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寶磊
當熾熱的火焰灼燒著一顆堅持的心時,一個堅定的靈魂卻永遠不會熔化,因為在靈魂深處有一個亙古不變的夢想。
——題記
當苦難和挫折接踵而至,煉獄般的處境把我們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時候,當我們在風(fēng)雨迷蒙的荒野上艱難地前行,堅強的意志即將分化瓦解的時候,生命就是一盞華燈,讓我們看到了荒涼沙漠中滿載希望的綠洲,讓我們學(xué)會了如何擺脫內(nèi)心的困惑與憂傷。
生命可貴,只有珍視生命,才能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
珍視生命,貝多芬經(jīng)歷了雙耳失聰?shù)耐纯?,卻發(fā)出了“扼住命運的咽喉”的吶喊,最終把那一曲激揚的交響樂奏響。
珍視生命,史鐵生遭受了雙腿癱瘓的打擊,卻用自己的雙手折出了一只名為“寫作號”的紙船,最終在文學(xué)的世界里找回了自己,讓自己閃爍在燦爛的文學(xué)星空中,永不暗淡。
珍視生命,張海迪在輪椅上唱響了放飛心靈的歌曲,去慰藉那些遭受苦難的靈魂,詮釋了用生命鑄就純美的定義。
生命可貴,如果沒有了生命,那人生的色彩也就隨之消失了。
打開發(fā)黃的書頁,我們依然能聽到那歷史深處的“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嘆。項羽的身影仿佛永遠不能被歲月的河流沖淡。烏江水怒吼著卷起沖天巨浪奔向遠方,項羽仿佛還矗立在烏江河畔,站成一道不朽的風(fēng)景線,而他生命的價值卻在世人的評論中暗淡了,因為他在背棄生命之后,生命的價值也背棄了他。
珍視生命,就應(yīng)該牢牢記住英國首相丘吉爾所說:“我成功的訣竅有三個——第一個是,決不放棄;第二個是,決不,決不放棄;第三個是,決不,決不,決不放棄!”短短的三句話,留在世人心坎上的,卻是一種珍視生命的永恒力量,也許我們曾因成績不佳而想放棄學(xué)習(xí),也許我們曾因前途渺茫而想放縱自我,但只要想到“當代中國保爾·柯察金”似的時代楷模朱彥夫,我們就應(yīng)該重揚起信心的風(fēng)帆……
生命,如同一江澄澈碧透的水,一曲嘹亮、震撼人心的歌,應(yīng)該值得我們?nèi)フ湟暎?/p>
點評
這篇文章從“珍視生命”的角度立意,通過列舉貝多芬、史鐵生、張海迪三個典型人物的事例,詮釋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彰顯了“珍視生命”的內(nèi)涵。接著又從“項羽自刎烏江”入手,談不珍惜生命所產(chǎn)生的影響,最后恰如其分地將素材與現(xiàn)實生活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實乃“妙手偶得”。文章語言流暢,形象生動,富有文采。
熱點鏈接
門巴族的“護夢人”——格桑德吉
2000年,格桑德吉在河北師范大學(xué)畢業(yè)后就毅然耕耘于雅魯藏布江邊、喜馬拉雅山腳下的教壇。為了勸學(xué),她天黑走懸崖,在滿是泥石流、山體滑坡的道路上頻繁往返;為了不讓孩子們停課,別村缺老師時她不顧六個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為了把學(xué)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艱險、大雪封山時,格桑德吉過冰河、溜鐵索,把四個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學(xué)生們平安送到父母的身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