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三集里有一個鏡頭:幾位村婦從井里向上提水,青石材質的水井溝沿已被井繩磨出道道溝回。一觀眾不禁驚嘆,“竟沒人看著?這要是有人使壞……要擱城里,旁邊不得站三四個保安?。 ?/p>
一觀眾無意中道出一個事實:山里人活得淡定、安心;城里人活得如驚弓之鳥。是山里風氣更樸實、純真一些,城市環(huán)境更混亂、險惡一些,還是山里人更好些,城里人更壞些?我們很難用一句話兩句話說清楚。
當下中國,好人遍地皆是。如中山市小欖鎮(zhèn)一漢子,果斷出手接住了從三樓墜下的男童;再如南京六合區(qū)的朱桂珍,保姆到她家服務不到一年就中風了?!八齺頃r好好的,現(xiàn)在不能動了,我不可能讓她回去。我要養(yǎng)她老。”為了這一承諾,今年61歲的朱桂珍反過來整整照顧了保姆9年!
一個近乎再造生命,一個堪稱義薄云天,緊急或常態(tài)狀態(tài)下,把人做到這么好,其極致,我們常常能夠觸摸到和領略到。與做好人可以做到頂相比,做壞人可否有個底,若有這個底,那我們能觸摸到和領略到嗎?
僅以衣食住行為例,近幾十年發(fā)生的事,讓我們沒有這個自信。
衣:最初,不過是扣子縫得不結實、拉鏈是次品、連接處易開線。跟現(xiàn)在一些衣服比,這簡直是高尚了?,F(xiàn)在的衣服,本來是滌綸,他說成混紡;本來是混紡,他說成羊毛;本來是羊毛,他說成羊絨……即便是業(yè)內人士鑒別,也得用一些專業(yè)手段。普通民眾哪能擁有這種手段和設備?
食:水果、蔬菜等缺斤少兩,那是過去的伎倆了。還沒等我們全面有效抵御,人家的手法升級了,如往肉里注水、給水果表面上色、用針管往西瓜里注入化學類甜蜜素、往牛奶里摻三聚氰銨、辣椒含有蘇丹紅……
住:1980年代以大躍進方式造的房子,其質量低劣,大多數(shù)只體現(xiàn)于棚頂和墻面容易脫落。你看現(xiàn)在的一些房子,被新聞媒體曝光,外表華麗光鮮,內里惡劣無比:水泥標號非常低、鋼筋非常細、樓板非常??;承重墻填充泡沫、門窗用一個多月就變形……
行:在人們還不知水泥路面、柏油路面為何物時,對于出行難,比如雨天的土路變成泥路,人們最好用的解決辦法不過是穿上雨靴?,F(xiàn)在,光有雨靴不行了,萬里無云的天兒,柏油路突然塌陷,吞沒了車和人。
這不是最可怕的,我們最大的忐忑在于:我們不知道有些人把羊毛的說成羊絨的之后,還會說些什么;不知道在牛奶里摻過三聚氰銨后,還會摻什么;不知道用了細鋼筋后,還會不會用更細的;不知道柏油路塌陷3平方米后,還會不會塌陷10平方米、100平方米、1000平方米……
當我們不知道人在這個社會會墮落到什么程度,按照一般邏輯,我們也就不知道社會能潰敗到什么程度、底層會淪陷到什么程度。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防御,為父母、為妻子、為孩子,以科技產品裝備自己。
但是,防御,哪怕是明智高科技來防御,也是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