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朝鮮、韓國、日本、美國特派特約記者 王莉 王剛 李珍 丁雨晴 ●本報記者 杜天琦 ● 魏輝“金正恩到底怎么了?”隨著年輕的朝鮮最高領導人“未露面”的時間越來越長,韓國及西方媒體的猜測像野草一樣瘋長。從他“生病了”,到退居幕后成為“象征性領導人”,各種傳言在朝鮮之外的輿論場漫天飛,有的甚至大膽宣稱:“朝鮮是不是發(fā)生了政變?”而朝鮮二號和三號人物上周末突訪韓國,則成為一些懷疑“陰謀正在進行”的人眼中所謂的“證據(jù)”。面對外界傳言,平壤不為所動,媒體報道一如既往。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8日刊登社論,稱贊“金正恩同志是朝鮮勞動黨的偉大領袖,是我們的革命百戰(zhàn)百勝的旗幟”。身處平壤的《環(huán)球時報》記者感覺平壤也是一切如常,與以往沒有任何不同。朝鮮的按部就班似乎在把西方一些人盼著朝鮮“出大事”的愿望打破,“沒有大事發(fā)生的征兆”越來越成為美韓等國官方人士的基本判斷。“‘謠言工廠加班生產(chǎn)”據(jù)朝中社報道,平壤四·二五文化會館7日舉行中央報告大會,紀念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正日就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17周年。金永南、樸鳳柱、黃炳誓等朝鮮黨政軍領導干部參加大會,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金己男作報告。朝鮮《勞動新聞》8日在頭版刊發(fā)社論說,“不管面臨怎樣的艱險,金正恩同志領導的我黨都將為完成將軍(金正日)的偉業(yè)和遺訓奮斗到底”,“金正恩同志是朝鮮勞動黨的偉大領袖,是我們的革命百戰(zhàn)百勝的旗幟”。韓聯(lián)社8日對此的報道標題是“金正日就任黨總書記17周年,朝鮮官媒向金正恩表忠心”。不少外媒卻將焦點放在金正恩缺席大會上?!督袢彰绹鴪蟆贩Q,金正恩沒有出席9月26日召開的朝鮮第13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二次會議。本周二,他也沒有出席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就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17周年大會。他近來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9月3日與妻子李雪主觀看一場音樂會?!秳趧有侣劇樊敃r曾刊載這對夫妻在劇場觀看女子樂團演出的照片。美國全國廣播公司7日稱,從朝鮮政權的標準看,金正恩這次休假之長有些不同尋常。2012年6月,他“消失”24天。另外兩次,他“消失”兩周多,后來都沒有解釋原因。“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去哪兒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8日以此為題稱,朝鮮的事態(tài)讓全世界好奇。自9月初以來,這位31歲的領導人一直未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朝鮮官方媒體曾表示金正恩“身體不適 ”,但未披露詳情。朝鮮二號人物、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黃炳誓上周末率團突訪韓國,讓許多人懷疑一場陰謀正在進行中。朝方高官出席了亞運會閉幕式,并告訴韓國朝方愿意在今年秋天舉行高層會談。CNN還稱,這次史無前例的突訪讓一些人懷疑朝鮮已經(jīng)發(fā)生政變。已經(jīng)叛逃的朝鮮前反間諜官員張進成稱,金正恩現(xiàn)在僅是象征性領導人,朝鮮勞動黨的組織指導部掌握著實權。其他主要的推測是金正恩只是生病了。韓國首爾國民大學分析師安德烈·蘭克夫說:“人都會生病,我不會對此過度解讀?!泵绹聿┥?日稱,本周二,當朝韓兩國巡邏船在黃海上的爭議海域邊界相互警告射擊后,有關朝鮮領導人哪里去了的問題變得更為緊迫。目前尚不清楚的是,2011年接替去世父親擔任朝鮮最高領導人的金正恩,是否已成功地鞏固個人權力。去年,他曾主持會議對其曾權傾一時的姑父執(zhí)行死刑,朝中社譴責后者犯有“反黨、反革命”和“反動”行為,并有“病態(tài)的意識形態(tài)”?!度A盛頓時報》稱,有消息說金正恩正在遭受痛風的折磨,還有媒體稱他因為腳踝骨折而接受了手術。有朝鮮問題專家認為,鑒于金正恩未在上月舉行的朝鮮最高人民會議上露面,他遭遇的可能不僅僅是健康問題這么簡單。報道還援引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重村智計的話說,朝鮮最近禁止外地老百姓前往首都平壤,這一舉動表明,那里不是發(fā)生了政變,就是政府察覺了針對朝鮮領導層的某種政變圖謀。10月10日朝鮮將迎來一個更重要的節(jié)日——勞動黨建黨節(jié),這被西方媒體視做觀察朝鮮局勢的一個絕佳窗口?!督袢彰绹鴪蟆贩Q,隨著傳言甚囂塵上,外界將在本周五得到有關金正恩命運的一個重要線索,屆時朝鮮將舉辦紀念朝鮮勞動黨成立的公共慶典活動。如果這位最高領導人沒有在他必須現(xiàn)身的該活動上出現(xiàn),就將表明他遭遇非常嚴峻的問題,無論是身體上或政治上的。美國廣播公司7日稱,金正恩30多天未露面導致“謠言工廠”正加班生產(chǎn)。就目前而言,我們正觀察金正恩是否將在紀念朝鮮勞動黨成立69周年的大會上現(xiàn)身。這是平壤采取的外交戰(zhàn)術?對于外界的傳言,朝鮮官方并沒有直接回應,一些與朝鮮相關的人士則通過不同渠道做出批駁。韓聯(lián)社8日報道稱,剛訪問朝鮮返回日本的在日朝鮮人總聯(lián)合會議長許宗萬7日表示,“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金正恩現(xiàn)在非常健康”,他正精力充沛地掌握并指導朝鮮勞動黨、政府以及軍隊。《韓國日報》7日稱,總部設在美國洛杉磯的朝鮮社會團體負責人崔在英表示,最近他剛去過朝鮮,無論是在平壤還是到訪的朝鮮地方城市,絕對沒有感覺到一絲異常氣氛。國慶前夕,《環(huán)球時報》記者從平壤去過朝鮮開城、安州等地,給志愿軍烈士掃墓,來回都沒有感覺有任何異常情況。連日來朝鮮媒體的報道也是一切如常。10月6日,朝鮮設宴犒勞勝利凱旋的仁川亞運會征戰(zhàn)選手。朝中社在報道中說,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崔龍海在致辭時表示,受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金正恩同志委托,熱烈祝賀在第17屆亞運會陸續(xù)奏響勝利凱歌載譽而歸的選手和教練?!秳趧有侣劇穼⒊r運動員在此次亞運會上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歸功于金正恩及其重視體育的政策。朝鮮的按部就班讓越來越多的分析人士判斷趨于理性。美國廣播公司7日稱,網(wǎng)絡博主們對任何新的陰謀論津津樂道,但一些專家沒有這么急不可耐。佐治亞州立大學教授漢·帕克表示:“沒有發(fā)生任何嚴重事件,我們不應過度反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韓美研究所研究員喬爾·威特說:“倘若確實發(fā)生了任何不測事件,我們將看到軍隊動作。我們將開始看到在邊界附近調(diào)遣軍隊。”“放松,金正恩好著呢”,日本《外交學者》7日以此為題稱,在政治風險咨詢機構歐亞集團看來,有關金正恩病情嚴重或可能面臨政變的喧囂猜測都是在混淆視聽。歐亞集團表示,應將朝鮮高官訪問韓的事實視為金正恩的健康狀況和掌權并未出現(xiàn)嚴重風險的證據(jù)。 路透社7日稱,朝鮮高級代表團突訪韓國以及金正恩在過去一個月從公眾視野消失,引發(fā)外界對金健康狀況及其政權穩(wěn)定性的猜疑。但美國分析人士說,這都是平壤的外交戰(zhàn)術,旨在分化和減輕國際社會對其核計劃和人權紀錄的壓力。 幾周之后,聯(lián)合國將就一份批評朝鮮人權紀錄的決議進行辯論。一名跟蹤朝鮮局勢的美國官員說,雖然不能排除其有小恙在身,但華盛頓認為金正恩在去年處決張成澤的清洗中鞏固了權力。這名官員說,“沒有大事發(fā)生的征兆”,朝鮮領導人缺席某些高級會議并非罕見,金正日和金日成也不總是出席高級會議。韓國《文化日報》8日則稱,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最近遲遲不露面,最新的推測是他目前正在平安南道江東郡的某療養(yǎng)設施休息。7日,韓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在國會質(zhì)詢時公開表示,根據(jù)韓軍掌握的情報,金正恩目前正在平壤以北的某個地方。有分析認為,江東郡療養(yǎng)設施守衛(wèi)嚴密,該設施屬于平壤防衛(wèi)司令部管轄,而該部隊是軍級部隊,擁有坦克等機械化部隊,歷來以忠誠精銳著稱。韓國夢想家的“叫醒電話”朝韓關系近來的大幅搖擺進一步加劇了一些分析人士對平壤“外交戰(zhàn)術”的猜測。先是朝鮮高官4日訪問韓國,但僅3天后雙方又在西北海域發(fā)生交火。據(jù)韓聯(lián)社報道,韓國政府消息人士8日表示,朝鮮當天向韓方發(fā)送電報,就7日朝鮮巡邏艇“越界”后朝韓雙方交火一事表示抗議。日本《讀賣新聞》稱,朝鮮高官訪問韓國并不是兩國關系的保障,朝鮮和韓國的互相射擊顯示出朝鮮依然態(tài)度強硬?!俺r的挑釁是對夢想家們發(fā)出的叫醒電話?!表n國《朝鮮日報》8日刊發(fā)社論稱,朝鮮高官的突訪引發(fā)人們猜測,即便是朝鮮的強硬軍方也支持金正恩的和解立場,但最新的“挑釁行為”帶來各種緊迫問題。專家表示,這可能是朝鮮為了能將海上爭議邊界問題納入未來高級別會談中而使的策略,也可能是朝軍強硬派在向和解政策表達不滿。但以上兩種可能都清楚表明,朝鮮總是準備發(fā)起攻擊,即便伸出橄欖枝時也不例外。朝鮮高層領導人來訪后,韓國官員又在夢想盛大和解活動。韓國政府必須意識到國家安全先于恢復外交關系。韓國《每日經(jīng)濟》8日稱,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當天表示,韓朝之間的對話和合作只有在堅固的安全基礎上才可實現(xiàn),韓國的防衛(wèi)態(tài)勢不能有絲毫放松。韓國KBS電視臺報道稱,韓國統(tǒng)一部長官柳吉在當天在國會接受質(zhì)詢時表示,朝鮮高層代表團上周前來韓國參加仁川亞運會閉幕式后,朝鮮推行的對韓政策方向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但柳吉在同時表示,韓方對朝政策原則沒有變化,韓國政府不打算解除“天安”艦事件后實施的“5·24”對朝制裁措施。解除制裁措施的前提,首先需要朝方對“天安艦事件”采取負責任的做法。遼寧社科院朝鮮半島問題專家呂超8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朝鮮之前曾與美中俄有過會談,但均未收到理想效果。所以它可能是想用訪問韓國,讓美中重新重視它。另外朝鮮目前糧食減產(chǎn)嚴重,再加上國際制裁,所以它突然拉近跟韓國的關系也可能是想要一些經(jīng)濟援助。但朝鮮如果在核問題上不退讓,兩國關系很難有真正突破。而對于半島局勢,各方都應該保持冷靜,而不應讓謠言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