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亮
男,1958年生于安徽太和?,F(xiàn)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華慈善美術家。
出版《王永亮畫集》《王永亮山水畫集》《王永亮山水新作選》《王永亮寫意山水》《中國畫廊(王永亮山水作品)》《王永亮大別山水墨寫生集》;個人專著:《中國畫與道家思想》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并獲獎。
山水田園,以其獨特的自然清新之美,引無數(shù)文人墨客競“吟嘯”。自陶淵明首開田園詩以來,歷代都有詩人和畫家吟詠田園。但縱觀畫史,古人筆下的田園山水畫多是以隱逸為主題,雖不乏佳作,但思想消極。而永亮的作品則是以現(xiàn)代的田園人家為主題,以他們的生活及精神面貌為內容,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歌頌美好的時代,歌頌改
山水田園,以其獨特的自然清新之美,引無數(shù)文人墨客競“吟嘯”。自陶淵明首開田園詩以來,歷代都有詩人和畫家吟詠田園。但縱觀畫史,古人筆下的田園山水畫多是以隱逸為主題,雖不乏佳作,但思想消極。而永亮的作品則是以現(xiàn)代的田園人家為主題,以他們的生活及精神面貌為內容,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歌頌美好的時代,歌頌改革開放帶給農村、山鄉(xiāng)的新變化。
藝術反映時代,凡是具有永久藝術生命力的作品,都符合時代精神。只有真實反映社會生活的藝術作品,才能最終具有永恒的魅力。永亮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為了更好地反映當代田園人家的生活,永亮數(shù)十年來一直堅持深入生活,以大別山為基地,畫出了一大批反映當代大別山區(qū)田園人家的寫生和新作。這些作品生活氣息濃郁,時代信息量大,特色鮮明,富有鮮活的藝術魅力。他常說:“作品的意境是見景生情而產(chǎn)生的。只有緣景動情而產(chǎn)生的意境,才是真藝術。至于傳統(tǒng)的筆法、墨法,都是古人從師自然中悟得。學傳統(tǒng)固然重要,但絕不能不師造化?!庇懒辆褪沁@樣一位重寫生的畫家。因此,他的作品總給人以親切感。
在一次畫展上,我曾聽到有觀眾面對王永亮的作品這樣說:“這畫,畫的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就是大別山!”這是一個大別山人對永亮作品的評價。歷史往往就是如此的巧合,早在幾百年前,也有人說過類似的話,此人就是董其昌,他在《畫旨》中說:“吾嘗行洞庭湖,推蓬曠望,儼然米家墨戲?!边@是董其昌在游洞庭湖后對米芾及其子米友仁作品的再認識。表達心聲的大別山人雖不如董其昌“專業(yè)”,但他們的話卻恰巧契合了一個基本道理,那就是山水畫的精神。山水畫就是畫家將客觀自然精神化、自我精神對象化的產(chǎn)物,它所彰顯的是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永亮的作品雖不能與米氏比肩,但他卻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別山精神。
“黃山是我?guī)?,我是黃山友?!边@是石濤的題畫詩,是石濤數(shù)次游歷黃山之后的肺腑之言。石濤把黃山比作自己的師友,而永亮又何嘗不是把大別山看成自己的老師和朋友呢!永亮在深情關注大別山的同時,大別山也豐富了他的筆墨語言。他蒼茫渾厚而又不失華滋的藝術形式,就是大別山雄渾郁秀的特征;平淡寧靜的山水田園意境,就是大別山人家安詳而平和的生活寫照;層層疊翠的梯田、猶如玉帶繞山的茶園、綠樹掩映下的樓房、院前嬉戲的家禽、門前停放的機動車、房頂上的電視接收器……如此豐富的藝術形象,都是新山鄉(xiāng)的現(xiàn)實生活的藝術再現(xiàn)。
“一切景語皆情語?!庇懒恋淖髌?,就是他對大別山的深情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