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云
一封,兩封,三封……整整一百零四封!
短短的三天時間里,省委吳書記案頭竟然堆放了來自萬南縣一百零四封群眾來信。短時間內(nèi)收到一個地方如此多的群眾來信本已希奇,更加希奇的是這些來信不是什么“信訪材料”之類的大路貨,而全是為他們縣委熊書記歌功頌德的表揚信。群眾們在來信中還表達了一個共同的心愿——懇求省委不要把他們的好書記調(diào)離萬南縣,因為熊書記實在太好了,萬南人民離不開熊書記!
吳書記震驚了!如果不是親眼目睹,他真的很難相信影視劇中的場景會在現(xiàn)實生活中再現(xiàn)。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竟然還有如此受群眾愛戴的好干部。難得啊,實在太難得了!要樹典型,一定要把這個典型樹起來!
為了了解更多的情況,吳書記立即打電話給萬南縣所在的地委胡書記:老胡啊,近日我收到來自萬南縣多封群眾來信,全是表揚他們縣委書記的。你把那個叫熊陽的情況給我簡單說說。地委胡書記說:您是說萬南縣委熊書記吧?他工作很有魄力啊,雖然該縣是省里出了名的貧困縣,但是在他的領(lǐng)導下,這幾年還是出了不少成績,比如招商引資,勞務輸出,還有老城區(qū)改造等等,工作做得都很出色啊。前幾年我就準備把他調(diào)市里工作了,可是該縣群眾一再要求他留下。今年市里決定一定要把他調(diào)上來了,他也該提一提,歇一歇了。吳書記說:原來這樣啊,看來群眾的眼睛真是雪亮啊。老胡啊,如此受群眾愛戴的好干部很難得,我看就讓他在那兒多呆幾年吧,我還準備樹他做扎根基層、心系百姓的好典型呢。胡書記說:既然省委這樣決定,那么我們遵照執(zhí)行就是了。
按照省委吳書記的要求,省委宣傳部立即成立了“熊陽先進事跡采訪團”前往萬南縣深入采訪。令記者們感到奇怪的是,他們走訪了許多百姓,可竟然很少有人說熊書記好話的,不是罵他好大喜功腐化墮落,就是罵他勞民傷財大搞他娘的面子工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難道是一小群“刁民”在有意污蔑熊書記?當然,看問題要看主流,比如萬南縣委宣傳部就提供了許多關(guān)于熊書記執(zhí)政為民的第一手材料。依據(jù)那些材料,記者們妙筆生花,不久,省委機關(guān)報頭版頭條顯著位置就刊登了題為《一百零四封信》的長篇通訊。文章以萬南縣群眾寫給省委書記的一百零四封信為主線,詳細列舉了該縣熊書記種種鮮為人知的先進事跡,洋洋灑灑數(shù)萬言,真是嘆為觀止,催人淚下。
若說熊書記沒上過報刊那是不可能的,別說省報,就連國家級的大報也曾露過臉。可是上省報的頭版頭條,那還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粗貢f來的報紙,聽著同志們的連聲祝賀,熊書記沒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他只是很謙遜很平靜地點了點頭,爾后就微微一笑回自己的辦公室去了。嘿,多有風度?。】h委會的同志們議論紛紛,上省報頭條什么概念?那就意味著一舉成名天下知,就意味著前途無量功成名就啊。一般人還不樂翻天啊,可你看看人家熊書記,這么大的事竟跟沒事人似的,書記就是書記,境界多高啊。
再說熊書記進了辦公室后,就開始悶頭抽起了香煙。兩包玉溪已經(jīng)被消滅了,可他依舊在吞云吐霧。進去匯報工作的秘書本來以為書記一定會興高采烈,可出乎意料的是,她非但沒看到熊書記的笑臉,反而見到熊書記本就難看的黑臉上更加烏云密布了。秘書很是納悶:怪了,這是怎么回事?
秘書的疑惑也許在幾位老干部那里可以找到答案。
老干部活動室里,幾位老干部在下棋打牌。胖老李說:你們幾個,看到今天的省報了吧,那個姓熊的上報紙了,文章還是以我們寫的信做的標題呢。瘦老張說:好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奶奶的,把我們縣搞得一塌糊涂,還想拍屁股走人,沒那么容易。其他人員紛紛附和:對,對,就是要拖住他,叫他徹底斷了升官的夢。
活動室里笑聲一片。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