備的老板劉表一向?qū)洳粷M,平日里給他準備的食物都是殘湯剩飯。這天,劉備吃過飯,到諸葛亮那里坐了沒一會兒,肚子就開始疼,一會兒工夫就上了三次廁所。諸葛亮心想,老劉今天身體不好,拉肚子還辛苦地跑到我這里來看我,很感動,于是就出山了。廁所在農(nóng)村又叫茅房、茅廁、茅廬,于是后人就把這段典故形容為“三顧茅廬”。
望梅止渴
曹操有一次行軍打仗,士兵們走得都很累,沒有精神也沒有斗志。曹操就騙他們說:“前面有個梅莊,梅莊里有個梅小姐,長得天姿國色,艷美無雙,誰第一個到達戰(zhàn)場,我就把梅小姐許配給他做老婆。”士兵們一聽都來了精神,一個個口水都流下來了。終于在規(guī)定時間到達了官渡,打敗了袁紹(shào),后人稱這個典故為“望梅止渴”。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人養(yǎng)了一窩豬,到了冬天豬怕冷,這個人就在豬圈(juàn)里放了很多的草,讓豬御(yù)寒。有一只兔子半夜跑到豬圈里,偷吃豬圈里的草,不料因為天黑看不見,一不小心掉到了豬圈旁邊的豬糞池里淹死了。第二天那個宋國人看到了死兔子很高興,于是就天天守在豬圈旁邊,希望哪天再有兔子偷吃豬圈里的草,淹死在豬糞池里。這就是“守豬待兔”的由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