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祿山
王步(1898~1968年),祖籍江西豐城縣長湖竹溪村人。
在景德鎮(zhèn)從事陶藝創(chuàng)作61年,人稱“青花大王”,自號“竹溪道人”“陶青老人”。
王步是中國陶瓷工藝美術發(fā)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陶藝大師,對近現(xiàn)代甚至當代中國陶瓷藝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王步的陶瓷工藝美術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紅、綜合裝飾等等,他都有獨到的貢獻??谷諔?zhàn)爭時期,王步用貴重的舶來顏料“西赤”創(chuàng)作了許多《羅漢圖》精品瓷,主要是瓷板畫,也有瓷瓶。這些別具風味的藝術瓷是近代景德鎮(zhèn)瓷品中的一朵奇葩。
圖1王步粉彩賓頭盧像瓶
高24.3厘米,口徑3.7厘米,底徑6.3厘米。該瓶一面繪一身披紅袈裟的壽佛,頭襯佛光,抱一龍頭拐,雙目炯然,一手高捋長眉(有學者認為是手持一把“瑞物”,顯然不對)。有學者認為是手捋長須,筆者經(jīng)過認真觀察其尺寸位置,覺得應該是手捋長眉。作豪情滿懷、仰天長嘯之狀。另面題隸書“佛光普照”,落款“菽芷先生榮膺江西裕民銀行景德鎮(zhèn)分行經(jīng)理紀念。鄔映雪、于周、方守矩、劉曜、彭銘、陶伯舜、劉銘箴、陳醒亞、張秉炎、饒華階敬賀。一九四〇.九.二〇.竹溪王步”,下畫“竹溪”印??梢娫撈渴?940年王步為饒華階等景德鎮(zhèn)各界頭面人物繪制的禮品瓷。饒華階為民國年間景德鎮(zhèn)陶瓷實業(yè)界、陶瓷工藝美術界著名的領軍人物。
圖2王步青花開光粉彩壽佛叢菊紋雙耳方瓶 高32厘米,口徑10厘米,底徑8.5厘米。瓶四面開光,內繪不同粉彩圖畫。其中一面是半跏跌坐無量壽佛,篆籀題款,下畫“王步”印。對應的一面繪一位同無量壽佛長相完全一致的僧人與一位儒者坐于竹林論道,題“竹溪”款,畫“王步”印。另兩面為叢菊圖,畫“竹溪”“王步”印。底部寫“長湖”印款。開光之外的瓶身滿繪青花紋飾。
圖3王步粉彩瓷板畫《無量壽佛》 縱38.5厘米,橫25.1厘米。所繪無量壽佛長眉短須,佛頭上又立一小佛,腳指甲如獸爪,開相古怪,構思奇妙。題“無量壽佛”,落款“子湘先生雅玩。時在辛巳秋九。劍城長湖竹溪道人王步寫意”,畫“竹溪”“王步”印。辛巳年即民國30年(1941年)。“劍城”為豐城縣古稱。
圖4王步粉彩瓷板畫《跛陀羅漢圖》 縱38.3厘米,橫25厘米。景德鎮(zhèn)市陶瓷館收藏。羅漢圖像開相古怪,扛桃木壽杖,手腳指甲如獸爪,形似煙斗之物如靈芝、蓮花、牡丹。題“跛陀羅漢圖”,落款“賴清敬贈。劍城長湖王步作”,畫“竹溪”“王步”“長湖”印??谷諔?zhàn)爭時期作品。
抗戰(zhàn)時期,瓷藝大師王步年屆中年,他的陶藝成就已是舉世聞名,群集第三戰(zhàn)區(qū)的國民黨政界、軍界精英對其作品競相索求。
據(jù)王步本人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回憶,為了應酬和謀生,他在民國時期繪畫了許多粉彩彭祖像(沒提過畫佛之事)。但筆者在整理研究王步民國時期的作品時發(fā)現(xiàn),他在抗戰(zhàn)時期創(chuàng)作了不少粉彩作品,卻無一件彭祖像,均是壽佛像。筆者曾一度深感迷惑,為什么此時王步繪畫的粉彩作品主要是壽佛呢?如果是單純賀人長壽,就直接繪畫傳統(tǒng)的壽星圖、仙桃圖、仙鶴圖之類的不就行了嗎?經(jīng)過反復玩味,我的理解是壽佛像除了有祝愿長壽之意外,還別有他意:一是針對當時殘酷戰(zhàn)爭和動亂不已的非常時代特征,增加一些祈求新貴“普度眾生”“愛育黎首”,努力建造“太平世界”的意思;二是壽佛本身具有尊貴的意味,送壽佛像有向受禮人表達敬佩、尊重之意。
筆者正是根據(jù)這個道理和圖像形態(tài),判斷圖1的粉彩紅袈裟長眉“壽佛”畫的是賓頭盧。
《佛經(jīng)·雜阿含經(jīng)》言:“時(阿育)王見尊者賓頭盧,頭發(fā)皓白,辟支佛體……尊者賓頭盧以手舉眉毛,視王言:我見如來,于世無譬類?!?/p>
賓頭盧尊者,民間俗稱長眉羅漢,傳說中其?,F(xiàn)白頭長眉之相。他本是印度婆羅門貴族,拘舍彌城的一位將軍,因誠心拜佛,出家修得正果,神通廣大,雄健威武,福德智慧無量,居十八羅漢之首。印度的國王、長者等在設齋會時都常常請尊者,以食物等供養(yǎng)。后世印度小乘寺院中,置賓頭盧尊者像為上座。唐代以后,中國寺廟齋堂多安置賓頭盧像、座,尊稱為“圣僧”。民間相信,如設齋供養(yǎng)賓頭盧像、座,必得“大福田”。所謂“大福田”,無非“富貴壽考”之福也。
圖2和圖3畫的是“無量壽佛”?!斗鸾?jīng)》中的“無量壽佛”即阿彌陀,意為“無量壽”“無量光”,所以阿彌陀佛又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量壽經(jīng)卷上言,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中國民間信奉的“無量壽佛”附會在唐代高僧全真(?~867年)的身上。全真,俗名周寶,法名全真,郴州程水(今屬湖南資興市)人。關于他的壽命,史志文獻記載說法不一,有說140歲,有記133歲。因此,其生年不能確定。他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長壽者,唐人尊稱其為“壽佛”,后人習慣性地將其附會為“無量壽佛”。
據(jù)記載,壽佛年幼時,碩面大耳,骨瘦如柴,身材與行走姿勢與凡人相異。16歲在郴州城西北開元寺落發(fā)受戒,生前四方云游傳道。傳說圓寂后常顯靈于湘南,明清之際又轉世為高僧,居雁峰寺傳經(jīng)布道。
王步畫的這兩幅“無量壽佛”像沒有一點“胡貌梵相”,應該不是佛經(jīng)中威神光明的“無量壽佛”阿彌陀佛,而是中國民間信奉的“無量壽佛”——唐代高僧全真,一個能反復“轉世”、壽命超長、腳長獸爪的超級壽星。圖2所示青花開光粉彩壽佛叢菊紋雙耳方瓶上開光內繪畫的“無量壽佛”,更可認定其為唐代高僧全真:《竹林論道圖》中,那個和一位儒者論道的披紅袈裟的僧人,與對面帶背光、半跏跌坐的“無量壽佛”長相完全一致。
先秦時期,“富貴壽考”已是中國人生活中樸素的愿望和汲汲追求的人生目標。這種樸素的民族心理自漢代以后,便轉化成中華民族的一種歷史傳統(tǒng)文化——吉祥文化。追求“富貴壽考”的民族向善心理轉化成一種吉祥文化的外化、物化表現(xiàn)是,“富貴壽考”題材裝飾在青銅、玉器上,隨后裝飾在磚雕石刻、文房雅具、繪畫、刺繡,漆畫、木雕竹刻乃至年畫、剪紙上,不分雅俗用品,普遍地使用“富貴壽考”類題材的圖案裝飾。
自晚清以來,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家們受國畫、年畫、刺繡圖案的影響,就“富貴壽考”類裝飾題材樂此不疲地創(chuàng)作了許多藝術瓷。這類“富貴壽考”題材裝飾藝術的最為普遍的形式有兩種:一是用花鳥壽石圖來表達“富貴壽考”的美好意愿,如圖5,為民國景德鎮(zhèn)著名古彩瓷藝家李盛春創(chuàng)制的扇面形古彩瓷板畫《玉堂富貴圖》;二是用福祿壽三星圖來表達“富貴壽考”之意,如圖6,為南昌市張勛公館主樓東側廊壁上鑲嵌的瓷板畫,直徑30厘米。畫面中,“福星”站立右邊,披裹頭巾,手托卷軸,身著官袍玉帶、手捧朝笏的“祿星”居中,“壽星”站立左邊,白須老翁,額部隆起,長頭大耳,手扶龍頭拐杖?!叭菆D”出現(xiàn)于清嘉慶年間,到咸豐、同治年間基本定型。清末民國時期,“三星圖”一度風行全國,成為千家萬戶供奉的吉祥之物。
此外還有一種是用郭子儀“大富貴亦壽考”典故構圖。如圖7南昌張勛公館主樓正大門左側廊壁上鑲嵌的一塊淺絳彩瓷板畫,縱26厘米,橫38厘米,畫面左上繪天上云彩間,織女仙在四仙子的簇擁下,駕車自天而降。一仙子為織女仙撐著長柄大扇,其余的圍伺在織女仙旁。右下部繪身著紅袍、腰束玉帶的郭子儀仰首作揖而拜。畫面題材取自唐朝郭子儀遇織女仙而得富貴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近現(xiàn)代景德鎮(zhèn)藝術瓷中,還有一種專為皇家設計的“富貴瓷”——“錦地萬花”瓷,同樣表達“富貴壽考”的良好意愿。圖8為“珠山八友”中汪野亭彩繪的錦地萬花粉彩開光瓶,高35厘米,口徑9.3厘米,底徑8.6厘米。瓷瓶長頸,長圓腹,紅地,粉彩雜花,腹部對開兩個橢圓形開光,一面開光內繪粉彩山水,題“馀江歸渡”,落款“傳芳居士野亭汪平”;另面開光內篆書“大富貴亦壽考”“花好月圓人壽”“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三組文字。底畫“平山”朱文方印。
相對而言,“花鳥壽石”圖往往為文人雅士所玩賞,“福祿壽三星”圖則風行于道教影響深厚的草根社會,而郭子儀“大富貴亦壽考”題材往往為軍界權貴所欣賞,適用范圍相對要小些?!板\地萬花”瓷滿身貴氣,富麗堂皇,常陳設于大紅大紫之家。而王步的“粉彩羅漢圖”可能只有自視有內涵的貴人才會將其視為賞玩之物。
當代學者將吉祥紋飾“富貴壽考”圖案一概歸入普通的民俗文化現(xiàn)象,筆者不敢茍同。如孫廷林創(chuàng)制的錦地萬花瓷瓶,就是陳設于清代宮廷、國民政府“大雅之堂”的“雅器”;王步畫的賓頭盧像瓶,便是官場饋贈的“禮器”;張勛公館廓壁上裝飾的“富貴壽考”淺絳彩繪瓷板畫反映的是張勛的政治倫理觀念和價值觀。顯然,有些吉祥紋飾“富貴壽考”圖案與一般的福、祿、壽、財、喜的吉祥“民俗文化”現(xiàn)象還是有所區(qū)別的。
從以上景德鎮(zhèn)瓷吉祥紋飾“富貴壽考”圖案看,無論是釋、道的宗教形象,還是民俗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它的內涵體現(xiàn)的仍然是大雅的儒學精神:儒學強調仁、義、禮、智、信,教化人們“仁者長壽”“積善有余慶”教育人們以“向善”而求“富貴”,實際上就是對心懷“富貴險中求”之輩的一種心理約束和暗示,有著積極的社會意義。 責編 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