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蘿卜
我國云南南部的熱帶森林里,長有一種樹蘿卜。它是附生植物,附生在其他植物的枝葉間,根肥大而臃腫,像一只特大的蘿卜,最大的長60 cm、粗10 cm,因此叫樹蘿卜。樹蘿卜只是外貌像蘿卜,其他方面和蘿卜毫無關(guān)系。它不能吃,但可做藥用。采集后洗凈、曬干,研磨成粉,具有消炎利尿、活血散瘀的功用,還可作外敷藥,治療跌打損傷。
油樹
長在西雙版納的油樹,樹干毛茸茸的,葉子有手掌般大。只要在樹干上挖個洞,再用火一燒,“油”就會自動流出來。傣族人民就用這種油來點燈照明。這種油抹在書上,可以防蟲蛀,涂在牛、馬、騾的瘡口上,能治瘡傷。
黃檀木
“刀槍不入”,這是人們用來描繪物體堅硬程度的詞語。在植物王國里也有刀砍不壞的樹木。我國西雙版納生長的黃檀木,樹木富有光澤,長有大理石花紋,不僅外表美觀,而且質(zhì)地堅硬,刀斧也奈何不得。
靈香草
我國廣西大瑤山是個“綠色寶庫”,那里生長著一種芬芳撲鼻的靈香草。它高40 cm~60 cm,開黃色的花。這種草在生長期間全無香氣,摘下烤干或陰干后,香氣大增。它的莖葉含有芳香油,味道甘醇,仿佛香豆素的香味。因此,我國有不少名酒都用靈香草做香料。曬干的靈香草切碎摻入煙絲里,可制成高級香煙。靈香草也可以做藥用,有散風(fēng)寒、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以治療感冒、頭痛、腰痛等癥。
木棉樹
在我國的云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有一種能長棉花的樹,叫做木棉樹。這種樹是落葉大喬木,高20 m~30 m,樹干筆直、挺拔,葉子的形狀像手掌。木棉樹四五月份開花,花紅色,有碗口大小,十分艷麗動人。開花后結(jié)果,果實長到一定時候外皮綻開,裂成五瓣,露出潔白的棉花,這就是木棉。
木棉樹既可作觀賞樹,又有多種經(jīng)濟用途。木棉樹木質(zhì)輕軟,可做蒸籠、包裝箱板:木棉是很好的填充物,耐壓、不易被水浸濕,在水中浮力大,可做枕芯和救生器材;木棉的莖皮纖維可造紙,花和根莖可入藥,種子可榨油,渾身上下無一廢料。
木鹽樹
在我國黑龍江和吉林省接壤的地方,長有一種6 m~7 m高的樹,每當(dāng)夏季來臨,樹干上會冒出“汗”來,并凝結(jié)成一層雪花似的鹽霜,只要用小刀輕輕刮下,就能當(dāng)做高級精鹽食用。因此,人們把這種樹叫做木鹽樹。
瓣鱗花
說來真巧,我國甘肅和新疆一帶也有一種能“長”鹽的植物,叫瓣鱗花。這種植物高十幾厘米,分枝繁多,花呈粉紅色,能生活在一般植物沒法生長的鹽堿地上。它有一種奇特的機能:一套分泌鹽水的巧妙方法。每當(dāng)瓣鱗花根從土壤吸取了鹽的水分后,就很快通過葉的表面分泌出鹽水來,鹽水經(jīng)太陽光照射,水分蒸發(fā)以后,葉上就留下了一層白花花的鹽,收集起來便能食用。
肥牛樹
廣西一些石山地區(qū),生長著一種肥牛樹。這種樹的葉子很肥厚,營養(yǎng)豐富。它含有糖、蛋白質(zhì)、脂肪,還含有鉀、鈉、磷、鈣、鐵等元素,其中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含量比稻草和玉米稈多。用肥牛樹的樹葉喂牛,牛會很快長肥,即使是細(xì)枝嫩條,牛吃了也照樣增肥長膘。
肥料樹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帶的深山里,還有一種“肥料樹”。這種灌木的樹葉又闊、又厚、又青,是很好的肥料。采摘放到稻田里,泥土變成黑色,水稻長勢喜人。
瓶子草
在植物王國里,真是無奇不有。有些植物還具有食蟲的高超本領(lǐng),利用種種巧妙的陷阱來引誘昆蟲,以吸收它們體內(nèi)所含的蛋白質(zhì)養(yǎng)分。
在所有食蟲植物中,瓶子草所設(shè)的陷阱可說是最周密的了。它們的葉子雖有不同的顏色和花紋,但是外形卻都像個寬口窄肚的花瓶。這些“花瓶”一個個從地面直伸而出,等待著蟲兒自投羅網(wǎng)。
瓶子草在它的“瓶”口邊緣處分泌出許多甜汁,當(dāng)喜愛甜汁的昆蟲被吸引過來時,一不小心就會從“瓶”口跌落下去。瓶子草的內(nèi)壁長滿了細(xì)毛,使得跌下去的昆蟲無法爬出來,只好束手待斃。
貍藻
貍藻也是一種沉水的食蟲植物,常見于我國各地的池沼中。它的莖細(xì)長,上面長著許多小囊,囊上有一個口,口周圍有例生的細(xì)毛。水中的小蟲隨水流進(jìn)小囊后,便陷入牢籠,再也別想出來,只好乖乖地讓它美餐一頓。
毒蛇草
在我國喜馬拉雅山中,長有一種奇特的草。它的葉子形狀像眼鏡蛇在昂首遠(yuǎn)望,藏族人民叫它毒蛇草。它為什么要偽裝成眼鏡蛇的模樣呢?這也是在長期自然環(huán)境選擇中形成的,它可以蒙混過喜歡食草動物的眼睛,以為這是一條毒蛇,而不敢走近去吃它,于是它就可以安全地生存下去。
“咬人”樹
在遼寧東部的桓仁山區(qū),有一種會“咬人”的樹。它的枝干像瞅樹,葉子肥大對生。春天,枝端萌發(fā)出一簇簇綠里透紅的枝葉,煞是好看,但是,當(dāng)?shù)厝瞬粌H不敢去采摘它,就連望一眼都覺得可怕,因為它會“咬人”。不少人由于不相信這種樹真能“咬人”,冒犯了它,結(jié)果被“咬傷”。凡是被“咬傷”的人,先是起帶白頂?shù)碾u皮疙瘩,然后渾身腫脹,眼睛、嘴巴只剩一條縫,瘙癢鉆心,以后皮破淌流黃水。要經(jīng)過多方調(diào)治,輕則二十幾天,重的要兩三個月才能康復(fù)。
我國其他地方也長有“咬人”樹。經(jīng)科學(xué)家研究,確認(rèn)它是我國目前稀有的優(yōu)質(zhì)野生漆樹。野生漆樹含有強烈的漆酸,容易引起人們皮膚過敏反應(yīng),所以就成了“咬人”樹。其實,野生漆樹是一種經(jīng)濟價值很高的樹種。它具有防腐、防銹、耐酸、絕緣、耐高溫等優(yōu)良特性,種子可以榨油,是醫(yī)藥、化工和紡織工業(yè)中常用的原料,葉子是一種藥材原料,樹木是制作家具的優(yōu)質(zhì)材料。
“胸有成竹”樹
福建屏南嶺頭的北山上,生長著一株古老的紅豆杉樹。有趣的是,有一叢毛竹,正好從這株樹的“胸膛”里長了出來,形成了成語中“胸有成竹”的趣景。據(jù)說這株樹已有500多年的高齡,樹干早已成為空洞,而這一叢毛竹卻長得翠綠挺拔。
寄生樹
被譽為“西山三百寺中之巨剎”的北京市大覺寺,有株古老的柏樹,在其中空的心部,寄生著一棵老藤,形成“老藤寄柏”的奇觀。還有一棵巨大的柏樹,從根部向上1 m左右的地方分成兩大樹干,正中的樹叉上長著一株小葉鼠李樹,可謂“鼠李寄柏”。這兩棵數(shù)百年來的共生樹,至今仍郁郁蔥蔥、挺拔壯實,被稱為大覺寺八絕之一。endprint